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

学乐器 建议男孩学的乐器

儿童失控教育原著于2022年7月20日在美国出版。 大家好,我是离家出走的妈妈。

儿童失控教育原著于2022年7月20日在美国出版。

大家好,我是离家出走的妈妈。

早上打开电脑,在想今天写什么题目。

屏幕一角弹出一张《逃命乐队老师》的“前方快照”:

这是逃学里的音乐夏令营。一群年轻的少年正在一起愉快地演奏音乐。感觉真的很好。

我的思想不由自主地被他们带走了。

我开始翻电脑,回头看了很多小时候学习和玩音乐的照片和视频。

今天我们来谈谈音乐。

就在最近,很多家长都在问,暑假孩子有的是时间,想学音乐,但是一点头绪都没有。如何开始?需要注意什么?

下面我就穿插一下我的逃亡经历和自己的感受,给大家一些“不成熟的建议”。

不权威也不专业,但绝对有经验。毕竟我们逃课音乐10多年了,都走过正道,走过弯路,走过浅坑。打算让孩子接触音乐的家长,看完一定会有很多收获~

在我看来,孩子们学习音乐分三步走:

第一步

先学音乐,不学乐器。

说到学音乐,很多家长可能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

\”学习钢琴或小提琴,或吉他或架子鼓?\”

其实这个问题是没有效果的。

为什么?

如果你跑去问钢琴老师,他肯定会说:“当然是钢琴。钢琴是乐器之王。”

如果你跑去问小提琴老师,他可能也会说:“一定是小提琴。小提琴是乐器中的皇后。”

你得找一个没有强烈个人喜好,没有兴趣的音乐专家,他会很真诚的告诉你,孩子应该先学音乐,而不是乐器。

音乐是一个艺术领域,分为声乐和器乐,但涉及到某一种乐器,只是这个领域的一个小分支。

音乐建构一个人的艺术视野,不仅仅是技术知识,还包括艺术品位、人格修养、对生活的感悟。

孩子们用他们的头脑和心灵学习音乐。

稍后我会谈到乐器。我脱离了音乐,或者说学乐器没有任何音乐启蒙。更像是强调反复练习的“手艺活”,这也是很多孩子排斥练习的原因。

如何学习音乐?

有两个主要部分。

& gt一个是学习。

“乐理知识”

为什么音乐听起来很好听?因为它是一组有规律的声波。

学习乐理知识就是学习这个“规律”。

它包括许多基本概念:音符、节拍、音色、调性、速度、力度、和声…

这些东西之间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音符这样排列听起来很好听,而那样排列就不好听了?

为什么这个组合听起来那么幸福又那么悲伤?

学习乐理知识的过程,就是仔细感受音乐,培养乐感的过程。

我来打个比方。有些歌是三拍的(比如《生日快乐歌》),有些歌是四拍的(比如《玛丽有只小羊羔》),但不管是三拍还是四拍,都是由一拍组成的。那么如何才能区分几拍成一组,应该切在哪里呢?

在美国小学低年级的音乐课上,老师会引导孩子随着音乐的节奏拍手,或者在简单的乐器上打拍子,用耳朵听,用心感受,用脑袋分析,它的重音在哪里,循环点在哪里。

当孩子系统地学习了乐理基础知识,音乐就不再是凭感觉的随意、无序、神秘。

因为他知道他听到的每一个感觉背后都有科学道理,代表着一种有规律的安排。

之后,如果想学习乐器,开始练习具体的歌曲,孩子也可以分析总结歌曲的规律性,了解:

为什么要跟着这个节奏走?

为什么是这个跨度?

为什么要表现出这样的实力?

这种练习和表演是有逻辑的,有思想的,而不是机械地重复艰苦的训练。

& gt第二是学习。

“音乐文化知识”

简单来说,听古典音乐,了解著名音乐家的代表作,就相当于一般的音乐学习。

美国小学音乐课也包括这部分,比如这位老师的教案书《你的一年级学生需要知道的事》,音乐部分包括莫扎特的故事、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等等: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音乐风格。在装饰张扬的巴洛克时代,它的音乐绝对不同于追求个性自由的浪漫时代。

不同经历的音乐人也有不同的音乐风格。漂泊者肖邦,一生为宫廷演奏的巴赫;穷困潦倒的舒伯特和腰缠万贯的门德尔松在作品中的感受一定是不同的。

多听经典作品,多了解这些背景知识,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音乐知识,还可以为进一步学习乐器打下基础。

因为孩子能理解为什么在演奏贝多芬的歌曲时,要有夸张的力量对比和饱满的情绪;演奏莫扎特的音乐,永远需要舒缓、愉悦、轻快。

我个人认为,完成第一步之后,孩子会有非常好的音乐素养。他有足够的知识去欣赏音乐,听音乐会,看音乐剧,应付学校的音乐/乐理考试。

这个时候,如果孩子对音乐表现出了良好的兴趣,那么我们就可以往下进行第二步了。

第二步

深入学习一种乐器

说到学乐器,我家就更有经验了。

这是目前家里的乐器,管乐,弦乐,打击乐都在一起~

你为什么做这么多?我之前跟你谈过“语境”:

一开始逃学的是钢琴;

后来准备加入学校乐队,学单簧管,因为乐队一般不需要钢琴演奏,偶尔只需要一个,所以名额太有限;

结果在乐队选拔测试的时候,老师觉得逃遁在节奏上有很大优势,就亮着眼睛对他说:“你需要做渗透!现在!”仿佛打击乐在召唤他,于是他又学了打击乐;

打击乐的种类很多,照片中的架子鼓、马林巴、非洲鼓都属于打击乐的范畴。

尤克里里和吉他呢?主要是我和我离家出走的爸爸在玩。

当然,我家比较特殊。我和离家出走的爸爸都很喜欢音乐。家里也有几个走专业路线的同龄人,比如我姐,我出走的阿姨,都是小提琴专业的,所以家里的音乐氛围一直比较浓厚。

总的来说,没必要做那么多,耗电机,耗电的乐器,尽量选择和孩子匹配的乐器。

给每个人一份“简单粗暴”的选择清单:

音感特别好的孩子,比如唱歌准确,听歌听别人走调,选择弦乐、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

节奏感特别好的孩子,听音乐摇头,特别到位的那种,选打击乐;

强壮,充满肺活量,选择管乐、小号、长号、圆号、萨克斯、单簧管、双簧管;

一切都很一般,但想在未来的音乐道路上走得更远的人,选择了钢琴;

一切都很一般,不想花太多时间。只是想陶冶情操,增加乐趣,尤其是Creary和非洲鼓。

如果孩子有自己喜欢的乐器,比如吉他、贝斯,可以直接选择。

但是家长要明白,无论学哪种乐器,都有枯燥的练习部分需要孩子去克服。

有音乐基础就好多了,但也不能完全消除练习的枯燥感。

因为很多时候,是为了练习“肌肉记忆”。和体育差不多,只不过是练大动作,乐器是练小动作。

我自己练习Creary的时候,很清楚哪个和弦按在哪里,但是手指就是不听我的,切换的时候总是慢半拍,所以要反复练习。

然而,虽然练习乐器很辛苦,但对孩子来说也是最有收获的。

其他学科的学习,包括我们刚刚提到的第一步,乐理和音乐文化知识的学习,都是靠大脑的。聪明伶俐的孩子肯定学得更快。

但是乐器练习没有捷径和窍门,是真正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就像爬山一样,要一步一步爬。再爬100米,看到的风景就不一样了。就看你是否愿意克服眼前的困难,以便看到更好的风景。

我现在还记得,小时候,我练过钢琴。有一个跨度大的地方对他的小手来说特别难,我反复练了很久。

后来,他对我说:“妈妈,你知道吗?练第二遍不一定比第一遍好,练第十遍不一定比第一遍好,练第一百遍肯定比第一遍好。”

我觉得这种感觉挺可贵的。

当然,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刚开始的时候,他满腔热情。两个月就被打死了,不想碰。也有一些宝宝大呼练琴会引发亲子关系危机。这种情况我觉得没必要坚持。沉没成本不是成本。就像我刚才说的,培养音乐素养不一定要练乐器。

另外,不同乐器的难度也有很大差异,比如小提琴和钢琴。你基本上要做好“和孩子拉锯,打架,准备速战速决”的心理准备;简单的,比如尤克里里,非洲鼓,就简单多了,也不太容易引起家庭矛盾。

第三步

寻找机会

为更多的人演奏。

当孩子掌握了一种乐器,并能演奏一些曲目时,有两个方向可走:

考级,一来给自己动力和成就感,二来拿到的证书将来可能也有用加入或组建某个乐队,和同伴一起学一起玩,演奏给更多人听

是逃避的第二个方向,我觉得是更长远的方向。

考级之路是孤独的,但有同伴的“各种音乐”是不一样的。如果练不好,会影响整个乐队的演奏质量。乐队总监要你,指挥要你,同伴要你,所有人都盯着你~

这时候父母可以平躺,因为有一群人帮你“推宝宝”。

当然,这种感觉也和美国学校的音乐教育路线有关。这里的学校有管乐队、弦乐乐队、爵士乐队等等。平时活动多,孩子选择多。

听说现在国内很多中学都有乐队,家长可以提前打听,“倒推”给孩子选什么乐器。

其实“波段”不一定很大。你可以和三五个朋友自己组建。

如果孩子学钢琴,找一个学其他乐器的小伙伴,他们可以组成一个小团体;

如果孩子是学Creary的,找个非洲鼓的搭档,出去表演。

如果孩子学小提琴,那就多找几把小提琴组成弦乐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

简而言之,当我们谈论玩音乐时,我们仍然想玩。多和人玩,多找机会玩,才能保持我们的水平和兴趣。

东西方

聊了很久,大家大概都累了。

最后说点轻松的。

上周,我们一家人出去旅游,目的地是一家名为escape的“酒店”,看起来是这样的:

船舱里的厨房和卫生间都是生活用品,但是真的是名副其实的逃亡,没有网络,没有手机信号。

我们带了两样东西,一架钢琴和一副象棋,一个曲别针和一副象棋。

除了观光,剩下的时间,要么烧脑,要么玩,放松。

感觉真的很好。逃离是非常治愈的。

尤其是晚上,在静谧的星空空下,伴随着风声和蟋蟀的叫声,我们继续玩着,轻轻地唱着。逃离的时候突然觉得惋惜,啊,原来音乐是人生必备的技能。

不是吗?

所以,如果你问我,孩子学音乐有什么用?

分级?上学?培养音乐素养和艺术品味?开发右脑,提高专注力,培养应变能力?

这些都有,但都不是最根本的。

音乐离我们很近。它打破了所有的现代技术,但仍然让我们感到快乐和美丽。

忘了哪位大师说过:

音乐就是生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心会跳动。

音乐就是生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心跳的节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jladysyren.com/a-155997.html
1
上一篇2022年七一建党节活动主题 2023最新主题党日题目
下一篇 演讲稿作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6 2726 959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20632399@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