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莫言
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之所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因为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社会通过幻觉现实主义融为一体。
莫言,本名关,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他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80年代中期,他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乡愁”和“愤懑”的复杂情怀,被归为“寻根文学”作家。
1976年,莫言加入中国人民,历任班长、秘书员、图书管理员、教师、军官。在部队当图书管理员的四年时间里,莫言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书籍,把图书馆的1000多本文学书籍全部看完。他也读过很多哲学和历史方面的书,包括黑格尔的《逻辑学》和马克思的《资本论》。
1981年5月,莫言的小说《春雨》在河北保定的双月刊文学杂志《莲池》上发表,成为莫言第一部发表的小说。
1984年秋,著名作家徐怀中在艺术学院创办了文学系。看到莫言的民乐后,非常欣赏,给了莫言参加考试的机会。莫言顺利考上了艺术学院文学系。
1992年,莫言的作品《爆炸和其他故事》的第一个英文版本在美国出版,由贾尼斯·维克里和邓肯·休伊特翻译。美国重量级文学批评杂志《今日世界文学》评价说:“莫言像福克纳一样,带领读者进入了一个想象生动、完全自足的世界。”
1993年,葛浩文翻译的《红高粱》英文版在欧美出版,引起热烈反响,被《今日世界文学》评选为“1993年世界最佳小说”。《纽约时报》评论说:“莫言通过小说《红高粱》,把高密东北乡放到了世界文学的地图上。
2001年,莫言的《红高粱》成为唯一入选《今日世界文学》75年(1927-2001)40部世界级文学名著的中国小说。
2003年,莫言的短篇小说集《大师越来越幽默》在美国出版,美国《时代》周刊评价:“莫言是诺贝尔文学奖的遗产。”
2005年,《檀香刑》一致入围茅盾文学奖。当时获奖的呼声很高,最后以一票之差落败,无缘奖项。《檀香刑》的落选,再次引发了文学界关于茅盾文学奖的争议。同年,莫言获得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评委会称赞他的作品“语言富有,想象力无限丰富空”。2008年,莫言凭借《生死疲劳》获得红楼梦奖和纽曼华语文学奖。
2006年,莫言获得福冈亚洲文化奖,成为继巴金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作家。
[13]
2011年,莫言获得韩国万海文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作家,并凭借《蛙》获得茅盾文学奖。
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的原因是通过虚幻的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社会融为一体。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官网,诺奖得主摘录了《天堂蒜薹之歌》中的一章作为莫言作品的介绍。
2016年12月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
2017年11月,莫言获得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2019年6月12日,牛津大学摄政公园学院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荣誉院士称号,并宣布成立以莫言命名的国际写作中心。
2019年7月30日,莫言在秘鲁首都利马被秘鲁天主教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2.屠呦呦。2015年,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屠呦呦因发现可有效降低疟疾患者死亡率的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宁波。她是五个孩子中唯一的女孩。“呦呦,鹿鸣,野之蒿草”,《诗经》中的名句潇雅寄托了屠呦呦父母的美好期望。
1935年,5岁的屠呦呦被父母送到幼儿园。一年后,她进入宁波私立崇德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11岁就读宁波私立西小学高中部,13岁就读宁波私立七珍中学初中部,15岁就读宁波私立甬江女子中学初中部。
1946年,16岁的屠呦呦不幸染上肺结核,被迫终止学业。
1948年2月,屠呦呦休学两年后,以同等学力考入宁波私立小学。
1950年进入宁波中学就读高三;
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专业为生药学。大学四年,屠呦呦努力学习,成绩优异。在专业课上,她对植物化学、本草学、植物分类学特别感兴趣。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分配到卫生部中药研究所(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
1956年,全国掀起了防治血吸虫病的高潮,她对半边莲进行了生药学研究。后来,对繁缕进行了生药学研究。轮叶珊瑚。已完成。这两项成果相继被载入中医史册。
1959年至1962年,参加第三届全国西医中医学习班,系统学习中医知识,深入中药企业,向老药工学习中药的鉴别和炮制技术,并在北京参加炮制经验总结,对中药的真伪和正宗品质及炮制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后来,屠呦呦参与了卫生部下达的中药炮制研究工作,是《中药炮制经验集成》一书的主要作者之一。
1969年,中国中医科学院接受抗疟药研究任务,屠呦呦任科技组组长。
从1969年1月开始,屠呦呦带领课题组对历代医籍、本草、偏方进行了系统的收集和整理。他在收集2000余方的基础上,编纂了以640种药物为主体的抗疟单方集,对200余种中药进行了实验研究。经过380多次失败,他运用现代医学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获得了青蒿抗疟发掘物。
1972年,屠呦呦及其同事从黄花蒿中提取出一种无色晶体,分子式为C15H22O5,熔点为156℃~157℃,他们将这种无色晶体命名为青蒿素。青蒿素是一种新型结构抗疟药,具有“高效、速效、低毒”的优点,对各种疟疾尤其是耐药疟疾有特效。1986年,“青蒿素”获得新药证书(86魏尧证字X-01)。1979年获“国家发明奖”。
1972年3月,屠呦呦在南京召开的“523”项目工作会议上报告了实验结果。
1973年,屠呦呦合成了双氢青蒿素,确认了其羟基(羟基)基团的化学结构,但她当时并不知道,她合成的化学物质被证明比天然青蒿素有效得多。
1977年3月,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名义撰写的论文《一种新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发表在《科学通报》(1977年第3期)。
1978年,“523”项目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得出结论,青蒿素研制成功。按照中医的习惯,青蒿的抗疟成分被命名为青蒿素。
1979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
1980年被聘为硕士生导师。
1981年10月,在世界卫生组织主办的青蒿素国际会议上,屠呦呦作为主讲人作了《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报告,受到高度评价。他认为“青蒿素的发现不仅增加了一种新的抗疟药,而且这种新化合物独特的化学结构,将为新药的合成和设计指明方向”。
1985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1992年,“双氢青蒿素及其片剂”获新药证书一等奖(92魏尧证字X-66、67)和“国家十大科技成果奖”。
1992年,为克服青蒿素成本高、疟疾难以治愈等缺点,发明了双氢青蒿素(抗疟效果10倍的“升级版”)。
1995年参加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同年,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代表出席“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并再次出席全国科技大会;
2001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2009年,屠呦呦编著的《青蒿与青蒿素类药物》出版。
2011年11月1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在北京召开“2011年科技工作会议”。会上,屠呦呦被授予中国中医科学院杰出贡献奖,屠呦呦的青蒿素研究组被授予100万元人民币。
2015年12月7日下午,中国科学家、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用中文发表了题为《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药给世界的礼物》的主题演讲。
2016年1月,新科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的青蒿素治疗新适应症红斑狼疮临床试验审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在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领导的支持下,按照新药审批的相关办法,扩大适应症的申请已获得京申请号,并提交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2019年6月,屠呦呦表示,经过多年努力,她和团队成员在“青蒿素耐药性”等研究上取得新突破,并提出合理解决方案。[2]屠呦呦及其团队经过多年努力,在抗疟药机制研究、耐药性产生原因和治疗方法调整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并于近期提出了应对青蒿素耐药性问题的可行治疗方案,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的适应症和中医药研究论文走出去方面取得新进展,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内外权威专家的高度认可。
主要成就
1969年,中国中医科学院接受了抗疟药的研究任务。屠呦呦领导的课题组从系统收集历代医书、本草、偏方入手。他在收集2000余方的基础上,编纂了以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单方集,对200余种中药进行了实验研究。380多次失败后,他运用现代医学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99年,他对200多种中药进行了实验研究。
1972年,从有效部位中分离出一种抗疟疾单体,命名为青蒿素。青蒿素是一种新型结构抗疟药,具有“高效、速效、低毒”的优点,对各种疟疾尤其是耐药疟疾有特效。
1973年合成了双氢青蒿素,证实了青蒿素结构中的羰基。通过构效关系研究,明确了过氧化物是青蒿素结构中主要的抗疟活性基团,羰基还原为羟基可以在保留过氧化物的前提下增加效率,为国内外青蒿素衍生物的研究打开了新局面。
1978年,青蒿素抗疟药研究项目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奖”;
1979年,青蒿素研究被国家科委授予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评为“建国35年来20项重大医学科技成果”之一。
1986年,“青蒿素”获得新药证书(86魏尧证字X-01);
1992年,双氢青蒿素被国家科委授予“国家十大科技成就奖”。
1992年,“双氢青蒿素及其片剂”获得一类新药证书(92魏尧证字X-66,67)。
2003年,“双氢青蒿素栓”和青蒿素制成口服片剂并获得“新药证书”,分别命名为国药证H20030341和H20030144。
在北京医科大学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双氢青蒿素已被用于治疗红斑狼疮和光敏性疾病。已被国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为“药物临床研究批准文号”(2004L02089),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 99103346.9)。经100例临床疗效初步观察,总有效率为94%,显效率为44%。
1997年,双氢青蒿素被卫生部评为“新中国十大卫生成就”。
2011年9月,青蒿素研究被授予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青蒿素这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拯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