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个读书人,最后成了“刺客”,一生颠沛流离,只为改变国人的思维。身份复杂,这个人就是蔡元培。说到蔡元培,大家的印象都是温和的教育家,但他还有另一个特殊的身份——革命家。
回顾历史,深入了解蔡元培,发现他是一个主张和暗杀的人,和史书上的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当北大校长经历了什么?
一、阅历不普通
1868年,蔡元培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很难说一个家庭有多富有,但他的生活并不局限于柴米油盐。这样蔡元培就可以把更多的心思放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比如读书。蔡元培热衷于研究书本上的道理,他的思想自然与周围的人不同。
不同的观念为他日后成为革命家、教育家奠定了基础。生活本来一帆风顺,但蔡元培父亲走后,一切都变了。父亲去世,家里的经济支柱就倒了。无奈之下,蔡元培只能用自己的知识去陪别人当一个读书少年。
在那个年代,有书读的时候,想好好读书不容易。那时候中国人思想不解放,生活艰苦。吃饱不容易。虽然家庭条件不如从前,但蔡元培从未放弃学业,继续用自己挣的钱维持学业。
二、多次上书,均是无用功
1892年,清光绪十二年,学术有成的蔡元培冒险进京,在保和殿参加进宫考试,最终以第二名的成绩考了第三十四名。此前,1891年,蔡元培有机会参加宫廷考试,但他认为自己的书法达不到理想的标准,于是放弃了。他东山再起,毫无疑问,他成功了。由此可见,蔡元培对自己的标准极高,不允许自己犯错。
去朝鲜工作,当官是好事。蔡元培入朝不久,就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成为朝廷的核心人物。慈禧太后在位期间,国内外都处于动荡时期。蔡元培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创新才能扭转中国的落后局面。
他多次写信,希望慈禧太后能够听取改革意见,挽救中国的落后局面。然而慈禧太后并没有采纳,随后蔡元培的一系列举动在他的人生中造成了一个“污点”。
三、开启革命生涯
在上海的一个巷子里,一个书生,满身书生气息,快步走进一间空无人的房间。事实上,那是一屋子的学生。看到他的到来,学生们肃然起敬,齐声喊道:“闵老师您好。”
房间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各种制造炸弹的设备。很难想象一群社会青年在研发炸弹。被尊称为姬敏先生的蔡元培似乎对此已经习以为常。是变革新观念的运动之一,许多有识之士参与了这场改革,其中谭嗣同尤为著名。可惜他成名是因为无法面对无药可救的中国,试图以死来显示自己的野心。
蔡元培最佩服的是谭嗣同,他的死改变了他的想法。蔡元培深知,要想改变中国,就必须改变新一代人的思维。从签订《辛丑条约》的那一刻起,中国的头又低了下来。面对列强的肆意掠夺和清政府的不作为,他彻底激怒了各界光棍。
蔡元培看清了清政府的嘴脸,他明白只有改变道路,才能达到救国的目的。蔡元培甚至在各大报纸上描述清政府的愚昧无能,并指出“中国现在没有国家,应该创造一个强大的新中国。”
如果行动不进行,恐怕会有很多无辜的生命被列强践踏,被清政府扼杀。蔡元培开始脱下他那书生气十足的朴素长袍,穿上制服。参加反对外国势力的组织,号召学生参加军事演习,希望有朝一日可以用来对敌。
蔡元培完全成了一个革命者。他主张暗杀,并使用这种手段来达到目的。他通过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实现了暗杀。谁能想到一个善解人意的人现在会这么残忍?
四、遇到志同道合之士
与蔡元培志同道合的人不计其数,陶就是其中之一。他带领一支暗杀队,准备暗杀帝国政府的几名官员,引起朝廷恐慌,然后策划暗杀慈禧太后。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有计划,但布局的执行也很重要。我不知道该怎么办。陶见到了蔡元培。当他们谈到暗杀计划时,他们惊人地相似。他们成立了光复会。
蔡元培凭借名气成功当上了光复会会长。在会上,他希望能利用自己的知识研发出合适的炸药,用在暗杀计划中。上面说的炸弹研究室也很有讲究,有一条秘密通道可以进入北大正门。
不久之后,清朝的五个大臣要出去完成谈判任务,暗杀小组开始行动。成员吴越利用炸弹研究室的有利位置,向五名官员投下炸弹。但由于炸弹研发技术不成熟,体型较小,最终只有两名官员受伤。
刺杀未能达到刺杀目的,足以震惊整个朝廷,迷惑朝廷官员。任务逐渐升级。当一个使团暗杀广西巡抚王之春时,暗杀集团被揭露,暗杀失败。蔡元培只能暂时搁置刺杀任务。
通过多次暗杀任务,他认识到即使暗杀成功,也不能解决问题,应该根除。后来热衷于办好教育,直到去世。
五、无法回归北大
蔡元培死了,却不能葬在他奋斗了一辈子的北大。我相信这是他心中的痛。因为战乱,他被安葬在江西省南角山坡上的“中华永久公墓”。局势稳定后,很多人主张蔡元培应该回到北大的怀抱。但他孙女拒绝了,认为他现在没事了,没必要把骨灰搬到北大。
总结
几十年过去了,尘归尘,土归土。蔡元培的事迹广为流传,他的“污点”事迹被很多人知道。但人们只会记住他拯救国家的贡献,而不会记住他的暗杀。
说明他做的事情是正确的,不是说他的行为是正确的,而是说他的思想是正确的。他不忍心看到中国堕落,不希望中国被一个腐败的朝廷牵着鼻子走,所以通过自己的努力采取了行动。也让中国人意识到,改变观念才能解决问题。至于他能否重回北大的怀抱,或许他并不那么在乎。他关心的是中国能不能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