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

资本论读后感

对《资本论》的思考 《资本论》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毕生的心血。阅读《资本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自己的思想。

对《资本论》的思考

《资本论》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毕生的心血。阅读《资本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自己的思想。

在19世纪的欧洲,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逐渐显现。在现实生活中,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和压榨,使得他们之间的斗争越来越尖锐。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马克思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为《资本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资本论》分为三卷。第一卷着眼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一般性质;第二卷着眼于作为生产和交换的统一的、广义的资本流通过程,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在流通中的表现;第三卷着眼于资本主义生产作为流通和分配的总体过程,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表层的分配领域中的资本主义剥削关系。众所周知,马克思在人类思想史上留下了两大宝贵财富: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是《资本论》中最宝贵的思想。马克思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运用唯物史观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在生产、发展和流通过程中的内在矛盾,值得我们钦佩和赞赏。

具体地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本发展方式的形成过程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到目前为止,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的基础上的。即使西方一些国家出现了“国有资本”,但它实际上代表的是大资产阶级集团的利益,本质上是私有制。在私有制下,劳动的生产资料和产品归资产阶级所有,而广大工人和无产阶级由于出身、政治等各种不利因素,无法与代表“富人”的贵族相抗衡。长此以往,很多人被迫成为难民和流亡者,导致“富人越来越富”,因此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不可避免。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下,以普通劳动人民为代表的私人劳动与正常社会应有的“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成为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国有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盾牌。在具有“内在矛盾”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马克思逐渐发现了剩余价值理论。他认为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是用来再生产价值的劳动;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来为资本家无偿生产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它超过了劳动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关系。正是因为这一发现,为我们研究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2008年亚洲金融危机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基础。因此,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具有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必然从“空思维”走向“科学”。

《资本论》体现了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过程中的深刻见解,作为读者,受益匪浅。

注: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jladysyren.com/a-146304.html
1
上一篇给领导的新年祝福语 简短独特
下一篇 广西交通违章查询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6 2726 959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20632399@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