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半个月前在Tik Tok上映的《新淑女徐小姐》。当时几乎所有在杭州宋城大剧院演出的小姐都被拍了下来,然后加了一段《新女性马旭经典选段》的音乐,获得了相当不错的点击率。
然而,当粉丝们一路来到现场时,却发现小姐的东西,其实是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第十八回的选段,根本不是黄梅戏的新女儿徐。那么在各个评论区,湖北人和安徽人都在争论黄梅戏到底属于湖北还是安徽,那么今天我们就简单说说中国的“五大剧种”,给大家最简单的介绍和科普。
黄梅戏
关于黄梅戏,你最熟悉的应该是《神仙眷侣》中的“树上的鸟儿成双成对”和《新女性马旭》中的“敢问工资在哪里(误)”。
其实根本没必要吵架。黄梅戏既然叫黄梅戏,就因发源于唐代湖北黄梅县而得名“黄梅戏”。据史料记载,黄梅戏原是黄梅县的采茶歌,源于阴山和太白湖的樵夫歌曲调。它经历了元末到明清,在道光年间形成了比较成熟的黄梅调。
黄梅本身地处鄂、皖、赣三省交界处,南临长江黄金水道,自古就有“鄂东门户”之称,这就为黄梅戏的传播形成了最天然的有利条件。我们现在说的安庆黄梅戏,是因为民国时期,其中一个黄梅戏转移到安徽怀宁县,在那里生根发芽,然后长大,产生了我们现在熟悉的“黄梅戏”。
但是,这里其实有一个比较尴尬的事情。按理说,没有湖北的黄梅,就没有安庆的黄梅戏,但没有安庆的帮扶,黄梅戏也不会成为中国五大剧种之一。但由于其发源地仍在湖北,所有关于黄梅戏的文化称谓,无论是省级还是国家级,都被黄梅戏占据了。
京剧
作为“五大剧种”之首,国剧之首,很多人不知道,京剧的历史是五大剧种中最短的,形成至今才200多年,是偶然诞生的。
你可能不相信,京剧的前身是徽剧。和前面提到的安徽安庆的黄梅戏一样,道光年间的安庆市怀宁县石牌镇是当时中国的戏曲中心。不仅有800多个戏剧舞台,还有数不清的剧团,所以有:
俗话说“无石不成器”。
1790年,恰逢乾隆八十大寿,全国各地的达官贵人都在忙着筹划如何为他庆生。在扬州卖盐的安徽商人蒋鹤亭,把一个名为“三清班”的徽剧团带到了北京。不想徽剧在北京一战成名,随后四喜班、贺春班、春台班相继入京,称霸京城剧坛。
除了徽剧,当时北京流行的还有湖北汉剧(调)和西北秦腔。从道光到咸丰,这些剧种在北京的舞台上大放异彩,于是渐渐地,一些演员把它们都糅合在一起,借鉴昆曲,最终形成了京剧。当时的晚清画家沈荣普根据1860年至1890年京剧舞台上最光鲜亮丽的十三位演员所扮演的形象,创作了《同光十三名家名作》,标志着京剧正式走向成熟。
经过民国时期的发展,京剧逐渐成为建国初期当之无愧的国剧。所以京剧被称为国剧,不是因为它发源于京城,而是因为它吸取了别人的长处。
越剧:
与京剧的复杂相比,越剧要简单得多。越剧起源于1852年,浙江绍兴嵊县西乡马塘村农民金写了一部《地上唱本》,是当地流行的一种“草堂说唱”。1906年3月27日,袁、李茂政、高、等在地唱书的艺人,以最简单的草编队伍在当地舞台试演,得到大家的肯定。因此,这一天也被称为越剧的诞生日,它最初被命名为“小曲班”。
后来机缘巧合,“小哥班”去了繁华的上海滩演出。由于上海滩浙商众多,代表浙江地方戏曲的小哥班开始落户。
到民国中后期,小阁戏班在上海的新戏已经超过400部,加上在上海和浙江的庞大群众基础,小阁戏班在上海一时风头正劲(恰好京剧在北京流行)。后来随着小哥戏班的发展,又因为来自浙江,在古代也叫越,所以很多戏班开始改名为越剧。
事实上,由于我是浙江人,与其他剧种相比,我对越剧的感情最深。特别是越剧委婉的唱腔和优雅的妆容,与京剧的开阖完全不同。如果说京剧是北方的光明豪迈,那么越剧就是吴侬软语的最佳写照。
评剧
了解评剧的人可能不多。其实它的前身是19世纪末河北唐山的莲花落,也是一种民间说唱艺术..
与其他剧种稍有不同的是,当时的“落莲”主要是贫苦大众到各地卖艺乞讨的一种方式,所以早期多以一人独唱或两人对唱的模式演出,也深受当时南下的东北二人转的影响。
之后,评剧真正兴起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评剧团在全国遍地开花,然后电视节目的兴起让原本贴近生活的评剧有了更长远的发展。
豫剧
顾名思义,豫剧起源于河南,是中国最大的地方戏。它最早的兴起时间应该是在明代中后期,当时河南流行的山歌小调通过吸收中原其他表演形式,如秦腔、周浦梆子等,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梆子剧种。
没错,豫剧的本来面目其实就是河南的梆子戏。但在当时,梆子腔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体系,所以当王奕程在1924年第一次提出豫剧的名称时,豫剧是河南各种梆子腔的总称。同时也导致了豫剧的复杂性和不一致性。
但是豫剧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豫剧是唯一一个在抗战时期达到巅峰,流传全国的剧种。或许这与豫剧的贴近性和适合表演抗战歌曲有关。
其实五大剧种真正成型和流传并不需要太长时间,只用了两三百年,这是很多人都没想到的。但在这五大剧种的背后,却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融合和再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