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个准产品经理的实习故事。目标群体是正在实习或将要实习的学生。如果你是在产品岗干了几年的大老板,这篇文章可能就失去意义了。人人产品的平台是“苛刻”的,所以简单的在一开始就把受众解释清楚,避免接受一些不必要的恶意。
如果是期待产品岗位的同学,或者是实习中遇到困难的朋友,不妨先泡一杯咖啡,或者找个沙发坐下来,再看书。下一个故事可能要花很多时间。
去年这个时候,也就是18年3月,我开始了自己的找工作之旅。经过三个月的奔波,我得到了我最喜欢的优惠。最近周围的学弟学妹都开始找实习了,我觉得应该把我的故事写下来。
分享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耶!
特别喜欢一句话:
如果你有一个特别明确的目标受众定位,那么假设你是在给你的受众讲故事,讲一个他需要知道的故事。
然后我试着给你讲讲我实习的故事:
实习是先从“意外怀孕”开始
2018年6月,我拿到了vivo产品经理的offer,然后在暑期申请去公司实习。在我看来,一切似乎都很“顺利”,手续很快就办完了。7月初去了深圳,在福田区的一个小隔间里安顿下来(房租不到6平米,但是一个月2000多块钱)。然而,我年轻的时候,躺着看天花板。
那为什么说实习是从意外怀孕开始的,因为部门根本不想要实习生。听起来像是走后门的同学,而且是阿谀奉承和两个中国人干的?
不,这是一个美丽的意外。
当时在校招群里报了HR参加暑期实习。评审阶段,HR去问我老板,部门产品组经理,也是男主(后文之一):男哥!当时男哥拒绝了。最近项目太多,大家都忙得没时间带。我们不要。
但是后来HR通知南哥,过两天要来一个实习生。
两个月后,我的男哥哥替我说了声“再见”:现在想想,那真的感觉像是意外怀孕。
我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工作的。《意外怀孕》埋下了很多伏笔。比如人们常说,没有什么是突然的,一切都是由细节注定的。反正这个小意外把我带进了vivo,开启了我人生的新篇章。感谢我生命中的每一次小意外。
一个没有需求的产品
这样看来,我实习的第一周很难受,也是有道理的。
那一周几乎是煎熬,整个人的状态从巅峰跌落到谷底。简单来说,最大的感受就是“不被需要”。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就像两个人坠入爱河。你发现对方已经不需要你了。你连如何取悦和满足对方都不知道,就谈不上未来。那时候我每天都很忙的看着同事。有时候全组开会,我一个人坐在十几个工作站里。你说是被抛弃了,其实真的很难受。
对于一个项目经理来说,需求是重中之重。没有需求,就没有未来。如果当时把我比作一个产品的话,真的没有前途,因为部门从来不要这个实习生。雄哥和我说:
对你没有产出需求。多听,多看,多思考。
结果一个没有需求的“产品”就被放倒了,前途一片迷茫。
当时我在我的工位上坐不住了。我忙着开会,打电话,交流,吵架,咨询,管教,冥想。总有一种错觉,怕两溪怕船,一米见方的桌子上搬不动多少东西。
蓝色工厂的办公室太忙了。
但是我总不能一直在办公室吃瓜吧?感叹完同事我会怎么办?没有需求的产品怎么成长?我们都知道原因。没有需求,我们就自己创造需求。但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说到这里,我想实习的很多朋友应该会和我产生共鸣。当然,除非你去的公司有完整长期的实习经历,那就另当别论了。你的实习公司是否有完整的实习制度和完善的实习计划是两个境界。我就在这里表达一下我的想法,作为饭后的想法。
公司有完整的实习制度,体现在给实习生明确的任务(相对简单)。一般部门,甚至团体,甚至个人招聘的实习生,在有一些简单+重复+必须+费时费力又顾不上的事情的时候,简直就是一颗微型的低成本螺丝钉。
如果你恰好与职位匹配,并且符合所有要求(时间和住宿),那么更容易获得这样的实习机会。然后问题接踵而至。一旦实习期超过一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七日之痒”(我自己编的)之后,“获得感低”和“没有奋斗欲望”的感觉就会逐渐弥漫,最后你会用“孤独”这个词来概括。
工作单一成就低——获得感孤独。上班时忙碌工作,没时间参加(观摩)讨论性会议——参与感孤独。和同事交流甚少——社交孤独。
这样的实习最大的痛点就是你很难学到东西。
上级布置的任务简单又繁琐(费时又学不到东西)。我和很多实习伙伴交流过,大家都有共鸣:
很多时候都想走出工位去,可又不知道怎么出发;任务又得花时间和精力去做;你拼命把手上的东西做的漂亮,可任务本身就没多大价值和空间。
换句话说,这种作品一眼就能看出来。
久而久之,实习只是走个形式,只能丰富以后的简历。如果面试官深究,他会支支吾吾,这似乎是实际的王者青铜。
实习似乎越来越失去意义,越走越远,发现和目的地越来越远。
我对这类实习很有经验。如果有兴趣听,可以准备一杯茶,慢慢读。接下来还有更多。
(如上所述,还有一种实习方式——公司有完善的实习计划,比如巨头的“暑期实习计划”。这种实习有专门的实习培训、考核,甚至有专门的项目让实习生练手。没经历过,不敢评价。)
走出去先从不要脸开始
不要误会我说的“不要脸”。
我的经历可能比我上面说的还要糟糕。我连微型螺丝都不会做。我,一个意外怀孕的实习生,必须找到自己的螺丝孔。
实习第一天,男哥给我分配了一个导师——和两组帅哥互动(名字最后一个字是“帅”)可能是担心他的傲气,同事们都避而不提“帅”字,叫我姓“戴”。
戴哥给我的第一个任务是做一个FOS系统体验报告,这可能是蓝厂新人的第一课。vivo毕竟还是手机厂商,自然知道自己的系统。但是对于这第一个任务,我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你听说过“学生思维”吗?
其中一个解释是,学生会参考前面的例子/模板来做所有的事情。高中的时候,老师教我们模仿例题解题。在大学里,写论文和报告也有严格的要求(即线索清晰)。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下一步做什么,都安排得清清楚楚。
但是一出校门,瞬间就傻逼了。你不会那么容易找到一条100%正确的路径。一切都要在黑暗中进行。打了南墙才知道南方不好走。你要亲自去打了才知道北方是怎么回事。
一开始想问代哥,但代哥不是工作忙就是不上班,最后还是找了个机会问了,得到的回答是:“你先做吧,没事的。”
我…..
后来在一次产品交流会上,一个同事的发言打动了我。“做一个产品和修一个大坝是一样的。一开始,你什么都不知道。你拍着脑袋决定一切,比如预算,但后续的建设会不断修正你的决定。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至少需要300万,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400万不够。”
能够在黑暗中前行,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必须。
当然,这个道理我是后来才明白的,这个交流会来得太晚。刚工作两三天,还在想怎么从导师身上找点东西。幸运的是,因为这个决定还不算太坏,所以我为了实习开了一个新的副本,让后来的日子完全不一样。
接下来,重点来了!
我想对那些对实习感到迷茫的朋友们说,如果你发现你现在的实习真的很难学,换句话说,很难提高你的专业技能——你不妨锻炼一下你的职场能力!
我一直认为职场能力和专业技能同等重要,但是对工作能力锻炼的环境要求更高。实习生有足够的项目练手,有足够的机会,有足够的平台,一步一步完成定点任务,太苛刻了。但你有没有想过,职场能力只要在工作环境中就可以锻炼出来?当然,我说的职场能力不是拍马屁的能力。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学习能力、沟通能力、逻辑思维、适应能力等等都可以算作职场能力。
那时候那句“你先做吧,没事”真的是最理想的答案。
后来我才知道,如果一个人按照路标做事,很容易完成任务,这在短期内无疑是好事,但长期来看不一定。后来我和男哥聊到这个话题。结论是,只有真正从黑暗中爬出来,找到光明的人,才是强大的。原因很短。这种人不怕被“关”。此外,它更简单,处理事故和危机的能力更强。
在对对手的任务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我选择了尽可能多的咨询导师。说白了就是尽量利用身边的资源。在这个过程中,也就是我实习的第四天,中午下班的时候,我终于加入了导师的“午餐团队”。
为什么说最后?因为我真的不好意思上去说:“我能和你一起吃晚饭吗?”
对,职场blx,唉。还好是我主动给我这样的实习生发邀请函,跪着感谢我的哥哥。如果不是他帮我起步,我真的没有勇气走出去。
开始的人越多,胆子越大。如果非要重来一次,我会选择实习第一天主动,因为越往后,我的内心越脆弱。你能想象我实习到第三天还没有和身边的同事聊过天的尴尬吗?当我看到他们很忙的时候,我会想,现在打扰不好。看到他们成群结队去吃饭,我会想,闯进来不好,其实都是扯淡。
在职场中,最快最高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正确的解决方法,少一些无事生非会省去很多麻烦。
所以第一步,从羞耻心开始,放下面子和blx,用专业的态度对待问题。比如大胆问自己做不到的事,不确定的事大胆求教。
放下面子,走出自我,并不是真的不要脸,而是在自尊和矫情之间找到平衡。
实习最重要的事是吃饭
从此,餐桌成了我的主战场。
因为吃饭的时候,你和对方可以暂时放下工作,聊聊天(一般是对方放下工作,我也没什么好放下的,哈哈)。每天吃饭的休息时间,我都会和导师聊天,和导师的朋友聊天。一开始,我一直在问问题。后来渐渐聊到了生活,房价,车。很快,工作的话题渐渐淡出了餐桌。后来才发现,好像是我这个实习生的闯入引起了饭桌上的一波谈话,然后就恢复正常了。
事实证明,餐桌并不是一个询问工作问题的好地方。但是餐桌上的交流给了我更珍贵的东西:存在感。
无获得感的失落慢慢消化,随之而来的是存在的喜悦。我渐渐开始和同事们熟悉起来,问的人也越来越多。导师忙的时候,我甚至接到其他同事的任务。当然,我不得不自告奋勇。
我还记得同事们的惊呼:啊!我真的可以利用你吗?
对对对对。
所以我发现工作环境中的社交很重要,尤其是对实习生来说。
良好的社会关系可以先给你存在感,然后发展成归属感。
这样有什么好处?至少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再是一个人尴尬。网络资源的好处逐渐显现,可以咨询的同事从一个人扩大到一个群体。这是一件伟大的事情。
几周后,我遇到了互动组的团建活动。一行9人下班后一起吃饭唱歌。
那晚是我两个月实习最美好的回忆。大家在饭桌上放下工作,从生活谈起家庭,然后谈爱情,最后回归生活。那是我第一次真正从学校走向社会。我开始学会理解投资理财的重要性,关注金融,关注市场,关注消费。
当然,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和这些大师交流,看到了工作之外一个真实的“他们”。
当时我坐在他们旁边,感叹这个世界真奇妙。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充满了故事。工资、住房、交通、投资、债务、家庭和爱情都让我面前的一个个体看起来相同但不同。你很难说出自己在其中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是好奇,是兴奋,是羡慕,还是向往。
后来我渐渐明白,是生活,而不是工作,让人变得更好。我所有的同事都在做大致相同的工作,但每个人都执着于自己的生活。因为对生活有不同的解读,所以工作有不同的境界。
那我就从工作中来说说我对生活的解读吧。
最有价值的对话
在我实习的头几天,我每天出门都感觉脚下生风,全身肾上腺素飙升。可惜这种感觉并不持久,基本都是早上消耗。
举个例子,如果你屏住呼吸,奋力向前,期待前方一声巨响,哪怕拳头破血。可惜你挥了一个空拳,没有任何反馈,无尽的沉默。你不知道是不是你,就全力以赴再出拳,还是挥空。你开始慌了,是打不了自己,还是前方没有目标。你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失败的。
我当时就是这种感觉。还好,第一周结束就找到了男朋友。
我跟男哥说我实习第一周感觉很糟糕。我就像一直躺着,从来没有站起来过。
为什么?
“因为我不知道该做什么,我不知道我现在做的事情有什么意义,对我有什么帮助。我想为部门做点事,而不是陶醉于自己。”
你刚来的时候,我就告诉你,实习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多听、多看、多观察,熟悉公司的氛围。实习期间,公司没有要求你们实习生输出,你自己也不能给输出。你需要锻炼的是感觉,是工作的感觉。我问你,你为什么来实习?”
“因为不想闲着,所以想先在工作中锻炼学习。看看我现在还不能,还缺什么。”
“不太对。我给你讲个故事吧。一年前,这栋楼里的一切都不一样。我们部门现在所做的与一年前大不相同。员工负责的项目可能会变动甚至有人跳槽,不同领域不同项目需要负责的东西也大不相同。
现在的互联网世界变化是巨大的,几乎需要用天来衡量变化,所以你觉得即使你清楚的知道我们目前在做什么,在实习期间锻炼了你所谓的能力,一年后入职的时候又能得到多少帮助呢?我可以告诉你,当你回来的时候,一切都会不同。”
啊,躺在草地上!原来是这个样子!我好像一下子想通了很多事情。
“我们谈点别的吧。你还记得当初面试你的面试官吧。”
我怎么会忘记,几个月前我们相遇的不到一个小时,这个男人几乎掌控了我的生死。非常感谢这位面试官。入职第一天就一直在关注他的站。九点半下班的时候,他只是上前说:谢谢你的认可,谢谢。
我可能永远忘不了求职路上的那些故事。每天在上海投简历,晚上刷脸,不停的重复面试经历。当我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否认、折磨之后终于上岸的时候,那种脱胎换骨、看到未来的喜悦,已经离不开眼前这个男人了。
在此感谢所有的面试官,向所有的求职者说再见。
这是题外话。
男哥:“这是我们公司非常优秀的产品经理,也是今年毕业的。如果你现在问两个月的实习你能学到什么,我和他都无法回答你,最重要的是,你能学到什么由你自己决定。
(来了,接着高能预警)!!!!
如果我想培养一个产品经理,那太简单了。把他丢进流程里就行了,这样我就很容易理解一个产品的流程,甚至核心点。但这样一来,我培养不出优秀的产品经理,而且大部分都不优秀。
那么什么样的产品经理是优秀的呢?把他置于困境,让他无依无靠。如果他能活下来,他会是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比如面试你的那个。”
我想所有的秘密都在这里了。突然想到一句我很喜欢的话:我受过的伤,终将成为未来对抗世界的铠甲。
我想在实习期间做出贡献。做一个输出没有错,但是我很浮躁,恨不得马上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换句话说,如果我去一家公司,他们只是把我扔进这个过程,这可能是一场灾难。
“放心吧,以后你会犯很多错,做很多错事。不犯错就不会成长,所以这不一定是坏事。你们大学生真是浮躁。我今年给人上课,总有很多人觉得看了一些推文和视频,看了两篇文章,就把自己当成产品专家了。其实在我们眼里,你说的基本无关紧要。甚至在我面试的时候,就有应届毕业生直接过来教我做产品。多了解一些信息是好的,但是你要注意自己的心态,这个你要注意。”
我想到了张小龙的微信公开课,他说每天有一亿人要教我做产品。男哥还讲了一些应届毕业生如何谈论你的产品如何垃圾。我觉得怎么对标,怎么拉新品,怎么留都是扯淡。
我的朋友圈里有同学每天都会更新“评论”,经常可以看到他们对微信和Tik Tok的批评以及对手机行业的“看法”(不知道从哪里复制粘贴的)。毕竟这个时代的平台太大了。你说一句话,几万个人都能看到,但不代表你的话有分量。
人们一直在说啊说,想证明自己知识渊博,见识广博。说到底,他们是在想象一些听众,甚至是赞同他们的人。
你对一件事了解的越多,你就越难说出它是好是坏。说它好叫平衡,说它不好叫无奈,说它聪明叫选择。
面试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小伙伴。我坐下来聊天的时候,他一直跟我说:其实vivo真的不好。如果我觉得,直接加个XX功能绝对牛逼!还有,你知道华为的XX吗?我觉得也是垃圾。连XX都没想到。加个XX很难吗?苹果不知道它是多久以前制造的。
后来这个兄弟真的没通过。看着他委屈的背影,他真的很怀念以前的自己。
多思考,多尝试,多犯错,哪怕孔乙己现在幼稚自大,将来也会成长为一个稳重可靠的幼稚少年。
尴尬而重要的问题
和男哥聊过之后,我就清楚多了。在实习期间,我不再担心自己有没有贡献,而是尽力去感受公司和工作。
但接下来大问题就在这里了。我以为我想感受一下公司。除了在工作中感受,也去各大平台搜索vivo。问题随之而来:vivo的口碑不太好。
不管这些评论是正确的还是偏激的,对于我这个准vivo的人来说,确实给了我很大的心理压力。
如果我不喜欢这家公司,我不会乐意为它工作。那么迫切的问题来了。我必须找到能支撑我信念的东西。这个东西可以支撑我一天。
先说说我自己。我没有和这些对vivo的负面评价竞争的欲望(原因见上)。其次,如果我不认同这家公司,我当初也不会投简历。但是网络舆论甚至网络暴力对一个无辜民众的伤害还是存在的,而且分量不小。我甚至去vivo自己的官网论坛看到很多负面评价。
记得刚拿到vivo的offer的时候,跟朋友说的时候欣喜若狂(字面意思),有人直接给了我一个鄙视:干嘛去vivo这样的公司?想去就去小米吧。
我:??????
舆论对一个公司形象的影响,会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心态。当然,严格来说,应该是基于我这样的员工(相对闲散,有闲心关心舆论的员工)的心态。为什么这么说?
我采访过我的同事,他们大多不在乎这些负面影响。一个是数据销量为王。其次,说白了,大家都是为了生计。有一份工作,收入不错,这没什么。谁有那个闲情去管外人怎么推你,反正公司的员工做好自己的工作。我们用数据说话。现在手机卖的好,工资有保障,对我来说是好事。还轮不到我担心舆论之类的。(非常无可挑剔的真相)
我还问我男哥:男哥,你怎么看待对我们公司的负面评价?
男哥说:你不应该问我这个问题,因为我才是为这个公司买单的人。
这句话我到后来才明白。我觉得每个在公司工作的人都需要迈出这一步。这之后就会有源源不断的信念来支撑你的工作,这需要双方的努力,也需要自己更多的思考。
当然,再多说一句,前提是工资能满足需求。
原因很简单,但这条路我已经走了近半年。实习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陷入了这种纠结。可能是集体荣誉感吧,我久久不能摆脱这些负面评论的阴影。
甚至在实习期间,每天早上起床上班都很奇怪。大脑不断告诉自己不要在意。如果你真的当真了,你就真的陷入了网络暴力的道路,你得把自己累死。然而,这些负面评论并不是个例。几乎所有互联网用户对vivo的评价都不好,这肯定会说明一些问题。
关键是一个实习生都能意识到,高层不可能看不到,但vivo并没有出来为自己说话。为什么?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在知乎和微博以及一些互联网微信官方账号上徘徊,试图找到一些东西。我知道我无法改变他们的想法,也无法改变公司的决定。我只能改变自己的心态,但不能骗自己。
如何走出别人的大舆论,是一个关键问题。
如何解决这个关键问题,我想了半年,归结为两点:
公司要作为,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斜;自己要有信念(参考男哥的话)。
对我来说,第一点是公司要有所作为。比如NEX机型的发布,让整个手机行业对vivo刮目相看。以前国产手机总被说要步苹果三星的后尘,但NEX的全面屏和机械结构升降式摄像头充分让自己眼前一亮。可以说,NEX的问世是给我这样的员工打了一针强心剂,终于有东西可以支撑我的信念了。
这个时间点前后的X21、X23、Z系列,仔细了解后发现vivo在不断进步。那些对vivo的负面评论并不是看不到,但他们选择写下来,并调用资源进行审查,并将它们纳入R&D和更新的列表中。
不得不提前两天发布的IQOO。唉,作为蓝厂的粉丝,我真的是感动到流泪了。从这里开始,我想不仅是我说服了自己,vivo也说服了观众。知乎关于800+w发烧的帖子和微信官方账号的各种推文,无疑是对vivo转型的感叹和肯定。
我最直观的体验是,早上醒来,不用因为公司名声不好而沮丧。所以,我现在相信vivo,也不后悔当初选择了它。让那些鄙视我签vivo的人见鬼去吧。
对于他们自己的信仰,我觉得这个还得和玄学交叉讨论。如果你是感性的,就像那句话:
“我在遇到你之前就决定喜欢你了,所以不管你怎么样我都喜欢你。”
怎么说呢?我真的觉得喜欢自己的公司很重要。如果我带着鄙视去公司上班,那只能干一辈子。但如果我真的发自内心的肯定和喜欢一家公司,我觉得工作会升级为创作,积累会进化为创意,策划会变成策略。
最后,我来讲一个小故事。有一天,和一个刚入职的同事吃饭。毕业后,他来到深圳打拼。今天是第八年。我之前的雇主是一家还可以的公司,但是比vivo差远了。作为背景。
晚饭后,他强烈建议我们去附近的商业区散步。刚走出餐厅,他就从口袋里掏出公司的工卡,一本正经地拿了起来。这个细节打动了我。一般情况下,公司刷了门禁之后大家都会把工卡收起来,跟他们混在一起总感觉怪怪的。这种动作似乎有点…炫耀?
我们在商圈转悠了将近二十分钟,直到回到办公室,他的工作牌一直挂在我们的胸前。
后来我们聊天,他无意中提到了自己的过去。刚毕业的时候起点低,在家里的压力下一直在深圳打拼。之前的公司虽然看起来不错,但是在深圳这个卧虎藏龙的地方真的不起眼。因为大多数时候,公司和你的工资都在正轨上。我非常努力地让别人看得起我自己。只有我有一份好工作,我才能有好的收入,才有资格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先不讨论他是对是错,他的观点是偏激还是绝对。但对他来说,一个vivo徽章就是一个闪亮的证明,是自己奋斗的凭证。
这个证明不是给别人看的,观众只有自己。后来我喜欢一直带着工作证,有时候甚至进地铁进餐厅。
因为我真的很喜欢vivo。
我的同事对我很好,他们很优秀,我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我的老板很好,他知道怎么培养我们这些萌新,我渴望成为这样的大神。我的公司很好,生日礼物节日礼物送不停,春节还给校招生邮寄了春节大礼包。
后来有人告诉我,工作是围城,永远是别人的好。得不到的人永远在骚动,被看好的人却无所畏惧。
如果你没有经历过以上的思想斗争,你很幸运处在一个口碑爆炸至少是人们仰望的公司。如果你也在经历这样的困惑,你可能会觉得你的公司不好甚至觉得你熬夜加班就是在做各种垃圾。没关系。一旦有一天你走出来,你会发现世界不一样了,不是夸张。
当然,这要靠你和你的公司共同努力。这正是我们想要的,不是吗?
最后来聊聊实习本身
至此,我的实习故事也差不多讲完了,从开始的意外,到实习的迷茫,到领悟到的道理,再到相应的方式,所有能提出来分享的都讲完了。
接下来,我想对特定的观众说几句话:
对于正在寻找实习机会的你:
现在是各大巨头开放实习计划进行招聘的时候了。如果你决定毕业后找工作,那就从现在开始大胆开始,刷脸,完善简历,练习面试,投资简历。找工作,越早准备越好。如果你能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成功找到实习机会,你就成功了一半。
目前重点是这样找实习。之前写过一个面书,希望对你有帮助。
门户:从腾讯到vivo,大三逆袭产品求职路。
对你这个实习生来说:
希望这篇分享能帮到你。我觉得你实习遇到的最大困扰应该是担心学不到东西。我觉得了解和体验职场也是实习的关键。我的男性兄弟和我交谈。很多有BAT简历的同学在他面试的时候被挂了。原因很简单。这些人经常吹嘘自己的履历,其实都是皮毛,甚至是演员。
哥哥告诉我,实习最重要的是培养职业素养,上进心和工作感是关键。我后来和我的面试官聊了聊,我问他当时为什么选择我,他给我的答案是这样的:
所以,我认为,实习的目的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当然也包括实习考试后直接留下来)。既然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就应该以“人岗匹配”为目标,所以学习专业技能和锻炼职场素养可能同等重要。
致公司同事(有很大概率你不会看到这篇文章,哈哈):
谢谢你那段时间的包容和照顾。
我记得戴戈放下手中的工作,坐在我旁边耐心的教我写策划和分析场景。我的导师真的超级有耐心,男神导师!)记得实习最后一天男哥带我去交流会,陪我聊天,请我吃饭的场景(第一次吃这么好吃的小龙虾,哭了!我还记得,每当我听到同事在讨论一个问题,我就立刻拿着笔记本去旁听。
虽然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但是我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提炼出我需要的信息,甚至你会故意重复问题本身,让我作为观察者有更好的体验。后来你基本习惯了我这个偷听者。我悄悄的来了,等你结束了我又悄悄的走了。没有人问我为什么来这里,也没有人关心我在写什么,但我很享受这种感觉。我在笔记本上记了一大半笔记。我想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会需要这些文字。
最重要的是我免费吃了两个月的下午茶~
尾声
有一部小说说:
如果你知道你现在所经历的一切,都将是你嘴上的故事,或是以后吹牛的素材,你能做的,只有继续前进,其他的都不值得一提。
之前分享过我求职时的经历。现在看来,当时的那篇文章比这篇实用多了。嗯,面子经典写出来总是那么波澜壮阔。编剧有素材,观众有。
但是一个实习的分享更像是在讲述自己的故事,受众不再那么单一,满足受众不再那么好。
然而,在这个美好的年纪,我想以这样的方式与世人分享这样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包括我,也许你,也许这个世界上所有写着同样故事的人。
本文由@达夫沈睿亲爱的原创发布。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