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信。com 7月9日讯:三大改造工程,投资超万亿!这可能是打破钢铁行业的关键。
中新网财经记者庞无忌
今年以来,钢材价格持续低位运行,钢铁行业效益同比进一步下滑。
在利润空受到挤压的同时,钢铁行业也面临着节能减排绿色转型等挑战。如何提高运营效率,打破行业发展瓶颈?7月8日,由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主办,中国节能协会冶金工业节能专业委员会承办的“2023(第十四届)钢铁行业节能减排论坛”上,多位嘉宾对此进行了探讨。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在此间表示,钢铁行业有两件事(两项基本措施),做不好就没有好日子过,即创造产能管理新机制和优化联合重组新政策。
在两大基础措施之后,要想提高钢铁行业的效率,就要做好三大覆盖钢铁全行业、全产能、全流程的改造工程,即产能置换、超低排放、极端能效。
资料图:图为工人在加固钢筋。中新社记者贾摄
三大改造项目
产能置换是指通过市场化手段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升级,进而控制工业产能。
何透露,产能置换是世界冶金发展史上的一项伟大工程。到2023年6月,中国各地计划更新炼钢产能约4.05亿吨,已投产2.1亿吨,远超日本和欧盟产能。据测算,钢铁行业在产能置换领域的投入超过1万亿元。
在这个过程中,设备升级、工艺更新、布局优化都会给行业带来正面效应。不过,何也提醒,产能置换还有一个重要原则,那就是“减量置换”。同时达到去产能的目的,对行业效率的提升意义重大。
第二大工程是超低排放改造。超低排放改造是指按照国际国内最先进水平,对企业各生产环节的大气污染排放控制进行升级改造。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樊铁军坦言,钢铁行业生产流程长,排污节点多,排放条件差异大,污染因素种类多。
面对这些问题,近年来,我国在钢铁行业推广实施超低排放。2019年,五部委发布《关于推进钢铁行业实施超低排放的意见》,提出全国新建(含搬迁)钢铁项目原则上要达到超低排放水平;推动现有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
范铁军透露,截至2023年6月30日,全国270多家企业约7.6亿吨粗钢产能已完成或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62家钢铁企业3.14亿吨粗钢产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并公示;25家企业完成了部分超低排放改造并公示。
据何介绍,截至目前,据中钢协专家统计,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投入已经超过2000亿元。
改造后,根据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或其他公开数据,我国钢铁企业的排放强度基本低于新日铁、POSCO等国际先进钢铁企业,甚至低于部分企业的50%。
第三个主要项目是终极能源效率。提高能源效率被认为是实现碳减排最重要、最经济、最直接的途径。2022年12月,钢铁行业“能效对标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启动,终极能效项目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河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义仁在此间透露,提高能效水平占河钢2050年碳中和目标的34%。在该领域,河钢主要培育能效标杆示范工厂,推动能效水平的系统性提升。
范铁军介绍,实现能效提升的极致主要有六大路径,包括工艺和设备节能的极致、二次能源回收的极致、能量转化的极致、设备节能的极致、新能源体系建立的极致、能源管理的极致。
增强决心和转变决心
展望未来,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刘指出,当前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变相新增产能风险依然存在,结构性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供需矛盾突出,企业间绿色发展水平分化加剧。中国钢铁工业污染减排、碳减排、绿色优质转型的任务依然艰巨。
他认为,全行业要保持战略定力,继续推进钢铁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努力做到四个“增强”:一是强化改革成果,继续巩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二是强化优质超低排放改造决心,促进减污减碳协同推进;三是加强企业的规范经营管理;四是加强污染减排和碳减排共性技术的示范应用。
在节能方面,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丁志军透露,下一步将继续实施提高工业能效行动计划,重点做好钢铁行业节能增效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先进节能技术推广应用为抓手,发布工业和信息领域节能减碳技术和装备目录,推进技术节能。
第二,关键是加强能效对标,继续打造能效“领跑者”企业和绿色工厂,推进管理和节能。
三是以清洁低碳能源转型为导向,加快工业绿色微网建设,提高工业能源电气化水平,推进结构节能。
范铁军表示,碳中和是一项复杂、长期、系统的工程,不是简单的节能环保问题,而是发展方式的新变革,需要冶炼技术、原材料、配套设施等多方面的创新。其中,钢铁企业需要跨区域联动,实现多区域或跨区域碳中和的可能性;实现传统工艺创新,从高炉-转炉工艺到短电弧炉工艺,冶炼工艺使用可再生能源;根据钢铁生产的特点,开发应用了CCUS技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