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地构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在受访学者看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指南,将引领全党全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断前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工程
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聚能固本的基础工程,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报告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的内涵。南开大学教授杨永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定位为“基本方略”,意味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引领”和“灵魂”作用并不停留在认识层面。未来将直接指导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和“战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工程.\”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许燕玲告诉记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领域的重大理论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有了这个“魂”,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此外,许燕玲还提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指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国人民的思想灯塔,将引领全党全国人民在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征程中不断前进。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科学把握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键在于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坚持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立党之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许燕玲说,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中国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中国作为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国家的一切工作和事务,这也是中国能够在沧桑巨变中始终保持科学性和先进性的根本原因。
21世纪中国文化的主要存在形式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北京大学教授孙熙国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反映。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整合国内外各种资源,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的新理论。
杨永志认为,报告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地位,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关系。中国在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并根据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发展要求,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为文化自信提供力量支撑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刻、更持久的力量。中国不仅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领导者和实践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
今天,我们所说的中国文化,既包括中国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产生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领导中国人民在伟大的革命斗争中培育的革命文化,还包括我们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孙熙国认为,我们今天谈文化自信,最根本、最关键的自信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自信,对当代中国优秀文化的自信,对中国和中国人民为人类和平发展进步提供的中国方案的自信。
在杨永志看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必须与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连,才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革命文化的传承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是增强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维度。”许燕玲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中国文化自信的源泉;传承革命文化是中国文化自信的实践性知识,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之一,值得特别关注和传承。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不竭动力。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全球视野,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中国文化自信提供持久不竭的支撑。
许燕玲说,学习贯彻精神,要进一步树立文化自信,不忘原著、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打造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2月4日第1344期记者:杰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