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新闻|作者史晨露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探索还将继续。
“传承和传播,这两个‘传记’,是古籍修复和保护的两条腿。我们古籍修复者的工作不再只是埋头修书。”6月5日下午,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文献保护修复部副主任王在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一间会议室录制了由徐汇区教育局、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光启讲堂》新课,讲述中国古籍装帧的演变。
近日,作为“古籍修复与装订”培训的老师,王刚刚给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的图书管理员们上了一堂课。5月的“2023上海学生职业体验日”,他的学生是参与职业体验的中小学生。在放纸、上墨、揭纸的过程中,孩子们亲身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用纸墨保形的优雅。
“80后”王晨敏2005年进入文献保护修复部工作,近20年时间里,身边同事从老师辈居多,到“80后”“90后”渐成主力。如今,文献保护修复部近30名工作人员中,不仅有古籍修复师,还有设计、策展等多方面人才。去年建成开放的上图东馆美术文献主题馆,成为古籍修复和碑刻传拓及拓片装裱这两项非遗技艺展示、传播和市民体验的窗口和阵地。2005年,80后的王开始在文献保护与修复部门工作。20年来,他身边的同事大多是教师,逐渐成为80后到90后的主力军。如今,文献保护与修复部的近30名工作人员中,不仅有古籍修复师,还有不少设计和策展方面的人才。去年,上图东馆艺术文学主题馆建成开馆,成为古籍修复、碑刻拓片装裱展示、传播和市民体验的窗口和阵地。
“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特别是提高文物研究的阐释、展示和传播水平。”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说,“让古籍和文物真正活起来,已经成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名片。图书馆员和古籍工作者应该更好地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理解书籍,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教育相结合
上海是收藏古籍的重要地方。上海图书馆、上海博物馆、复旦大学等7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还有上海市档案馆、地方志办公室、中国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上海图书公司等丰富的纸质文物馆藏。
上海图书馆是中国古籍保护和修复的领先单位之一。上图中79岁的专家赵家福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古籍修复师。在他的教导下,一代又一代的“好工人”延续了保护中国传统书籍的使命。其中有上图历史文献中心文献保护修复部主任张品芳——新中国“第二代”“第三代”古籍修复实践者;1995年出生的王欣是团队中最年轻的修复师。
2013年6月,国家图书馆成立国家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并在湖北、重庆、上海等6个省、直辖市成立传习所。2014年11月,复旦大学成立全国首家“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并设国家古籍保护人才培训基地,年届古稀的赵嘉福担任特聘教授。2015年,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复旦大学传习所揭牌。2013年6月,国家图书馆成立国家古籍修复技术研究中心,在湖北、重庆、上海等6个省、直辖市设立研究中心。2014年11月,复旦大学成立了全国首个“中国古籍保护研究院”,并设立了国家级古籍保护人才培养基地,由年事已高的赵家福教授担任特聘教授。2015年,国家古籍修复技艺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揭牌。
面向社会招生、重视“口传”的培训中心,与本科、研究生教育相结合,形成了古籍修复人才培养的复合型模式,使古籍修复领域传统的“师徒”有了与现代教育相结合的新的实践可能。
复旦大学中国古籍保护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光慧表示,古籍保护是一项长期工程,涉及人文、科技、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学等诸多领域。“在学校打好基础,真正入门、独立上路,可能需要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对古籍修复感兴趣的王欣说,他改行了。
“现在不仅有图书馆、博物馆专业的学生来了解古籍修复,还有古汉语、外语甚至化学、生物专业的学生。”赵家福解释说,以前看纸,识别版型,只是凭肉眼和手感。现在借助现代仪器和高科技,“学古籍修复,也要知道古籍编目是怎么回事,能更好地了解石刻、碑拓、书法等技艺。”他回忆说,“上图从顾策展人时代开始,就再也没有单纯的栽培技术了。最基本的要求是能看懂句子,版本要清晰。”
王欣是中国古籍保护研究院2019届硕士毕业生,上图中的“第四代”古籍修复师。按照赵家福的教导,她和60年代出生的张品芳,似乎是“同龄人”。模糊的“世代”背后,展现的是古籍修复人才培养模式的变迁。“希望培养出既能修古籍,又能懂书的人才。”杨光慧说。
前车之鉴,让中国优秀古籍“活”起来
“作为一个公共文化机构,我们不仅要保护和保存我们祖先留下的东西,还要让它们为社会所用。只有为读者服务,才能体现这些传统文化物质载体的价值。”上海图书馆学会周德明说。
古籍修复不仅是为了给古籍“续命”,也是为了不让古籍在仓库里“凉透”。自2005年起,上海图书馆以“揭示精品馆藏,弘扬中华文化,服务大众”为理念,在国内图书馆界开创精品馆藏年度展览服务,每年以一个主题的形式进行历史文献的公益性展示。仅最近五年,观众就能数出一批“爆款”,如《苍白流动的色彩:中国古籍装帧艺术》、《墨色石鼓:石鼓文珍本图书新春展》等。以上古籍修复团队承担展览作品的修复装裱工作。目前,团队正忙于下半年举办的“汉:上海图书馆藏汉碑珍本”展览,这将是国内外首次以汉碑珍本为主题的展览。
在上面东馆的艺术文学主题馆,正在举办“看风景——北宋书商的一次人文之旅”新展览,以宋四家的牌匾为背景,为读者开启一场跨越空的北宋山水之旅。王介绍,自美术文献主题馆开馆以来,传统技艺体验非常火爆,尤其是“延古推新——传承碑刻非物质体验”的名额一直被抢光空。
上海图书馆与万代南梦宫(中国)连续三年合作举办系列公益活动。去年,他们走进苏州图书馆,与长三角联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大众传播传统文化。
在手工制作线装书后,余伟西南中学初一学生蒋依辰体会到了“跨越困难和枯燥后的甜蜜”。上海外国语大学附中学生于一萌写道,“在这种一件一件拆,一次一次组装的技术下,没有隐藏的玄机,只有一代又一代古籍修复技术传承人日复一日的热爱和坚持。”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应该积极探索传播传统文化的新路径和新途径。”陈超介绍,“图书管理员做了一个小小的尝试,就是在互联网上为古籍研究的专家和图书管理员打开一个平台,来谈谈善本、拓本、手稿和家谱。”在年轻人聚集的哔哩哔哩,这个名为“观致讲堂”的节目已经更新了328期,播放量最大的《钟伟碑文》作为“观致系列”的第一种在今年出版。讲座视频与书籍的联动,将进一步推动古籍的普及,向大众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古为今用”,让写在那堆旧纸上的文字“活起来”,让中华优秀古籍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载体和文化自信的源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探索还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