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话]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十分有益的。古人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微贱而不敢忘忧国之忧”的报国情怀“贪吾国之生死,故祸与福不可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权贵不能屈”的崇高义,“人生自古无人死,吾将常怀赤子之心,彪炳青史”,“尽吾所能”
——在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13年3月1日)。
[来源]
诸葛亮的《出师表》
[原始代码]
我会尽我所能,直到我死去。至于失败和直言不讳,大臣是不知道的。
[解读]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出师表》。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宰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为了实现蜀主刘备巩固蜀汉政权,复兴汉朝的愿望,他六次率军攻魏,争夺中原。公元228年冬,诸葛亮再次集结兵力,出兵北伐。临战前,他给已故统治者刘禅写了这篇文章《后学》,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表达了北伐的决心。在文章的最后,他写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鞠躬尽瘁”的意思是恭敬谨慎,“尽力而为”的意思是尽力而为,“已经做了”的意思是停止。整句话的意思是你会不遗余力的展现你所有的实力,直到你死。虽然有历史学家认为《出师表》这本书不是诸葛亮写的,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个人物准确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精神品质。在中国历史文化中,诸葛亮是人们心中智谋超群、忠诚奉献的历史典范。
历史上有很多人把一生都奉献给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状态。如魏徵、文天祥、史可法、于谦等许多大臣,都是为国家和人民而死的。她们奉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念,“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远在江湖而忧其夫”,把毕生的心血和才华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而且皇帝肩负着国家的兴亡,一生勤政的人很多。比如清朝的雍正帝,他的自我要求是“勤政天下第一”,不巡不猎,在位十三年,日理朝政,一年四季,晚上办事。在当代社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例子更是凤毛麟角。比如焦尤鲁,作为兰考的县委书记,忍受着肝癌的痛苦,艰难地挣扎着。他被誉为“人民的好公仆”、“共和国的脊梁”,把自己的热情奉献给了生活。再比如“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全国优秀员”廖俊波。在南平工作期间,他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潜下心来,艰苦奋斗,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对党忠诚、关心群众、无私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最后,他因公殉职于蓝天。这样的生活,正如他写下的一句自我鼓励的话:“做一个领导者,让23万政府和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历史朝代中的千古人物,以及当代社会中的英雄模范,都尽了最大的努力,为生活服务。然而,对于每一个普通人来说,在日常生活中,这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境界是否遥远?
当然不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状态是职业精神的终极体现,愿意为了一项事业而努力,为了一个理想而在公开场合熬夜,为了一种信仰而献身。这种职业精神与每个劳动者息息相关。古今中外,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对自己的工作和事业有这种奉献、勤奋、执着、专注的精神品质,意味着吃苦、努力、拼搏的决心,以及不吃苦、来之不易的过程。正如韩愈在《劝导》中所说:“业精于勤,不善于戏”,事业诚于勤,认真,不善于戏。
那么,这种无止境的事业心从何而来?《斋藤优子流派》说:“没有尊重的爱不是真爱;没有爱的尊重不是真正的尊重。”敬酒源于爱。人之所以形成坚定忠诚的职业理想,是因为对其有充分的热爱和认同;既然你完全热爱并认同某一项事业,你自然可以快乐地去做,并乐在其中。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在内心和情感上,真诚地热爱自己的岗位,认真地尊重自己的职业,能够把自己的工作当成一份虔诚的事业,能够把事业上升到事业的理想认同,为自己而奋斗,那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不是一个听起来沉重而遥不可及的境界,而会成为人们工作自然而然的事情。在这种状态下,生命的整个过程可以最大程度地结合成合力,为心中的事业做出贡献——醒着做梦,都在关注它,都在八小时八小时之内为它奋斗。
所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境界,离我们每个人都并不遥远。如果我们能热爱自己的工作,在别人痛苦而我们感到快乐的事业中,我们能“宽以待人,永不后悔”,我们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不平凡的自己,在有限的工作中感染无限的力量。而一份工作,一个岗位,将一个分散的个人和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只有每个个体在各自的社会坐标中发挥好作用,才能汇聚起民族梦想实现的巨大力量,积累起民族进步的强大动力。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我们永远不能缺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郝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