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他认为“一切课程包括一切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主张“教育与生活完全融合”。换句话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教育无处不在。
因此,我们应该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积极营造教育氛围,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童趣和童真,关注孩子的感受,营造一个让孩子感到被接纳、被关心、被支持的良好环境;同时,教师要善于把握教育时机,及时追随孩子的兴趣,正确引导和教育。
一、洗手的感觉——培养孩子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洗手是我们每个人经常做的事情,我们觉得很简单。但是通过观察孩子们洗手的情况,我发现孩子们给我上了一堂如何合理快速洗手的课。
那天户外活动结束后,孩子们陆续走进卫生间,有的在小便,有的在洗手。浴室里挤满了人,大多数人都在等着。因为我们班只有四个洗手的水龙头,孩子等的时间长是必然的。一直觉得洗手需要改进,因为孩子等待时间太长,不利于活动的开展。据观察,每个孩子洗手的时间在30秒左右。
另外,在洗手的过程中,也要考虑节约用水,洗一次手,开关两次,尤其是皂洗后开水龙头,开关上留有肥皂泡,洗手后关水龙头会弄脏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我决定让孩子们自己思考,想出一个合理可行的方法。一方面,孩子的思维会比大人突出,另一方面,孩子也更愿意尝试和实施自己讨论过的方法。于是,小朋友们想出了很多方法,其中有一个值得推荐:洗手的时候,后面的小朋友负责开关水龙头,这样既缩短了洗手的时间,又不会把洗好的手弄脏。试过之后,大家一致认为这种洗手方法很好。
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通过老师的引导,可以看到孩子内在的潜力,在思考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中,孩子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树上沙袋——充分发挥孩子的创造力和思维。
在我们班的户外活动地上,有一棵高大的广玉兰,树冠很大,像一把大伞,树上的叶子又大又厚。孩子们非常喜欢在树下玩游戏。
有一天,我带着孩子去操场玩沙袋。一些孩子把沙袋放在头上参加杂技表演。有的用沙袋当武器,扔向远处的老虎;有的用沙袋射蝴蝶,看谁先射到;其他的都是自由陪对方看谁扔的高…孩子们在球场上快乐地玩耍,我也被他们深深地感染了,和他们一起享受着游戏的乐趣。
突然,我发现贾加站在一边,用胆怯的眼神看着我。他手里的沙袋不见了。于是,我轻轻地走过去问:“佳佳,你的沙袋呢?”他一句话没说,旁边的达达赶紧说:“老师,佳佳的沙袋不见了。”我又问:“它会去哪里?”达达把我带到玉兰树下,指着它说:“嗯,就在树上!”“我一看,沙袋真的静静地躺在树叶上。我赶紧安慰佳佳:“不要紧,老师试着记下来了。”
这时,一个想法闪过我的脑海:我们总说要培养孩子的解题能力。为什么不能借此机会让孩子试一试呢?于是,我让身边的小朋友一起帮佳佳把沙袋弄起来,想想怎么弄。一个孩子说:“老师,你个子高。伸手就能拿到。”我照他们说的做了,但是树太高了,够不着。
小朋友又开始讨论:“用手里的沙袋去打树上的沙袋”。我让他们看着我尝试。结果因为沙袋比较软,而且平躺在叶子上,叶子又大又密,虽然碰到了沙袋,但是也掉不下来。看来这个方法还是不行。我让孩子们另想办法,看看周围有没有可以利用的东西。孩子们四处找了一会儿,发现只有几个衣架,我们就围绕着衣架和沙袋展开了讨论。因为树太高了,用衣架够着也差不多。这时,达达哭了,“老师,有办法。你可以用衣架够到它,然后跳起来。”
其实这个想法我早就有了,只是让孩子自己思考比我直接告诉他们更有意义。我让孩子看着我的膝盖,先弯下,再跳起来,把衣架拍打在沙袋上。沙袋终于落下来了,孩子们哭着欢呼着,又开心地投入到游戏中。
这本来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只是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孩子,而应该利用一切机会为孩子创造探索和学习的机会,充分利用随机教育的形式。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
第三,瓢虫制作巧妙利用父母的资源,为孩子提供学习和探索的机会。
一天早上在户外活动时,我和我的孩子在操场上快乐地玩耍。我妈妈拿着一个塑料袋走过来。我一看,里面有一些彭哈菜和一只小虫子。原来是一只漂亮的瓢虫。谭告诉我,昨天晚上她和妈妈在摘菜的时候,在菜里发现了这只瓢虫,妈妈让她带着瓢虫去观察,和孩子一起养。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到真的瓢虫,更别说现在的小孩子了。瓢虫对它们来说很陌生,它们很少有机会亲眼看到这些物体。
谢过妈妈后,我找了一个玻璃瓶,把蔬菜和虫子放了进去。我及时利用这个机会,让孩子谈论瓢虫的话题,孩子对瓢虫的兴趣一下子被激起,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利用中午午睡前的空间隙,在网上查了一下关于瓢虫的知识,让孩子们对瓢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小瓢虫也给了我一些启示:老师可以合理利用家长的资源,利用他们的便利,给孩子提供一些学习和探索的机会。作为老师,要学会做一个有良心的人,抓住每一个机会,及时教育引导孩子,让孩子获得更多的知识。
四、梅花——通过独立观察培养孩子细致的观察力。
我们班的户外活动场地旁边有一个小花坛,里面种了一些月季、梅花之类的植物。孩子们在户外的时候经常去看。一天,孩子们发现花坛里的李子树的树枝上长了许多小疙瘩。他们不知道是什么,纷纷来问我。我没有直接告诉他们,而是故意买了一把锁。我故作惊讶的说:“是啊,这是什么?”孩子们立刻议论起来,有的说是虫子,有的说是树上的芽,有的说是芽。
我没有马上告诉答案,而是告诉孩子,我可以每天来看看会有什么变化,这样孩子观察的兴趣会更高。果然,接下来的几天,每天都有小朋友去看。连续几天,变化不大。一些孩子开始失去信心。我鼓励孩子坚持看下去,一定会发现它的变化。在我的鼓励下,孩子们坚持每天观察,他们发现那些痘痘越长越大。终于有一天早上,孩子们来到幼儿园的时候,发现有些丘疹消失了,树枝上开出了一些花。孩子们突然意识到那些是花蕾。
我提醒孩子们要及时寻找梅花的叶子。孩子们发现树上只有花没有叶子。经过跟踪观察,孩子们逐渐了解到,有些植物是先开花后长叶的。在观察活动中,孩子的观察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观察事物的兴趣也变得更强了。
五、种植的乐趣——在实践中引导孩子珍惜劳动成果,增强劳动观念。
冬天的时候,我们班室外场地旁边的小花坛里种了一些蚕豆。慢慢地,蚕豆长成了小昕薇。我让孩子们每天喝点水,看看他们有没有变化。所以每天早上孩子们去户外的田野,都会主动去看自己种的植物。
有一天,伊伊的孩子们突然发现蚕豆开着淡紫色的花。孩子们看到它们非常高兴,并讨论着它们打开花后会发生什么。孩子们纷纷猜测,我故意不告诉他们结果,而是提醒他们继续观察。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终于发现蚕豆根部附近长着一个小豆荚。我让孩子们找出其他蚕豆是否结出了豆荚,它们生长在哪里。孩子们仔细寻找,最后他们发现豆荚一般长在根部附近,只有蹲到它们的侧面才能看到。
在观看了蚕豆从种植到结荚的过程后,孩子们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们买了青菜的种子,决定种在我们班的种植园里。我们带着孩子,给每个孩子一些种子。孩子们看着这颗小种子,非常好奇。他们小心翼翼地把种子撒到土壤里,并一起讨论芽什么时候会长出来。
从此,孩子们再也不需要老师的提醒,每天自己浇菜了。看到自己种的青菜长出一点昕薇,孩子们别提多开心了。每天,他们都会很早来给蔬菜浇水。有些孩子看到蔬菜的叶子被虫子咬了,会觉得很心疼。知道农民种田的艰辛,吃饭时也改变旧习惯。每次他们总是把碗里的食物全部吃完,挑食的现象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作为一名幼师,为孩子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有良心的人,充分关注孩子的生活,把握教育机会,善于发现,勤于思考,积极发掘有价值的素材,给孩子充分的探索和自由表达的机会,让孩子的各种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文章来源于网络,由华信教育边肖转载,只为分享优秀的教育理念,促进学前教育行业的健康发展。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的版权,版权属于原作者,也属于原出处。由于来源无法核实,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