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培训课程:短短几个月,就能让人看到所有的人类剧。
一个
在文学界,小说是无可争议的王者。即使不看具体内容,单看那厚厚的书脊,也会让人感受到一种非凡的气息。至于那些写文学小说的作者,就更让人佩服了。
什么样的小说是文艺的?简单来说,我觉得应该是一部让人看了之后觉得有点意思的作品。而且这部作品的内容在形式上与长篇故事的长度相匹配,并不是注水。不是那种把一个几万字甚至几千字就能讲完的故事拖到十几二十万字的作品。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小说,我觉得小说的创作是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的,不能带着一点感觉敷衍了事。这个观点基本上是文学领域的共识,意思是一个能写小说的作者一般都有很长的积累期,包括文字和生活的准备。没有这个准备,一夜之间写出一本有趣的小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90年代后,越来越多的人写小说,每年出版的小说数量从几百部上升到几千部。时至今日,估计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每年出版多少本小说。批评家常常感到尴尬,不知道如何给一部当代小说定位,因为过去的整体阅读在今天是不可能的。作品太多了,你不可能全部浏览完,连偷看一个角落都有点困难。至于作品质量,肯定是良莠不齐。久而久之,人们看小说的兴趣,从憧憬和仰慕,渐渐变成了一点点的尴尬和不感兴趣。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真正的文学小说已经消失了,而是今天通过个人阅读找到文学小说比以前更难了。
二
看傅星的小说培训班,特别有感触。不同于目前很多故事性很强的作品。骨干不是故事,是人物,是一群人,是后期从农场转到戏剧学校培养的一批文艺骨干。他们年轻,文艺。当时在戏剧学院这样的训练环境中,“有暗流涌动的场景,有悬疑的场景,有残酷的场景,也有温情的场景”。培训课程结束后,学员们回到了自己的单位。时隔多年,他们都没有留在戏剧领域。
我花了两天时间,几乎是一口气看完。看完之后,我久久不能平静。这部小说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文字通顺,我觉得这应该归功于傅星作为一个文学编辑一生的努力。小说的写法有点特别。它不追求人物和情节的离奇曲折,也不追忆燃烧的岁月,而是抓住人物的情绪去感受小说的结构。而且,这种情感是克制的,克制的。世界无涯,人生几何?读这部小说会在人们心中升起一种悲悯的感觉,久久难以释怀。这是因为,虽然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都属于过去,但你会觉得那些人有时候和故事中表达的生活困境很相似,似乎每个人都可能遇到。任何一个不小心陷入其中的人都会遭遇莫名的悲伤。尤其是在小说所关注的艺术领域,一些年轻人认为只要有一点艺术细胞或者小聪明,就可以一辈子以此为生。众所周知,一步走错,再加上外部形势的变化,很可能毁了一个大好青年。傅雷和曹禺在给孩子的信中也谈到了这种困境。我想作者年轻的时候可能也遇到过这种困惑。多年后,当他以“培训班”为题,写出这种人生困境时,内心仍是悲凉的。回想起来,那个特殊时期在戏剧学院所谓的训练是很可笑的。小说中有艺术天赋的青年艺术家,如威廉·苏、赵青、萧季等,误入其中,无所事事,白白浪费了青春。戏剧老师易军、声乐老师老穆等艺术家,都是在那个时候死在这里的。潘大师和毛国成,当了一段时间宣传队的班长,曾经看起来很漂亮,其实是可怜可怜的人物。时隔多年,没有人再默默想起他们。《培训班》短短几个月的人生,却让人看尽人间大戏。
三
傅星在《训练班》中有对生活的洞察,但这种洞察不是表达出来的,而是通过小说中人物的情感渲染让读者感受和体会到的。对于小说中人物的不幸和悲伤,作者并不归咎于社会和历史,而是强调生活有时确实会陷入一种不确定和不确定的状态,外部环境只是加剧了这种悲剧。所以“培训班”有一些抽象的意义,以一种同情的态度表现了世界的某种衰落状态。或许,这是看完所有花开花落之后的一种心情,有点低落,但不狭隘。作者并不想和某个具体的人争论,而是选择回忆记忆中过去的时光,展现一种特殊的生活场景和人物故事,让读者自己去体验和判断。
虽然作者在小说中保持了节制和克制,但有时又心有不甘,尤其是触及到自己内心的悲伤时,会情不自禁地写出被旧病所困的苏威廉的爷爷、被送进精神病院的同学、割腕自杀的著名演员等人物和故事。这些人物和故事旨在与苏等人的生活形成对比。一方面,是苏威廉自己看着身边的人物倒下而感到无限感慨。另一方面是作者在将威廉·苏与这些同时代的人物进行比较时的无限感慨。整部小说似乎有一种安魂曲式的抒情,旋律缓慢而悠长。声音一出现,人物和故事就会跳出来;当人物和故事动起来的时候,无声的旋律会萦绕在字里行间,像是在哭泣。这真的是一种很奇怪的阅读体验。
很多小说家从自己的创作经历中感受到,小说最重要的是结构,但在培训班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结构,而是情感,情感一点一点越来越大,像冬天的雾霾,蔓延空。会不会是这种朦朦胧胧的情感才是结构小说最有力的支撑?也许,这就是傅星在构思这部小说时特别注意的地方。(杨洋)
(作者是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上海作家协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