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周总理一直被认为是“文武双全”的大才。
20世纪20年代,周总理就读于南开大学。毕业前,他成为天津学生会报的记者,通过写文章成功地发动和组织了天津的学生运动。
1920年,周总理曾在天津的《新民益日报》上连载了一篇7万字的回忆录《检察院日记》。在日本留学后,他的学习方向也是文科。
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出版了选集,但没有像毛那样留下大量诗词歌赋。善于理性思考的周总理一生中最著名的一首诗,是他19岁时写的。
一、《大江歌罢掉头东》赏析
大江之歌《向东转》
大江歌掉头向东,密群家扶贫。
十年破墙,难酬沧海,难逞英雄。
白话翻译(仅供参考):
背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我毅然决然地穿越到了日本。这些年来,为了找到帮助世界的好方法,我也深入细致地研究了各种科学。在中国呆了十年,我得不到我想要的答案。
现在,我想打破认知障碍,飞到国外去寻求真相,就像南北朝画家笔下的飞龙一样。就算他的野心很难付出,但像陈天华那样跳海而亡,也算是真正的英雄。
苏轼写《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句话激励了少年时的周总理,他一定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哪怕是推荐《热血轩辕》。
在大多数词典中,“掉头向东”被解释为:表示坚决穿越日本。但是,这里对“滴”字的解释有些混乱。有人认为出自杜甫的诗“巢父转身不肯活,东方将入海烟”。
但是,这首诗里的“转身”是摇头的意思。在周总理的诗中,显然不能解读为“摇头”。于是有人认为这可能是错别字,周总理原来写的是“巴”。是船浆的意思,这里引申为船。
按照这种理解,周总理写这首诗的时候,人从一开始就在船上。当时他站在“巴”的东端,背《念奴娇·赤壁怀古》,然后开始回望,似乎很自然。
但是因为权威词典和文献都是写“滴”的,所以我们这里只按照“滴”来理解。也就是作者受到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启发,决定去日本旅游。
但苏轼的词只是鼓励周总理东学的引子。那么,他东渡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诗中第二句解释说是因为“密群科济困。”
周总理曾经钻研过当时的社会科学,试图找到救国之道,但是没有找到。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社会科学叫“民族学”,所以叫“民族学”。
在诗的第三句,周总理用了一个比喻来形容自己十年来的求知状态。他说他好像面对着墙,一个人在一个密室里,苦苦思索着答案,却得不到。
“破壁”的故事来源于历代名画。据说南北朝时,著名画家张僧繇在一座寺庙的墙上画了一条龙,但他没有画眼睛。
张僧友说,只要画了龙的眼睛,龙就会立刻飞走。其他人不信,他就点了一下龙的眼睛,龙一下子就飞走了。
这里用的是“破壁”这个典故,也就是说,周总理应该是得到了一些暗示,下定决心要打破这个屏障,走到外面,睁开眼睛,看看外面的世界,去寻找他想要的答案。
但是,出去之后会怎么样呢?周总理不知道,所以会在诗末说,即使壮志难酬,也要像陈天华一样死在海里,这才是有价值的。
陈天华是近代民主革命家。他在日本留学时,为了唤起人们的意识,投海自尽,死前留下遗书。
二、“棹”还是“掉”
上世纪70年代,周总理的这首诗在香港某杂志上发表时,其中的“向东转”一词曾被印成“向东”。
因为有学者认为,如果诗写的是“掉头向东”,诗歌会很莫名其妙。原来第一句说的是《一去不复返之河》。你为什么把头“垂”向东方?周总理当初是背对着江站的吗?
即使周总理背对着东方站着,也没有必要浪费笔墨去描述这个毫无意义的动作。至于有些人认为突然的“掉头”会显得坚决,这是不能被所有学者接受的。
据说周总理写这首诗是为了激励自己。后来他的同学张宏高请周总理为自己题词,周总理就写了这首诗。
因为周总理用的是“行书”的题字,他笔下的“福”字看起来更像“滴”字,所以产生了误解。“秋”的本义是指桨,这里的意思是“船”。
所以如果诗写的是“去东方”,那么诗的意思就变成了:作者唱出苏轼的名词后,受到启发,立刻决定去东方。然而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主流的支持。
然而,即使有“落”与“落”之争,周总理的诗仍因其志气与品格而备受推崇。
一般善于理性思考的人,其实很难写好诗。就像宋代很多文人写诗一样,因为理性压抑了情感,所以写诗总是偏向于议论,不够抒情。
周总理参加革命后,长期负责处理复杂事务,指挥地下斗争。所以他有很多时间进行理性思考,不可能花太多时间写感性的诗。
但是,这首诗不一样。因为这首诗真的是字字传情,极其豪迈,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
结语
在普通人的印象中,周总理总是温文尔雅,面带微笑。然而,当周总理在南开学习时,他曾跟随八卦掌大师韩慕侠学习武术。因此,周总理是一个真正的文武全才。
现在看到周总理年轻时写的诗,我看到了他血性和执着的一面。周总理19岁时,就立志为经世济世的理想而读书。后来漂洋过海,甚至立下了“跳海”的誓言,让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