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符合对联上半部分的平纹是“平、平、平、平、平”的情况?
这个问题简单说一下。
对联作为由格律诗中的两句对联衍生出来的对联小体裁,在民间创作中非常活跃,所以实际上很多人并没有遵循格律诗的规律。放松开心就好。
但是,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有抱负的对联人,你应该仔细了解对联的基本规则。
因为出自格律诗,所以对练字对联的要求完全按照格律诗。
至于“平仄对仗”“词性”“重叠”的内容,我在之前专门讲对联的文章里提到过。而且这个问题只问对联“平仄,平仄,平仄”是不是平仄,就不说那些问题了。
我们只看第一部分的练级规则。
第一,对联是半句,相当于诗联中的一句。所以对联一定要以叹息结尾。而且这个上行是符合规则的。
其次,正体诗平仄规则中的平仄相对规则因为这里只给出上半部分,所以无法检验。但律诗中还有一个最基本的平仄行单句规则,就是平仄行交替。如果一首诗的偶数位置相同,则称之为“错位”,即全句失法,全诗失法,除非合理地难以保存。
所以我们来看看这部分是不是“格格不入”“平,平,平,平,平”,很明显关键位置是“平,平,平,平,平。
所以从平的角度来说,“平、平、平、平、平”的对联是没有问题的。
记住,对联并不严格,开心就好。不过说正经的,平与平还是有基本规律的:第一,是法句(交替平与平,相对);第二,前一句是封闭的(这对于区分上下链接是极好的)。
抓住这两点,至少格式会符合规矩,然后就成对联了,再注意意思和词性之类的东西。
至于有些对联作者,对联一定是“平平平平平平平”或“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
这些东西对于民间随意写的不遵循平仄的对联来说是矫枉过正,已经超出了格律诗的规则。作为句内对,不是不可以,但不是对联本身产生的必要条件。诗歌已经是文字游戏,很多人认为太多的规则限制了表达。对联只取诗词中要求最高的词,已经很精致了,甚至有点过于精致。
这也是我不喜欢对联的原因。即使写诗,也只是有感而发或者应邀而写。对联没什么道理,但是对于喜欢烧脑细胞的人来说就够了。
诗词至少可以“表志”,我们还是称之为“最后一技”对联,不过,本意是喜庆、吉祥、幸福,不要太当真。
不喷对联,我绝不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