广告位

2014年一号文件

2022年底,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明确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目前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一号文件即将出台。从以往的发布时间来看,一号文件主要集中在1月下旬-2月中旬。从2004年到2022年,

2022年底,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明确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目前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一号文件即将出台。从以往的发布时间来看,一号文件主要集中在1月下旬-2月中旬。从2004年到2022年,一号文件连续19年以“三农”为主题发布,强调了“三农”的重要地位。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进农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这是我们党第一次郑重提出建设农业强国,对全党深刻认识新时期农业发展方向、完善农业政策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将产生重大影响。预计二十大后的首个一号文件将围绕农业强国和乡村振兴进行部署。

历年一号文件有哪些重点内容?一起复习吧~

2022年2月22日《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意见》

该文件由8部分35条组成,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核心主线。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条底线、三个重点、一个强化”。

“两条底线”就是要牢牢守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大规模返贫两条底线。强调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完善落实监测帮扶机制,推动贫困地区更多依靠发展巩固和扩大脱贫成果,确保不发生大规模返贫。

2021年2月21日《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

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个决不能,两个开好头,一个全面加强”。

“两不”就是巩固和扩大扶贫成果,粮食安全不能出问题。明确要求各省(区、市)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产,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2020年2月5日国务院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见。

文件瞄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齐“三农”领域短板两大重点任务。提出要补齐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水保障、人居环境改善、教育、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生态环境管理等方面的短板。

2019年2月19日《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

全文分为八个部分,包括: (一)凝心聚力,精准施策,决战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农业基础,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发展壮大农村工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落实农业和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

2018年2月4日《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党的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件对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有两个重要特点:

首先是综合治理。文件按照党的提出的乡村振兴20个字、5个方面的总要求,从整体上对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

二是管理长远。文件按照党的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按照“远则粗、近则精”的原则,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个阶段作出了部署。是历年一号文件中字数最多的。

2017年2月5日《国务院关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

文件明确指出,要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线。

文件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并强调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直面困难和挑战,努力降低改革成本,积极防范改革风险。

2016年1月27日《国务院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

文件提出,用新发展理念解决“三农”新问题,培育农业农村发展优势,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2015年2月1日《国务院关于加强改革创新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

文件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表明依靠资源和消耗的传统农业发展方式不可持续。我们要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努力挖掘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新潜力,开辟优化农业结构新途径,寻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取得新成效,在建设经济社会农业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

2014年1月19日《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

此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期,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日益增多。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在稳定中求进,改革创新。

指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激发农村经济社会活力;要在明确底线的前提下,鼓励探索创新,支持地方先行先试,尊重农民的实践创造。

2013年1月31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

文件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作出全面部署,要求必须顺应阶段性变化,遵循发展规律,增强忧患意识,举全党全国之力,坚持不懈地强农惠农富农。按照保供给、增收入、惠民生、为改革创新增添活力的工作目标,加大农村改革、政策支持、科技驱动力度。

2012年2月1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不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文件突出部署农业科技创新,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以一号文件的形式统一全党意志,大力推进农业科技改革发展,这在我国农业发展历程中是第一次,在科技发展过程中也是第一次,创新很多。

《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2011年1月29日。

2010年,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形势是好的。粮食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创历史之最。但是,农业农村形势也面临一些严峻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农业水利设施明显不能满足农业稳定发展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

文件提出,要把水利工作摆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推动水利跨越式发展。提出力争通过五到十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关于加强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强化“三农”好政策,提出一系列新的重大原则和措施,包括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促进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改善农村民生,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统筹推进城乡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2009年2月1日《国务院关于促进2009年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2009年一号文件呈现四大新亮点:一是农民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再次加大;第二,加大力度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三是农村民生建设重点在五个领域:农村电网建设、农村公路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农村沼气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第四,农地流转强调进一步规范化。

2008年1月30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全文涉及40多项政策要求和措施,其中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利益可以概括为“三个明显”、“三个调整”、“四个提高”、“四个提高”、“两个大幅提高”。体现了要求逐步增加对农民的惠农力度,随着国家财力的增长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2007年1月29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文件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把建设现代农业放在首位。

文件提出,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促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通过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2006年2月21日《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文件全文由32条和8个部分组成。文件强调,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坚持“多予、少取、放手”的原则,以“多予”为重点,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

文件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农村人口多是中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农民家园,让农民过上舒适的生活,才能确保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不断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2005年1月30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文件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他还强调,要“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基础,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以支持科技进步和完善服务体系为保障,力争经过几年努力,显著改善农业的物质技术条件、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2004年2月9日,、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

时隔18年,再次发布“三农”一号文件。

22个文件,提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方向明确、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意见》提出,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业支持和保护,努力实现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1986年1月1日《关于部署1986年农村工作》

文件明确指出,中国是一个拥有十亿人口和八亿农民的大国。决不能因为农业形势好转而放松农业,也不能因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见效慢而忽视对农业的投入,更不能因为农业在国民经济产值中的比重逐渐下降而否定农业的基础地位。

1985年1月,《关于进一步搞活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

文件明确提出“从今年起,除少数品种外,国家不再给农民下达统一收购农产品的任务,将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在这里,实行了30年的农副产品统购统销制度被取消了。

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1984年1月1日

1984年农村工作的重点是:在稳定和完善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提高生产力水平,理顺流通渠道,发展商品生产。建议延长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十五年以上…允许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鼓励农民投资各类企业;继续减少统一采购的品种和数量;允许打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在集镇落户。

1983年1月2日《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

文件提出,中国农村要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道路;适应商品生产的需要,发展多种合作经济,合作经济中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程度、按劳分配方式以及合作的内容和形式可以不同;我们要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调整购销政策,改革国有商业体制,自由发展合作商业,适当发展个体商业。他还强调,稳定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仍然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九八二年一月一日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

这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一号文件,主要内容是肯定多种形式的责任制,特别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个文件提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是包产到户、组对组、户对组,并明确“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型私营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第一次以名义取消了家庭生产配额的限制区域,并宣布长期不变。文件的另一个重点是尊重群众的选择,允许群众在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自由选择。同时还提出疏通流通领域,将统购统销纳入改革日程,逐步改革价格体系。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

编辑:刘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jladysyren.com/a-145780.html
1
上一篇常务副总
下一篇 三角形周长公式 三角形的全部公式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6 2726 959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20632399@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