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情况
云南大学图书馆由校本图书馆和呈贡校区图书馆两部分组成,总面积75375平方米,其中校本图书馆建筑面积17375平方米,呈贡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58000平方米。截至2014年12月,学校藏书总量为3008610册(其中图书馆藏书2766592册;资料室藏书242018册,生均图书总量和生均新书数量均达到并超过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标准。馆藏以生物生态学、历史学、民族学、地方民族文献为主,以古籍线装书170、170册,民国报刊2000余种为珍品。此外,还有841,130本电子书和100多个中外数据库。
2建设和管理
经过90年的建设,云南大学图书馆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建成了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加强了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完成了采访、编目、流通、公共检索四个子系统的开发,并在全省高校图书馆开通了公共检索子系统,使师生足不出户就能检索到本馆的书目信息,建立了当时我省最大的多功能电子阅览室。其建设规模、水平、功能和技术,本馆书目以CNMARC格式记录,使文献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并对原数据库进行了修改,使我馆书目数据更加完善,为回溯建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计算机管理为先导,转变观念,开拓进取,实行全天候、全开放服务,取得了突破性、示范性的成效。文献资源建设也取得显著成绩,形成了印刷型资源和电子资源并重、互为补充的文献资源馆藏体系,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了多样化、全方位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完善了中外书目数据库、中外报刊目录数据库、重点学科专题文献数据库、重点学科网络导航数据库、特色数据库等自建数据库。校园资源共享体系初步建立,在校园网平台上实现了多校区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统一管理,与高等教育院校、生物基地、民族研究所资料室建立了联网和资源共享体系,为今后校际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初步开展了特色数字资源加工,具备一定的电子书等数字资源加工能力。我们已经开始对馆藏的珍贵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并提供服务。同时,通过培训和不断的实践,培养了一支技术与业务相结合的专业数字化队伍,对今后的数字化资源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与省内外相关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以“211工程”为契机,我馆在省内高校电子资源的联合采购、共建共享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得到了省内高校图书馆的认可。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和CALIS西南培训中心的成员图书馆,积极参与了中国学术人文社会科学图书馆(CASHL)和中英图书数字化国际合作计划(CADAL),并与全国文献保障体系项目管理机构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些都为进一步深化内部改革,提高服务水平奠定了基础。
3图书馆的目的
图书馆用途图书馆以“服务师生、强化保障、提高效率、打造特色”为宗旨,以“爱岗敬业、业务精通、服务周到、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积极热情”为服务理念,紧紧围绕“服务全体师生教学科研”这个中心,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充分挖掘潜力,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