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养老金上调迎来第19个年头。在19年的“长跑”中,养老金调整比例不断微调。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历年养老金上调的比例,看看哪个时间段是养老金调整的“激增”期。你赶上了吗?
我们来看看历年养老金增长的比例:
2006年,养老金调整比例为23.7%。
2007年养老金调整比例为9.1%。
2008年,养老金调整比例为10%
2009年,养老金调整比例为10%
2010年,养老金调整比例为10%
2011年,养老金调整比例为10%
2012年养老金调整比例为10%
2013年养老金调整比例为10%
2014年养老金调整比例为10%
2015年养老金调整比例为10%
2016年养老金调整比例为6.5%
2017年养老金调整比例为5.5%
2018年养老金调整比例为5%
2019年养老金调整比例为5%
2020年养老金调整比例为5%
2021年养老金调整比例为4.5%
2022年养老金调整比例为4%
2023年养老金调整比例为3.8%。
从历年养老金上调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上调幅度最高的一年是2006年,整体上调比例达到了惊人的23.7%。虽然看起来增加比例很高,但是那个年代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也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所以当年养老金增加的数额不会太多。
历年养老金调整真正的“暴涨”期是2006年到2015年,这将近10年,也是养老金上调的“黄金时间”。如果2005年退休,经历了10年养老金上调“暴涨”期的退休人员,相信现在的养老金不会很低。
2016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放缓,养老金总体调整比例也呈逐年下降趋势。2016年养老金上涨,从2015年的10%到6.5%,再到5%左右。当时很多人认为5%是养老金上调的“底线”,总体上调比例不会继续下降,但事与愿违。从2021年开始,养老金总体上涨比例每年再次下降0.5%,直到今年调整比例定为3.8%,也没人敢推测明年养老金调整比例是否会继续下降。
实际上,全国养老金的第一次调整是2005年制定的文件。2006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规定了养老金调整3年的要求。在此期间,养老金调整机制不断完善。为了保证退休人员的终身生活,迎合物价上涨,建立了养老金长期调整机制,这就产生了每年养老金上涨与物价水平挂钩的说法。
近年来,养老金总体上涨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个人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点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放缓,社会平均工资增长不够快。第二点,社会老龄化严重,新出生的孩子数量不足,退休的人越来越多,参加社保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这也导致养老金“黄金池”出现缺口。
不管回国的事有多大,我们都要乐观。近年来,中国经济受到了“面具”的影响。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我们仍然调整退休人员养老金,总体保持在4%左右。这个成绩来之不易。还是那句话,涨总比不涨好。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对此你怎么看?欢迎交流评论。
最后,欢迎关注订阅。社保和养老金也会对各省养老金上调的细节进行说明,对每个人的个人养老金上调额度进行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