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加强师德建设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规划,以师为本。”高校教师作为落实以德育人根本任务、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力军,肩负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新人的重任。
新时期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加强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建设。高校要以教师的政治素养、道德修养和教学水平为重点,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助力。
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
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指南,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力更生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实现这一目标,高校需要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从而塑造高校良好形象,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塑造高校良好形象,落实以德育人根本任务。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已成为必然要求。高校教师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力军,其教学态度、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和高校办学的成效。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有助于高校教师端正教学态度,坚定育人初心,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更好地落实以德育人的根本任务,为国家建设输送高素质人才。同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可以无形中提升高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帮助高校塑造良好的形象。
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师基本素养。新时代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深厚的文化素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仅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坚定的理想信念、个人的教学能力和基本素养,也有助于高校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实现教育创新和教学指导的突破。在实现教师个体发展的同时,应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要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引导学生,真正做到以身作则。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一方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探索知识转变,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另一方面,帮助教师重视“育人”的责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指明方向。
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着力点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要着力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道德修养和教学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推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取得新成效。
提高高校教师的政治素养。高校教师的政治素养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观念和教学行为,决定着教学质量和高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提高高校教师的政治素养。具体来说,高校要以提高政治素养为重点,提供岗前培训,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再教育活动,要求高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把政治理论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培训活动。
提高高校教师的道德修养。提高高校教师的道德修养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有助于密切师生关系,有助于高校落实以德育人的根本任务。提高高校教师的道德修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针对部分高校教师过于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教育责任的现象,高校应开设德育课程,组织德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帮助教师坚守育人初心,提高教育水平。第二,提高高校教师的学术道德。针对当前部分高校教师的学术不端行为,高校应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时刻关注教师的精神追求,注重教师的积极引导。第三,提高高校教师服务社会的道德修养。针对部分教师难以兼顾校内社会服务和教学工作的问题,高校可以制定相应的社会服务目标,构建科学的考核机制,提高高校教师社会服务的道德修养。
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师德师风建设成果的直接体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只有不断提高个人专业知识,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真正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才能为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提供积极的指导。具体来说,高校可以通过成立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构建教学水平评价体系、以身作则等方式,规范高校教师的言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高校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提高教学水平。如扬州大学连续多年开展“最美大学青年教师”评选活动,评选出一批有担当、有担当的优秀教师。我校两个团队入选第一、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多名教师获得“江苏年度教师”、“江苏最美科技工作者”、“江苏省研究生十佳导师”等荣誉称号,掀起了教师学习进步的热潮。
师德师风建设关系到教育强国的建设,关系到高校教育任务的实现,关系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这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高校要以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道德修养和教学水平为重点,全面加强师德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推动社会教育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为建设人才强国、教育强国提供助力。
(胡星翠,作者单位:扬州大学)
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