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明代著名思想家薛瑄说:“有益者不为,无益者,所以努力而失败。”
每个人都想成功,但很多人不会成功,不是因为不够努力,而是因为努力的方式不对,总是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努力。
有两个词,一个是“取长补短”,一个是“扬长避短”。哪个词符合你的生活?也许你会很困惑。到底应该在短板上下功夫,还是放弃短板,发挥所长?
一个桶能装多少水?最长的板子不算。最短的董事会负责。这就是“木桶定律”。
一般来说,要尽量把最短的板子做得长一些,这样水桶的作用就大了。
只有少数人会从多角度分析是否要加长板子,不一定,善于因地制宜选择。这部分人,从思维逻辑和具体行动来看,已经很厉害了。
下面,从三个方面来分析,把木桶定律应用到具体生活中。
02
一、“打铁还需自身硬”:强化自己的最弱点,促进成长。
对于单个个体来说,不能怪谁,要自己把握。如果你是一个不会往墙上贴泥巴的人,别人拉你也无济于事。
在译林杂志上,作者王阿友写过这样一件事:他上高中的时候,数学和物理成绩都不理想。高一第一学期的时候,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应该改变了。
巧的是,他家对面住着一个数学老师。他勇敢地敲门。老师太忙了,没时间给他复习。
经过反复努力,老师终于同意从初一开始,每天抽出一个小时帮他讲数学。
一个学期下来,他的数学成绩超过了10% .
他说,“我只是看起来更聪明。”
我们经常表扬孩子,说“这孩子很聪明”。事实上,我们应该这样表扬他——孩子努力了。
在我们的头脑中,应该有这样一个概念:一个木桶的蓄水量需要每块木板都很长,不能落下一块木板;还有就是木板要厚一点,不然水压大了会受不了。
很多人喜欢做鼓励别人的事情,这是不对的。所以要在厚度和高度上共同努力。
03
二、“避实就虚”:与人对抗时,找到对方的弱点,轻松战胜。
武侠小说中,经常出现“金钟罩,铁布衫”之类的功夫。一旦学会这种功夫,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抵御任何伤害。破解这种功夫,关键是要找到“阀门”——最薄弱的地方。
《天记》里有一个关于赛马的故事。
战国时期,齐国的将军田忌非常喜欢赛马,他的对手是齐威王。
马分三等,赛分三局。三局两胜。传统上,好马不如好马,劣马不如劣马,很难控制胜负。
有一次,田忌听从部下孙膑的建议,主动用劣马输了一局,然后用好马赢了中马两局。
在社会上,人们经常会遇到“与人对抗”的情况。比如职场,同事竞争;在商业上,与客户和同行竞争。
如果和对手硬拼,很可能两败俱伤。所以要找到对方的缺点,用自己的优点去克服。
比如你是一个商人,准备和一个客户签协议。客户对你的计划不是很满意,但他没有提出任何修改的建议。这时候你可以找客户最信任的下属谈谈,通过“第三人”了解情况,或者施加压力,把协议搞定。
很多时候,我们会做自己喜欢的事。也就是我发现了对方的“短板”,让对方服从自己。
如果你能让对手的短板变短,那么你的胜算就大了。人与人之间有很多“博弈”,你需要学习木桶定律。
04
三、“自始至终的关心”:要管理好一个群体,就要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
水桶定律推导出两个真理:蓄水量的多少与板子之间的配合有关。如果板与板之间有缝隙,就会漏水;需要考虑桶的直径。
换句话说,要做好一件大事,需要很多人的帮助和无缝对接。
管理一群羊的时候,要管好“头羊”。只要“头羊”往哪个方向走,后面的羊就会跟着走。赶鸭子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但有些羊,总会有羊孤单。为了保证所有的羊都能顺利成长,不能抛弃单只羊。
孔子门下弟子众多。其中一个弟子叫载誉。
载誉喜欢说大话,上课态度不认真。
有一次,宰予没来上课,孔子去看他。发现他睡得很熟。
孔子摇摇头说:“朽木不可雕也。”
教育一批学生,不能落下一个人。这就是孔子的教学态度。
让先进的更先进,让落后的赶上先进。如果你管理的群体能做到这一点,那么群体的实力就不可小觑。
05
社会活动家郭沫若说:“一个人应该能够独立自主,同舟共济。”
一个人真正的强大,不仅会体现出他独特的力量,还会“摇一摇胳膊,喊一喊,所有人都会附和。”单独或成群结队,你都能鹤立鸡群。
俗话说,落后就要挨打。
在人生的道路上,要鞭策自己的不足,突出自己的长板,照顾好同龄人。简单来说,善待自己,善待他人,抵制恶人。
有长有短,各有千秋,可为“你”所用
作者:布衣粗粮。
注意我的话,走进你的内心。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