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5-16日,以上海比较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为契机,“西方诠释学与中国经学诠释学”学术论坛通过网络平台成功举办。会议由复旦大学中文系杨乃乔和郭安共同召集,得到了海内外师生的响应和支持。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杜克大学等23所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5位学者发表学术报告,吸引了近200位听众参与在线互动。
“冷漠”是本次论坛的突出特点:会议倡导不同领域的研究者跨越学科壁垒,在相互尊重理论内涵和历史进路的基础上,就中国儒家经典诠释学和西方诠释学的共同问题进行平等、包容、开放的交流互动。秉承这种“和而不同”的对话精神,学者们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从多个视角和路径对诠释学的定位、发展和具体实践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
与会学者在线合影留念与会学者在网上合影留念。
中西诠释学话语的不同取向、建构与讨论
自20世纪70年代末解释学传入中国以来,从译介到主题讨论,再到中西解释学传统的普遍性研究,国内解释学在开拓进取中不断向纵深发展。目前,中国解释学理论路径的自主探索已经成为中国学术界相关研究的重要课题。围绕解释学的本体论、方法论、认识论和实践观,学者们提供了多样的框架思路,并对研究现状给出了敏锐的观察和有针对性的建议。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潘德荣教授发言。
西方诠释学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古典诠释学、现代诠释学和哲学诠释学。华东师范大学的潘德荣在梳理了这一发展后,深情地描述了他近四十年求学的“心路历程”,为青年学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他以伽达默尔的本体论解释学为起点,在探索和解惑的过程中逐渐开始思考解释学方法论。近年来,基于现代伦理学的转向,他致力于构建一种新的理论范式——德性解释学,凸显了解释学的伦理维度和实践维度。潘德荣还重申了诠释学中宽容的基本精神,逻辑和范式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呼吁我们以宽广的胸怀倾听不同的声音。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傅拥军教授做了演讲。
山东大学傅拥军以《创造性诠释学的判断》为题,从五个层面阐述了傅伟勋融合中西诠释学传统的“创造性诠释学”理论,进一步明确了诠释学的哲学标准。解释学的研究不应局限于技术层面,还应探讨和反思“解释如何可能”目前,中国的解释学在国内学术界还处于寻求独立路径的阶段,他们往往不自觉地把中国的经典解释学当作西方解释学的范例。因此,他建议中国的解释学研究者要发挥他们的“突破意识”:既要在中西传统之间探索普遍解释学命题,又要注重探索中国独特的理论话语,注重古今差异,将中国丰富的经典解释学经验带入现代语境,从而为国际学术界贡献具有普遍解释学话语的现代中国解释学。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何卫平教授演讲。
华中科技大学的何卫平也非常重视解释学的哲学道路。他把西方语境中的解释学概念分为两层含义:一是对理解本身的反思性理解的哲学,二是解释之后形成的理论。在他看来,目前的许多学术成果都可以看作是“实践的比较解释学”研究,其任务不是寻找表面的异同,而是打破壁垒,实现中西融合。结合伽达默尔的“对等”概念,何卫平通过分析将其提升为一个普遍的解释学原则,并由此指出作品的意义会脱离原作者的意图,在“原初世界”和“后世界”的视域融合中不断拓展。所以,现代解释学研究不需要人为制造中西板块,“回归事物本身”才是关键。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会议召集人杨乃乔做了发言。
召集人之一的杨乃乔认为,有价值的解释学研究,无论中西差异如何,都是着眼于具体问题,将研究付诸实践。他非常重视“经学诠释学”的发展和建设,强调中国的十三经诠释传统与西方的神学诠释传统具有同等的分量。注释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提取文本的意义,更是为了从“经”中获得终极的真理,进而与王朝政教的制度运行建立密切的关系。中国经学诠释学的建构和发展,要求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中国经学史上丰富而有见地的诠释学思想,从而构建能够与国际学术界有效沟通的中国诠释学理论体系。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哲学系李教授发表演讲。
湖南大学李·追根溯源,认为是孔子奠定了儒家经典阐释活动的基本理念和范式。对此,他在报告中从五个维度概述了孔子作为“开启者”的作用,并热切呼吁回归中国注重价值关怀和实践智慧的“解释之道”的宝贵传统。他认为,价值论与本体论和方法论一起,是解释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维度。孔子”成人之学”的新理念不仅推动经典诠释成为儒家学派的核心工作,也启发现代诠释学研究者关注”道”的关怀取向和实践智慧。理解阐释是理解人的生存状态的关键艺术活动。
诠释学的历史发展与关键概念的跨语言交流
与会学者在深化解释学定位的同时,也注重对解释学历史演进的分析和探讨,从思想史的角度考察解释学方法论的自觉与兴起,反思中西不同阶段解释学理论的内在逻辑。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牛文军副教授做了演讲。
华东师范大学的牛文军以施莱格尔和施莱尔马赫为中心,分析现代诠释学的起源。通过厘清二者在解释学中的学术关系,牛文军指出,施莱格尔在施莱尔马赫之前提出了现代解释学的核心概念,开启了解释学的浪漫转向,而后者在前者的影响下突破了文献学和圣经解释学的框架,建立了更加系统的理解和解释的技术性。中国矿业大学曹洪阳通过回顾和梳理中国学术界对诠释学和“解释”的不同理解、阐释、翻译和运用,认为回归海德格尔是真正理解现代诠释学、准确把握诠释学内涵的关键。山东师范大学杨冬冬分析了哈贝马斯普通语用学的困境和新发展,指出哈贝马斯受那峰等人批判的启发,用普特南的内在实在论方案解决了理论中隐藏的语境主义倾向,普通语用学呈现出更加完善的形态。
中国矿业大学人文艺术学院曹红阳副教授致辞。
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杨冬冬副教授演讲。
此外,山东财经大学的陈泰铭阐述了伽达默尔语言观中的三层统一性及其解释学意义,山东大学的梁乐瑞则阐述了洪堡的语言哲学对理解卡西尔与康德关系的关键作用。南京师范大学阮、许、林继续上述讨论,就哈贝马斯与伽达默尔之争、海德格尔与伽达默尔解释学思想的关系以及解释学循环的“热情”等问题做了详细的报告。
与会学者除了关注诠释学发展中的重要思想,还注意到诠释学思想的跨语言演变和应用引发了多重文化效应。杨乃乔考察了从德语“Vernehmen”到汉语“Awareness”的多语种翻译,涉及中印西三重思想体系,追溯了跨语言流通和阐释过程中词语的意义开放性,进而读出了不同文明在语言翻译活动中对终极意义理解的精神对话。遵循这一研究思路,复旦大学的汪涵考察了“Sein”与梵语在词源上的直接相遇,试图构建多种语言之间的深层联系,进而探究海德格尔对印度思想文化保持沉默的深层动因。此外,海外汉学也成为口译实践和口译理念跨文化交流的重要领域。湖南大学王岳介绍了美国斋藤优子研究专家贾德纳对《论语》的解释学研究,希望对国内的介绍有所补充。复旦大学的李玉书分析了苏元熙将寓言等西方概念引入《诗序》研究的贡献和局限。徐依凡讨论了雅各布在“天-圣-人”表征关系中的两种忠实于中庸的翻译策略,而刘冠麟则讨论了任伯可对“裂字”的诠释和庄子的语言观与中国。
中国经典诠释学的探索与实践
正是为了探寻中国悠久的诠释传统、经验和思想,如何借助现代诠释学理论作为参照和资源,激活和解析浸淫在大量本土经典中的丰富诠释学思想,从而使中国特色的诠释学话语“看得见”,成为本次论坛的热门话题。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蒋哲教授演讲。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黄婉老师发言。
沈阳师范大学的蒋哲认为,清代经学的小学化和历史化趋势可以用符号学的“内涵系统”和“元语言”理论来解释。这种基于现代假设语言框架的研究实践,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传统经学转型的相关问题,消解“小学”和“史学”对经学文本的“语料”和“史料”,为经学思想和信仰的“复原”开辟新的可能。同样是从清代经学的解释学思想出发,福建师范大学的黄晔以海德格尔的本体论为理论资源,对”唐明”概念进行了现象学还原,理清了其所附带的历史学、文字学、政治学等功能意义,并指出传统经学对”唐明”属性的理解包含着对”存在即存在”的诸多误解。“唐明”是存在主义意义上具有重要建构意义的现象,而居住的本质属性是其无尽传统的延续。上海大学邹林通过比较惠栋和斯宾诺莎的解释学思想,分析了中西在17、18世纪都有“尊经尊古”、“以经释经”的解释学倾向,“据史考证”的科学方法论给各自的经学解释学传统带来了一股变革之风。
经学阐释在中国经典阐释传统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这必须追溯到西汉时期的经学观念和相关经典的阐释实践。上海大学周海天指出,在“经学中心”观念的影响下,经典经学的阐释呈现出“目的论”的核心特征。复旦大学彭佳一借用“作者”和“文本”等批判性概念,考察刘翔作品《别录》的隐性阐释操作,揭示附着在“徐鲁”身上的权威作者观。台州学院张亚东重点介绍了刘欣对汉代《春秋》诠释的贡献,强调除了验证《左传》的真伪,还有助于我们厘清汉代《左传》诠释学的演变。
中山大学中文系梁丹丹副教授发言。
自西汉以来,《诗经》的阐释形成了一个重要的阐释传统。中山大学梁丹丹指出,东西方都有“反讽”解读的传统。她联系马丁·路德在《圣经》中提出的“自我解经”原则,从中西比较的角度重点阐述了欧阳修《石矛本义》中涉及的三个解经命题,并结合欧阳修的个人境遇和解经思想,探讨了其自汉唐以来隐喻解经传统观念的突破和转折。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郭副教授发表演讲。
上海师范大学郭则从阐释功能的角度出发,认为《诗序》通过对圣人所编例及“诗前序”文本形式的分析,控制了诗义阐释的维度,避免了“诗口注”时期诗义的多向外延。与先秦“声教”相比,汉唐“诗教”通过《诗序》建立了“诗意”与“教化”的对应关系。《诗经》经典化的过程,是一部“写诗注诗”所创造的封闭的经文意义史。
此外,安徽师范大学于亚飞以《荀子揭秘》一章为例,具体论述了“揭秘”思想是在百家争鸣的背景下,为儒家仁义之道服务的解释学建构。Xi外国语大学的邹颖和复旦大学的张宁都着眼于对阳明心学五经的阐释,将传统的经学阐释置于明代的现实语境中,审视和反思这种阐释的社会影响。
走向多元诠释学的探索与尝试
与会学者除了对经典解释学的历程与思想、中国解释学的建构、比较解释学的探讨之外,还基于具体案例对解释学进行了阐述与锻造,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解释学发展与尝试。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著名研究员金鹿老师做了演讲。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哲学系王宏建副教授发言。
华南师范大学的金鹿关注艾柯的符号解释思想,指出他将“自我控制”视为一种理性限度所隐含的创造性,在从现实到文本、从文本到现实的循环路径中,探索出一条必须通过文本超越文本的实践路径。湖南大学王宏建在哲学解释学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经典解释学,其核心在于经典解释学历史性与规范性、具体性与普遍性的统一,从而使经典解释学作为一种实践哲学出现。上海理工大学余希霞介绍了中英诚本体论解释学的当代价值,分析了中英诚对中西哲学思想的融合与趋同。广西大学的黄晓洲围绕伽达默尔的翻译阐释学思想,认为我们应该重视超越具体翻译实践的哲学反思,并提出建立翻译阐释学。翻译与阐释学之间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这一点在复旦大学丁岩和马关于文化负载词和中西诗学互释的具体案例讨论中也有所体现。
在文本批评、艺术批评和美学理论空之间,也表现出丰富的解释学探索维度。杜克大学的王翊丹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关注中国小说创作中酷儿主体与动物性的关系,探讨身份的阐释实践。西北大学的惠天羽以罗兰·巴特对“黑暗意义”和真实瞬间的解读为重点,从而探讨了巴特中后期艺术批评中超越存在主义的伦理诗学倾向。福建师范大学的以克尔凯郭尔对亚伯拉罕献祭故事的四种解读为重点,廖以魏易对荷马史诗和《圣经》的解读为例,说明其经典解读实践的神秘主义特征和意义。复旦大学的吴从爱因斯坦出发,分析荷尔德林最终进入了“悲剧事件”的神话阐释阶段。和邱分别从绘画传统和物质文化的角度对中西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了阐释学分析的创新尝试。
标签
在论坛闭幕式上,众多学者围绕诠释学的建设与发展等核心关注点,再次进行了精彩而热烈的讨论。学者们一致认为,本次论坛超越了地域、语言、学科的界限,围绕“中西诠释学”这一核心话题,为不同领域、持不同观点的学者们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无差别交流的平台。
会议召集人,复旦大学中文系郭安副教授如是评价。
为期两天的“中西诠释学”论坛,在学术前辈和中青年学者的精彩发言和热烈讨论中,产生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观点,发展成为一个高密度、高层次的学术景观。正如召集人之一郭安在终审环节所言,与会学者以一种解释学的学术方式准确地进行了对话,而非一般意义上的解释;同时在具体讨论中充分展示了自身的专业性和学科现实性。多种观点的碰撞和争鸣,不仅体现了诠释学的包容性精神和生命力,也对我们更具批判性和创造性地接受和改造诠释学这一博大精深的话语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诠释学的传承与发展不仅在于学术理念的碰撞与更新,更在于学术共同体的凝聚与延续。未来,如何构建中国诠释学大厦,有赖于众多学者的努力。从具体问题出发,在贯通中西的理论观点下,一砖一瓦不断成长。
(文中图片由会议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