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六月是一个节日的月份,大大小小的节日有十几个。巧合的是,今年的高考日和端午节是同一天。是学生在吃粽子,一举做成“粽子”吗?还是写不出《离骚》,难如岁月?
端午+高考=高“粽”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于对天象的崇拜,由古代的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仲夏端午,《黑龙七夜》翱翔中天之南,是龙翔之日。《易经》第五篇《干卦》曰:“飞龙在天”;此时的隆兴,既是“中”,又是“中”,势在必得,恩施也是人心所向。
端午节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是感恩的牺牲。早期的粽子是用小米做的,叫做“角小米”。粽子是用收获的小米做成的贡品。在人类享用之前,把它们扔到山川河流里让大自然享用,纪念的原则就是后来说的。
吃粽子的本意是感谢大自然,小米的丰收提供了食物。有了食物才能哺育人类,人类才能茁壮成长。这种对地球和自然的感激之情培养了中国人异地搬迁、重视家庭、安于土地的观念。再加上屈原的爱国精神,逐渐形成了中国的一家之情。
到了明清时期,粽子已经成为吉祥食品;相传,当时所有参加科举考试的秀才,为了讨一个欢心,都要在家里吃专门为他们包好的“笔粽子”,看起来像毛笔,谐音“必打”。到了现代,因为谐音的关系,“高考吃粽子,一定上高中”的“宝典”一直在备考大军中流传。今年端午节恰逢高考。祝考生飞龙,当第一!
屈原+高考=与千古结缘的钥匙
端午节仍然是纪念屈原的节日。此时此刻,正在考场上奋战的同学们,也许会用他们写出来的文字“恨”上屈原的《离骚》。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依然深爱着这位肆意而浪漫的伟大诗人,依然追寻着他的足迹,感受着他永恒的遗产。
我从写硕士论文开始就一直在追求屈原和楚文化。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屈原的悲剧是他的理想和不可能实现的现实之间的冲突。屈原本质上是一个恣意浪漫的诗人,但在文化价值认同上却是一个现实的儒道践行者。
他轰轰烈烈的生死抉择,使他站在了中国历史的源头,成为第一个将自己的名字镌刻在历史长河中的吟游诗人。中原文化从来没有提倡过如此慷慨激烈的殉道。屈原的殉道,其实是殉道者的志气,是他自己的内心,使他成为一个不朽的、独一无二的人。
李白有诗曰:“屈平词悬日月,楚王立台空山。”到现在,我最喜欢的还是屈原的《九歌》。如果说《离骚》和《九章》是诗意的篇章,那么《九歌》就是一道绚烂的风景。
楚文化强烈而旺盛的生命力在《九歌》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太乙皇帝的光辉普照大地,董军骑着骏马普照大地。在云中,君主四处游荡,何伯掀起了他的风暴。和项夫人在洞庭湖的波浪和树叶下深情地看着,和邵思明用他们的威严掌管着人类的生死。
这一切都落了下来,直到迷人的山鬼出现在山鬼。“若有人是山,必被带女罗;充满了悲伤和欢笑,我的儿子渴望幸福和温柔。”蓦然回首的那一刻,诗人心碎了。这是人与神之间电光石火的爱情吗?在《国殇》“以犀甲操吴戈西”中,那些曾经手握吴歌,身披犀甲的楚兵,在战斗中阵亡后,“魂定为鬼英雄”,即使是鬼,也是鬼中英雄。天地万物,从神到仙,从鬼到灵,你怎么能想象这样的繁华能汇聚成辉煌的篇章?
今天的端午节,当我们划着龙舟,缅怀屈原的时候,我们更珍惜他的浪漫,他的真诚,他在天地想象中留下的无声的微笑。他用自己的体温浇灌了后世的文明。读了屈原,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得到了一把打开中国知识分子心灵的钥匙。
作为一个享受生命却不崇尚死亡的民族,一定有比生命更高的理由去主动结束自己的生命。屈原、王国维、老舍都选择了同样的死法,那就是在清水中终老。善如水,就像屈原说的“我要住在彭先家”,他们心甘情愿地牺牲了自己内心的完整。如果我们理解了这三种生命的消逝,我们就能理解中国知识分子两千多年的永生。
老子有句话:“久不失位者,死而不亡,长命百岁。”在这样的节日里,随缘香水而下的屈子的灵魂,今天还在狂飞。如果没有对人生的思考,这样的端午节还有什么意义?如果我们读的诗不能在我们心中激起深深的反响,我们的血和泪不能真正冲上去,那么当焦虑的生活还纠缠在我们心中无法舒展的时候,传统不过是远离生活的文明化石。
中国的这些传统节日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个警钟。因为这些仪式,也因为我们内心的牵挂,我们愿意安静下来,闭上眼睛,聆听这一天在远古的一切回响空。祝同学们,高考加油,一举高分!
(本文选自于丹《人间趣味是清欢》,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