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腻的品味着中国文化的苦涩,过去的辉煌,和今天的孤独。
于先生以旅行的方式走出书房和校园,追寻中国文化的真谛,捍卫中国的文化立场。同时也体现了余先生对山水的人文情怀。从梦想起点到中国之旅,再到世界之旅、人生之旅,他用自己的故事和经历诠释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对中国文化深深热爱的情感表达。
正如先生所说,“多情生早。”。余先生给的感受是,他对历史的加重了生活的负荷,而历史的沧桑又引发了人生的沧桑。一路走来,充满了惆怅和无奈;每次看到都是满目疮痍,凄凉无比。你想象不到,余先生把人生的短暂、人生的回忆、人生的苦涩与中国文化深深地结合在一起,让读者体会到的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历史变迁,更是中国文化的苦涩与悲凉。
当我读这本书的时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我中国之行的那一段。当我读到莫高窟这一章时,我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这让我思考。余先生为什么要用这么华丽的词藻来描述这段历史?看了后半部,才知道莫高窟和中国各个朝代都有密切联系,和每个时代的背景紧密结合。可以说,看莫高窟,不是看死去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可以说,莫高窟的最后一次经历,让每一位读者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从印度飘来的佛教文化在这里根深蒂固。从此,莫高窟摆脱不了命运。没有人告诉它答案,佛也没有告诉它前世的命运。当这个世界上的事情都很繁荣的时候,一切都可以说了。当事情在走下坡路的时候,一些挣扎就会随之而来。到了现代,莫高窟迎来了它残酷的命运。白俄罗斯士兵来了,一缕青烟染红了大量壁画和雕像;很快,来了一批美国人,他们发誓要拯救莫高窟的文物,用化学药品将壁画剥离,带回美国。“良心在哪里?”想一想,我们没必要辱骂这些外国人。我们只能说,中国文化进入了一个错误的时代,如一个深渊,那一刻蓦然回首,已经没有挣扎的余地。看完这些,我想余先生是挣扎过的,但他只能忍着心痛,用充满历史悲凉的文字慢慢写下来,写下这个文化的耻辱,写下这个曾经被忽视的辉煌的莫高窟。与此类似,远离首都的圆明园也遭遇了不同的待遇。面对英法联军的疯狂掠夺,它只能选择沉默,默默等待命运的宣判。烟火散去,只留下满目苍凉。正如陈万里先生在文中所说,“敦煌人也是我国学术的伤心史。”中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真的失去了很多。他们在远方漂泊,成为海外游子,无法回到祖国的怀抱,孤独地等待远方的亲人来看望他们,终于等到了那一天,却始终隔着这厚厚的玻璃,无法触及灵魂深处,无法追逐祖先的信仰和悲欢离合。因为当我们追寻祖先的足迹时,发现他们已经不在同一个地方,而是在那个遥不可及的遥远地方。读到这里,我感到一种莫名的悲伤。想起了十二生肖兽首,想起了北京周口店的人科头骨化石,想起了当年中国文化的心碎。
紧接着的文章《道观塔》,是对莫高窟文化真实形象的回应。一个是文化泱泱的古国,一个是卑微弱小的道士王,看似矛盾的两个题材,但这篇文章却恰到好处。夕阳西下,北风呼啸,一个道士来到这里。正如余先生所说,再渺小的人,也能让历史吐出沉重的叹息。是的,“王”做到了。面对利益的诱惑和自身的无知,他失去了作为中国人的人格,这也是中国文化最大的悲哀。祖辈的苦心经营换来的是后人的无情伤害。我心痛。我真想回到那个时代,呐喊,呐喊,唤醒这群漂泊的中国人。故事在我脑海里一步步走,三个男人的故事悄悄发生。一个是王,一个是匈牙利斯坦,一个是蒋小宛。他们知道什么?他们什么都不知道。他们看着走向远方,一辆拉着文物的马车,但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喜悦。我看到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他们挖出了莫高窟的文物。从此,中国文化陷入了茫茫黑暗之中,再也找不到踪迹。
看完这两篇文章,我的心已经燃烧起来,内心的痛苦和悲伤早已泛滥。可以说,《文化之旅》是余先生对中国文化的感叹和反思,也是对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回顾、反思和再思考。从中我学到的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魅力和中国传统文人的人格精神,更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辛酸、一种悲哀和一种保护意识。
正如余先生最后说的,“苍凉得简直是梦;万里,以此为回报。”我们读这本书,不仅是为了揭示中国文化的情感体验,也是为了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捍卫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