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

钢铁研究总院

如果说钢铁行业是一座雄伟的“金字塔”,那么尖端的技术、产品和工艺就是它的“塔尖”。山钢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中学带领R&D团队以创新精神和自力更生的勇气,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出一系列拳头产品,多次登上

如果说钢铁行业是一座雄伟的“金字塔”,那么尖端的技术、产品和工艺就是它的“塔尖”。山钢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中学带领R&D团队以创新精神和自力更生的勇气,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出一系列拳头产品,多次登上这座“金字塔”的顶端,为山钢的技术进步和新产品开发倾注了全部的热情和心血。

近年来,王中学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R&D计划2项、山东省重点R&D计划1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15项,授权发明专利67项,国际专利5项。成功入选2019年度泉城产业领军人才、2021年度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不久前,他获得了“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的荣誉。

自主研发打破“天花板”

在科研的道路上,困难是“常客”。每当遇到挫折时,选择率先、勇于创新是王中学的一贯追求。“关键技术攻关难度很大,但我们不能等,也不能不等。只有依靠自主创新,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帮助企业实现科技自立。”王中学深有感触地说。

2016年,作为北极圈内领先的海上油气工程用耐低温钢开发商,王中学主导的亚马尔项目一举成功,不仅有力支撑了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也让山钢声名鹊起。

亚马尔项目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在俄实施的首个大型能源合作项目。但该工程地处冰雪存在的北极圈,恶劣的环境对钢材的耐低温、高韧性、抗疲劳、抗分层等力学性能提出了极其严格的要求。

“这种钢研发的最大难点是克服零下52摄氏度的超低温环境。常温下的硬钢在超低温环境下会像玻璃掉在地上一样容易破碎。但是,韧性和力量是一对‘敌人’。提高钢在超低温环境下的韧性,会降低钢的强度。”王中学和团队经历了曲折的“坎坷之路”。

在当时,实现超低温环境下的强韧性合理匹配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技术难题。在没有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王中学打破传统思维,立足最新前沿技术,从关键工艺参数入手,反复研究优化冶炼工艺、内控组件等参数。

经过无数次理论模拟和10多次试制,R&D团队聚焦试制现场,最终研制出零下60摄氏度以下超低温高强度型钢,成功供应亚马尔项目,奠定了山钢“耐低温钢”在全球重大海洋工程中的主导品牌。三年后,山钢海工凭借过硬的质量,成功供应北极LNG2项目,山钢成为该项目国产海工钢材的重要供应商。

穿越荆棘和荆棘很久了。10年来,王中学带领R&D团队成功研发了海工钢、风电钢、高强度耐磨钢、齿轮钢、门式刚架、F梁等一系列具有独特技术优势和主导产业的特色产品,形成了一批首创、唯一、独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一”产品,实现了产品的高端化、差异化、系列化。

凝聚创新力量,培植新优势

今年2月,工信部发布了今年第三批行业标准制修订和外文版项目计划。山钢研究院、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技术中心团队联合东北大学、宝钢等单位推进的“钢板断面在线检测系统技术要求”等3项标准化项目成功获批。产学研紧密合作,将助力山钢在智能制造行业标准领域实现新突破。

“现代科技创新永远不可能单枪匹马完成。我们必须集合各方资源,充分利用他们的智力。”作为山钢R&D技术部部长,王中学坚持战斗在R&D一线,率先完成了多项重大科研项目。他丰富的R&D实践和管理经验也使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要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产学研必须齐心协力,通过合作共享实现共赢。

为激活R&D资源,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王中学充分利用科研院所、用户、政府等资源,搭建科技创新新平台,促进产学研无缝对接。立足解决科技资源孤岛问题,带领团队积极构建研发数据、设备、智力、成果等资源共享机制,帮助推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平台高效运行,提升山钢整体创新效率。

“在各级政府协会的支持和指导下,我们先后与钢铁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安徽合力等高校、科研机构和战略用户建立了27个‘产学研用’创新联盟。”王中学说。

2021年,由王中学牵头的高端风电用钢材料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全产业链联盟成功开发420MPa级高强韧性风电钢板,以高功率装机支撑了风电制造和产业发展。

创新流程更加完善,研发效率不断提升。近年来,王中学不遗余力地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发挥科技创新的强大驱动作用。目前,他规划建设的冶金夹杂物分析与控制实验室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测试检测设备,如聚焦离子束双束扫描电镜,为冶炼过程中夹杂物溯源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更有效的研究手段;与国家济南超算中心共建的数字R&D先进钢铁材料中心,立足山钢需求,为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大创新活力。

努力工作造就了一个“努力”的团队。

在技术研究人员眼中,王中学不仅是一名优秀的科研专家,也是一名优秀的团队建设专家。“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全面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高水平科研队伍。“作为科研团队的‘领头雁’,王中学注重锤炼团队成员‘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和‘超越自我、勇于担当’的精神,团结带领大家对标先进、瞄准前沿,不断向国内技术空白和世界前沿技术发起冲击。

超厚H型钢作为未来高端H型钢的发展方向,一直在业内空。针对这一技术,王中学带领团队对整个冶金工艺进行集成创新,突破了现有设备和技术的生产极限,攻克了近终形超大异型坯稳定生产的世界性难题,首次开发出超厚含铝H型钢,产品成功应用于中俄“元首项目”——阿穆尔天然气加工项目(简称AGPP项目)。

“一个充满的团队,可以成就卓越,创造奇迹。”去年,王中学创新组织实施山钢所R&D机制,设立“谁能做”的“竞赛场”,创新实施科研项目“一项一表一表到底”的清单管理模式,为科研项目“保驾护航”,全方位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潜能。

头雁引路,大雁高飞。在王中学的带领下,山钢研究院各团队成员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相互支持,团队R&D能力显著提升,研究成果层出不穷。2016年首次开发高韧性耐磨钢,推动高端能源装备国产化进程;2013年,首创多耦合服役环境下疲劳性能表征及可靠性评估方法,在国内率先研发出高铁电力接触网专用型钢;主持开发了大型机械设备用全系列高强度钢板,全面替代进口,市场占有率行业第一;超薄异形坯高强钢和镁处理洁净钢绿色生产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攻克了耐低温船用钢组织性能精确调控等“卡脖子”难题,推动了高端装备先进钢铁材料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一次次突破自己,一次次攀登高峰,荣誉接踵而至。近年来,王中学团队开发的产品获得了“中国工业奖提名奖”、“中国钢铁工业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奖”等国家和行业重大奖项。科技成果、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不断刷新历史纪录。

长安在哪里?只在马蹄下。王中学说,科研创新不可懈怠,要坚守初心,坚定前行。目前,他正带领团队瞄准风电用钢材料创新、升级、减量的大趋势,积极推进500MPa级高强度风电用钢的研发、推广和应用,加速该产品的全球首发。

(大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刘西海报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jladysyren.com/a-156877.html
1
上一篇阜新市育才中学
下一篇 北京中加学校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6 2726 959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20632399@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