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电信容量
本报杜南讯记者程晓梅实习生吴雨城今年6月,深圳光明科学城的香山荔枝红了,香山环抱的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也成熟了!
6月19日,中山大学举办媒体开放日,邀请媒体走进深圳校区。杜南记者从中山大学获悉,该校深大校区一期工程已于6月竣工,仅用5年时间,校区建设就破土动工并完成建设。CUHK再次见证了“深圳速度”。
实现差异化发展
重点建设新医药和新工程
漫步校园,建筑在山上。占地19700平方米,拥有1730个座位的礼堂中山堂拔地而起。体育馆也按照国内高校少见的“甲级比赛场馆”的高标准建设。仲达大学老校传统建筑的“三段式”结构在这里仍然清晰可见。骑楼柱廊,金字塔屋顶风格,经典的“中红”,独特的绿色琉璃瓦,也让校园传承了老校区书院建筑的文化精髓。
深圳校区以新医学、新工程为特色,拥有从本科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走进各个科室,通过大量投入训练设备,让师生们感受到满满的诚意。\”在深圳校区的P2+实验室,学生可以用真实的病原体训练他们的实验技能.\”公共卫生学院(深大)院长钱军表示,除了教学和科研任务,P2+实验室、广州北校区P3实验室和CUHK华南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共同组成CUHK生物安全实验室集群,将成为国家生物安全防护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医学院,人体机能实验室配备了国内最大、最先进的人体机能实验系统——人体生理实验系统(HPS),基于AI人工智能自动采集基础信息,显示虚实联动的生理指标。
“失落”了66年的CUHK农学,2018年在深市重新开张,如今瞄准AI基因育种、绿色病虫害防治等种业农业重点领域。农学院院长谭金芳说:“学院浓缩了以生物技术为主,融合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的新型农业人才培养方案,像培育优良品种一样培养学生。今年,已经有了第一批毕业生。”
据中山大学校长高松介绍,近年来,学校鼓励学科交叉融合,推进院系体制改革,将学校70个院系整合为人文社科、经济与管理、工程、信息、医学等新院系。目前深圳校区共有17个系,涉及5个系,具有良好的跨校区协同教育基础,重点建设新医学、新工程。“这是深圳校区学科布局的重点,着眼于服务国家战略和深圳创新发展战略。”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校区的公共卫生学院和医学院在之前的广州校区也有布局。如何实现差异化发展?“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每个校区的学科应该有一定的覆盖面,有利于学生的培养。基于这种考虑,各大校区都布局了几个基础学科,包括医学人才的培养。”高松举例说,“比如广州校区的药学院更注重化学小分子药物,而深圳校区更注重生物大分子药物。如何聚焦各部门的研究重点?我们最近成立的部门就是想解决这个问题。该部门将把相同和相似的部门放在一起,以促进资源共享和跨学科人才培养。”
至此,中山大学三校区五校区布局稳中有降!
五年建校见证“深圳速度”
目前是深圳第二大高校。
回顾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创建历程,“深圳速度”二字贯穿其中。
2015年11月3日,中山大学与深圳签署协议,正式启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战略合作。2018年6月,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正式开工建设。2020年8月,深圳校区正式启用,首批学生2346人。
2021年9月,深圳校区各部门进驻。2023年6月,在深圳的大力支持下,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一期工程竣工。这个硕士专业培养的学生总数达到11543人,是目前深圳第二大高校。
短短五年时间,对于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来说,意味着一个占地5000亩,学生10000多人,教职工1000人的全新校区。如何做出强劲的加速?
“主观上,深圳这座城市和中山大学都有敢于尝试、追求卓越的精神,都有质量、效率、速度的集体共识;客观上依靠的是百年来厚重的办学资源和师资力量。”高松说,目前一期已建成8栋教学楼、298间公共教室,其中85%以上为智慧教室,建成5个公共实验教学平台,建成75个本科教学实验室,购置相关设备3.3万套,为学生科研实践提供了优良的环境。
此外,近年来,CUHK先后建设了17个学院、中山大学第七医院和中山大学第八医院附属两所三甲医院以及多个科研院所,重点支持23个一级学科,其中优势学科8个,以生态学、工商管理为巅峰学科,数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等为顶尖学科,临床医学、物理学为优势学科。“学校的三个一级学科都在深圳校区,分别是生态学、工商管理和临床医学。”
根据ESI(基础科学指标数据库),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15个学科属于ESI排名前1%的学科,包括临床医学、药学与毒理学、工程、环境与生态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
根据软科排名,2022年,中山大学深圳校区12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工商管理位居全国第一。根据2023年最新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学科评级,深圳校区23个一级学科中,有10个被评为A+(全球排名前11%)及以上,20个被评为A-(全球排名前33%)及以上。
总体布局
为了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未来将建立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
据高松介绍,随着一期工程的全面竣工,深圳校区进入了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下一步,学校将积极把校园建设融入深圳,融入光明科学城建设,全力满足深圳高新产业发展需求。“在学科布局上,我们考虑在医、工、商的基础上成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不一定招收本科生,而是培养研究生,包括我们的涉外法律人才。”高松透露,此外,还将推动市校尽快签署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加快校园各项配套建设,共谋二期发展大计;促进校园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强化支持和服务师生的管理能力水平。
高松说:“在国际化方面,我们也希望下一阶段进一步加强与港澳高校的合作。在全球化方面,我们将继续提高学校之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