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在这场青年的盛会上,再次提到“互学互鉴”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7月28日晚,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四川成都隆重开幕,寓意“融合”和“包容”的火炬“霍蓉”熊熊燃烧。
“我们应该深化交流互鉴,以包容的胸怀建设和而不同的精神家园,以欣赏、互学、互鉴的态度对待各种文化,弘扬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观,谱写推动建设人类共享未来共同体的新篇章。”值此青年盛会开幕之际,再次提到“相互学习”。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在上个月举行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座谈会上,深刻阐述了“中华民族交流融合的历史方位”,指出“中国始终不渝地追求文化交流互鉴,不搞文化霸权”。
7月28日中午,中国国家和夫人在四川成都金牛宾馆举行宴会,欢迎出席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的国际贵宾。这是的演讲。
“文明是多样的,世界是多彩的。”
阳光有七种颜色,世界是多彩的。
“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即使它是美丽的,也是单调的。”2014年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以花为喻,深刻指出“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而具有交流互鉴的价值。”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在北京和张家口申奥的关键时刻,向世界介绍:“2022年冬奥会将在中国举办,这有利于促进中华文明同各国文明的交流互鉴。”
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与国际贵宾共同见证,在冰雪五环下,写有各代表团名字的“小雪花”共同构造成“大雪花”…汇聚北京,形成一片璀璨的雪花,生动诠释了文明的交流互鉴。
10多年来,在国际和国内活动中尽最大努力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主旨演讲中指出,“文明交流互鉴要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文明间的交流互鉴应该是平等的、多元的、多向的,不应是强制的、强迫的,不应是单一的、单向的。”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的闭幕词中表示,“我们愿意积极创造条件,让社会各阶层和各群体参与合作,创造多元互动、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局面。”
3月15日,在中国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面对全球政党,郑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强调“坚持文明平等、互学互鉴、对话包容,通过文明交流跨越文明藩篱,文明互鉴超越文明优越”
美与美和谐共存。交流互鉴,必须承认和尊重文明的多样性,以平等和欣赏的眼光看待不同文明。
“我深深感到,要理解各种文明的真谛,就必须秉持一种平等、谦虚的态度。如果你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一种文明,你不仅无法理解这种文明的奥秘,还会与之格格不入。”
“每一种文明都植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非凡的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
“人类只是颜色和语言不同,文明只是五颜六色,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是春。”。的话显示了他对文明交流互鉴的热情,以及对其他文明的尊重和礼貌,给国际社会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的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对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繁荣世界文明园林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刻指出。
“中国人民早就明白了“和而不同”的道理. “
和汤之美,在于同中有异。
“中国人民早就明白“和而不同”的道理.”曾引用《左传》说“和如汤,水、火、醯、糖、盐、梅是用来煮鱼的”,向世人讲述中国人“和而不同”的哲学理念。
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积淀了“物非均一,物亦有情”的智慧,培养了“比天还宽空”的胸怀。
从历史上的佛教东渐,到近代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兼收并蓄,经久不衰。
“中华文明自古以开放包容著称,在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活力。”2022年5月27日,在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深刻指出。
正如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国与儒道思想融合,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比如中国的传统画法和西方油画融合创新,形成了中国写意油画的独特魅力…
在文化传承与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显著的包容性,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流交往的历史方位,决定了中国多种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开放胸怀。
各有各的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天下大同。
在追求“共”的同时,我们要包容“异”,在“异”中寻求“大同”…新时期中国人倡导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从不求一律、千人一面,显示了“和而不同”、“大同”的辩证智慧。
“我们应该提倡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人类文明的多样性赋予世界多彩的色彩,多样性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2015年9月28日,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期间的讲话中强调,“文明之间应该对话,而不是排斥;交流,而不是取代。人类历史是一幅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融合的壮丽画卷。”
倡导全人类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共同价值观,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在新时代,中国一直致力于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提出方案,搭建平台。
“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深刻指出,“要推动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的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同发展”。
“坚持交流互鉴,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
当今世界,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再次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小圈子”解决不了世界面临的“大挑战”,“小群体”适应不了当今世界的“大变革”。
“万物相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引用这句老话,强调“文明繁荣、人类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离不开文明交流互鉴。”
十多年前,面对世界、时代和历史的深刻变化,创造性地提出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历史的转折关头为世界发展指明了方向。
从“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原则,到“世界和平”、“共享大同”的社会理想;从“强而不欺弱,富而不欺贫”的责任,到“好战必亡”、“化干戈为玉帛”的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根植于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世界观”和“和合文化”的思想精华,闪耀着文明交流互鉴的光芒。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命运紧密相连。面对各种紧迫的全球性挑战,加强团结合作,共同坐上新时代的诺亚方舟,人类会有更美好的明天。”2022年2月5日,在会见来华出席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时指出。
世界永远不会忘记,2017年1月18日,发表了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指出“各国应该坚持交流互鉴,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各国应该同舟共济,而不是以邻为壑”。
世界永远不会忘记,2022年2月,中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如期举办了北京冬奥会,向世界展示了人类直面困难、战胜挑战的决心和信心。当“鸟巢”空上的盛大焰火绽放出象征团结的奥运五环和中英文“同一个世界”的字样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得到了生动诠释。
世界永远不会忘记,2022年10月,中国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的第二天,对各国媒体说:“我们一贯主张,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应当由世界各国人民掌握和决定。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所有国家都能够和谐相处,合作共赢,共同创造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中国国家版馆图书馆韩文馆内,池畔古馆碑文上标注着“合流启蒙”四个字,意为“集知识之源,明古今之理”。
只有平等相待,取长补短,才能把命运共同体的纽带系好。新时代的中国,不断从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汲取智慧,必将与世界各国携手共进,绘就更加壮丽的人类文明画卷。
策划:张毅、杜尚泽
作者:张硕
编辑:钟金叶
修改:余荣华
图片:新华社记者丁海涛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