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9月,到北京出差的王莘路过天安门广场,看到广场上飘扬的五星红旗和庆祝新中国成立一周年的欢乐人群深有感触,于是在回天津的列车上用一支自动铅笔在烟盒的背面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歌唱祖国》。1950年9月,在京出差的王诜路过天安门广场,被广场上飘扬的五星红旗和欢庆新中国成立一周年的欢乐人群深深打动。于是他在回天津的火车上用自动铅笔在烟盒背面写下了那首家喻户晓的《歌唱祖国》。
1951年9月1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人民政府文化部关于国庆献唱的通知,并附上了《歌唱祖国》的曲谱。从此,《歌唱祖国》在国内外迅速流传,并长期传唱。
1951年10月,毛在政协会议上接见《歌唱祖国》的作者王新时,说“这首歌好”,并特意在一本新出版的《文选》上签名留念。
如今,这首深受群众喜爱的歌曲,已作为各种重大国家活动的仪式用歌,成为凝聚着全世界中华儿女爱国之声、民心、国魂的旋律。
中国文艺向经典致敬–歌唱祖国之歌。
▲贾丁、于海、杜中华做客《中国文艺向经典致敬》
01
歌唱祖国经久不衰。
《歌唱祖国》是一首由王诜创作的爱国歌曲。从诞生之初,它就迅速传播开来,很快成为全国人民最喜爱的爱国歌曲之一。同时也是重大活动使用最广泛的礼仪曲。它诠释了新中国在血雨腥风中来之不易的诞生,抒发了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发向上,向世界传递了中国人民勤劳勇敢、乐观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无论是港澳回归、国庆大典、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建党百年晚会,甚至是奥运会开幕式,这首歌都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这首歌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早已融入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脉。
▲《歌唱祖国》配乐
▲《歌唱祖国》词曲作者王新和妻子王惠芬
02《歌唱祖国》的创作故事
▲《歌唱祖国》词曲作者王新(1918-2007)访谈资料。
1949年开国大典,王诜作为天津文艺界的代表,有幸观看了仪式。从此,他种下了为国庆写歌的种子。他想,如果自己能写一首歌,让游行队伍在经过广场时唱歌,那该多好。
▲1949年开国大典
1950年9月15日,王诜去北京出差购买乐器,路过天安门广场,看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他也被广场上排练国庆演出的师生们的热情所包围,顿时受到了启发。他在脑海里写下了四句话:“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的歌声多么嘹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此走向繁荣富强”。
在回程的火车上,他看到了沿途飞驰而过的美景,他与之产生了关联。因为手头没有稿纸,他拿出随身携带的自动铅笔和空烟盒,把脑海中的旋律记录下来。这首歌的雏形就这样诞生了。
03
一支自动铅笔,写下两个经典。
▲《歌唱祖国》词曲作者王新
《歌唱祖国》的词曲作者,原名王。1918年生于江苏无锡荡口镇。他在丝竹音乐盛行的环境中长大,从小就学会了拉二胡和吹笛子。
▲《歌唱祖国》词曲作者王新
1932年,年仅14岁的王新因家境贫寒而去上海当学徒。1935年,“一二·二九运动”爆发。受上海人民发起的爱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他参加了冼星海、陆机领导的抗日救亡歌咏运动,到宁波、浙江等地积极宣传抗日。
▲《歌唱祖国》词曲作者王新还是个少年。
▲《歌唱祖国》词曲作者王新生前形象。
1938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随冼星海、陆机、项羽学习音乐,还参加了《黄河大合唱》的排练和演出。毕业之际,冼星海将留法时获奖的自动铅笔赠送给王新,说:“我用这支笔写了《黄河大合唱》。希望你能用这支笔写出好作品。”。后来,王新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用这支心爱的笔,写出了同样铿锵有力、经久不衰的《歌唱祖国》。
▲冼星海送给王新的自动铅笔。
04从群众歌曲,到国家声音
▲《歌唱祖国》词曲作者王新
1950年9月,王新写了《歌唱祖国》,立即投稿到《天津日报》,但被以“国庆节投稿太多”为由拒绝。王新并没有气馁。他认为歌曲不是印在纸上的,而是唱出来的。于是他手工雕刻、临摹了很多歌曲,带到学校、工厂,教学生、工人唱歌。这些歌曲朗朗上口,简单易学,因此深受大家的喜爱。没过多久,这首歌就从天津传到了北京。时任音乐家协会的陆机在北大听到了学校学生的合唱。1951年国庆前夕,他觉得这首作品适合在国庆期间推广,于是打听了这首歌的出处,却是王新的作品。后来这首歌被文化部推荐,发表在1951年9月15日的《人民日报》上。周总理亲自指示全国广泛学习这首歌。从此,歌曲逐渐被全国认可,并迅速传播开来。同年10月,毛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接见《歌唱祖国》的作者王新时,说“这首歌好”,并专门签名送给他一本新出版的《文选》作为纪念。
▲毛(左)和王新(右)
▲王新(左三)和战士们
▲王新(左二)和战士们
▲王新(左二)和战士们
05《歌唱祖国》响彻国际舞台
▲2011年中美军乐团联合国演出资料
2011年5月,中国人民军乐团访问联合国,在联合国投票大厅演奏了《歌唱祖国》的旋律。1971年,正是在这个投票大厅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它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因此,这次演出具有极其特殊的意义。歌唱祖国代表了中国人民的集体情怀和民族荣耀,在国际舞台上回响。
▲2011年中美军乐团联合国演出资料
70多年来,《歌唱祖国》的旋律与祖国同生共长。这部跨越时间和空的不朽经典,源于革命战争,诞生在新中国天安门广场的红旗下,见证了历史的沧桑,深深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基因里。它被传唱了很久,成为了一个音乐传奇。
▲“中国文艺向经典致敬”现场,
由于海指挥,北京德胜合唱团演唱了《歌唱祖国》
本期向嘉宾致敬
▲指挥家于海
▲作家、策划人杜中华
▲导演兼策划贾丁
致敬词
这是孩子告诉妈妈的话。
这是人民站起来的喜悦。
这是走向繁荣的旋律,
这是交叉在一起的长江和黄河。
这是一幅浓墨重彩的铅笔画。
这是小号演奏的《山河飞燕》。
这是一次旅行留下的铿锵节奏,
这是断肠的脉搏。
世界上有多少中华儿女,
多少人爱唱这首歌。
记忆中有多少难忘的瞬间,
你会唱多少遍你的祖国?
中国文艺:向经典致敬
——歌曲《歌唱祖国》
杨其芳写的颂词
电视广播时间:
11月26日(本周六)18:00
CCTV-4
中国文艺:向经典致敬
——《歌唱祖国》
登录视频客户端
搜索关注【中国文艺】
也可以看节目。
来源:CCTV4《中国文艺》
广播电视总台中文全球节目中心新媒体
结束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