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我想很多人的答案是利大于弊。
因为在中国,穷人想出你儿子的唯一途径就是高考。
现在高考是一种相对公平的筛选人才的方式。只要学生足够努力,还是可以靠高考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
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有近千万的高考学生参赛,其中大部分来自农村和县城,
最近流行一个词叫“内卷”,用来形容高考最合适不过了。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定很残忍。应试教育对中国国情来说暂时利大于弊也是客观事实。
一方面给了贫困地区的学生上学的动力,给了来自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家庭希望。另一方面进一步提高了人口素质。
但是,应试教育的弊端及其背后的残酷性不容小觑。
纪录片《高三》就是这样一个记录真实高三的故事。电影上映于2005年,真实地点是福建省武平一中。整个过程都是真实的,没有半点虚假。
在电影的开头,主角王锦春在镜头前谈论应试教育。他不仅是影片中一个高三班的班主任,也是剧情线的主要人物。
王锦春承认,这部纪录片在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观点。教育工作者才会真正理解应试教育的无奈,大多数专家学者才会批判地看待这部纪录片。
事实也是如此。批评应试教育的人大多是知名人士和专家,这与王锦所说的非常一致。
高三的故事,从颜的画外音开始。
林嘉燕正式进入高中三年级,进入了王锦春的班级。
这一天的天气非常沉闷,就像此刻王锦春的课堂气氛一样。
王锦春努力让讲台上的学生振作起来,他积极的外表与台下闷闷不乐的高三学生格格不入。
只有当班主任王锦春偶尔开玩笑时,我们才能体会到他们的活力。
这是他们高三的第一节课。也许他们不知道他们将要面对的是什么。
之后,政治老师和英语老师会对高考的情况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为高考做准备。
另一方面,王锦春在家长会上给学生家长打了一针强心剂,说服他们为了孩子的未来把琐事放在一边。
观众中的家长大多皮肤皱纹,头发粗糙。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在这片土地上长大,从未离开过。
他们对孩子的希望,藏在一双浑浊的眼睛里。
后来,镜头对准了一个学生家长的脸。
“种田很辛苦。希望她以后考上好大学,为政府和人民做好事。”
镜头里的这位家长,每天六点起床,一直在地里干活,晚上七点回家,就为了那13块钱的工资。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比赛。
每天过着同样的日子,学习,复习,上课,做题。
日复一日,这些孩子面临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折磨。
最后,学生张兴旺坚持不下去了。因为他糟糕的数学,他感到沮丧。
他必须喝醉,
班主任王锦春发现了他,并不断鼓励他,告诉他要坚强,不要喝酒和喝醉。
钟宣称,他和好朋友是一对网瘾少年。他们在进入高三后就已经下定决心不去网吧,一次次逃课上网。
班主任找到他们,苦口婆心地劝他们许下承诺,尽量少去网吧。
两人点点头,表示尽量少去网吧。
网瘾青少年没问题,但早恋现象确实让王锦春头疼。
王锦春发现班上有一对情侣整天在一起。他知道这些可怜的孩子没有条件谈恋爱,不能把未来的命运赌在爱情上。
无奈之下,王锦春只好厚着脸皮,认认真真地跟他们谈爱情的利弊,希望他们做出合理的选择,不要拿命运当儿戏。
张兴旺也是一个不安分的学生。离高考只有两个月了。张兴旺觉得自己没有考上大学的希望,决定离家出走。
绝望中,王锦春跑到车站,旁边是一家餐馆,希望能找到没有离开的张兴旺的身影。
经过一番寻找,张兴旺终于被找到了,而且是好心好意。王锦春已经尽力了。
幸运的是,张兴旺改变了主意,决定回去参加高考。
高考的日子就要到了,校园里的气氛渐渐紧张起来。
像高三开学时一样,王锦春鼓励学生们抛弃一切紧张和焦虑,准备高考。
高考转瞬即逝,学生无论怎么考都脱离不了苦海。
这时候,王锦春又站在了讲台上。
原来,下一届高三已经开学了,王锦春要给他们上高三的第一堂课。
还是熟悉的台词,还是熟悉的老师。
我想,每一个看过《高三》的观众,都会被影片的真实性极度震撼,也会让无数人想起过去的高三。
应试教育有哪些弊端?
毫无疑问,应试教育挤压了学生的活力,牢牢束缚在高考这艘大船上。有些人不想坐船,但又无可奈何。有些人明明不是当水手的料,却要劈波斩浪。
这样的压力加在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身上。他的身心会健康成长吗?
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人生中最躁动不安的阶段,但应试教育粗暴地压抑了人原本的躁动,没有出口可以分流。一切都是为了高考。
时代有它的无奈,
应试教育虽然弊端明显,但对于中国国情来说,这是不得不实行的教育理念。
我们不会否认应试教育可悲的一面,但其积极的一面绝不能被埋没。
也许有一天更好的教育理念会被广泛应用,然后应试教育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