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是华夏子孙的传统美德。中国人民劳动精神的代代传承,离不开中国传统劳动观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劳动的范围和内涵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扩大。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弘扬劳动精神,创造美好生活,是当下中国人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国人树立文化自信的历史基础。
勤劳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在进行的道德倡导。人类劳动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奴隶劳动、生计劳动、体面劳动和自由劳动。对人类社会劳动的认知和热爱,在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中都有论述。《大戴吴立王建友录·屡明》中写道:“精工细作,方得富贵。”重点在于财富和劳动的关系。自古以来,对劳动的肯定和赞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关》写道:“公宠,广而勤。”《古今药石:续自警》写道:“民生以勤,而勤不可缺,故勤可免饥寒。”意思是民生在于勤劳。努力工作不会导致缺衣少食。努力工作可以帮助人们避免饥饿和寒冷。先秦儒家关注的是一种“礼制”,不是价值层面的利用劳动致富,或者精神价值层面的快乐,而是一种自然分工的“伦理化”,为中国古代人建构了一种劳动价值论。后来的儒家把“劳动”和“思维”这两个概念分开了。正如孟子所说:“努力的人治理别人,努力的人治理别人。”荀子在《天论》中说:“强基节用,天不能穷。”表达了对努力和节俭的认可。墨家是劳动者学派,主张“兼爱、互不侵犯、尚贤”。它是一种以劳动为基础的积极劳动伦理范式,是劳动与知识的有机结合。《墨子·乐飞商》说:“人有三灾:饥者不能食,寒者不能衣,劳者不能息。三民大祸。”《墨子·未生》说:“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这是中国社会福利和劳动保障思想的萌芽。墨家思想具有包容性,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复兴和国家进步的精神力量。清仁宗余伟图书馆全集第35卷《故民生为勤》中写道:“不勤之农,无食;不勤快的桑葚女人没有衣服穿;士大夫不勤政,保不了家。”意思是农民不勤劳就没有饭吃,采桑养蚕的妇女不勤劳就没有衣服穿,文人不勤劳就不能为国家做贡献。佛道对劳动和农业持否定态度,法儒则主张人口再生产,认为劳动是生产发展的根本保证。孟子曾经提出过“重民,其次国,轻君”的思想。经过长时间的文化融合,儒、释、道、墨、法等多种思想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努力”被视为“养气、练级”
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生活本身和精神意境。魏晋诗人陶渊明在《归园三部》中写道:“山南种豆时,草满豆,苗稀。…..衣不蔽体,但心愿不违。”这首诗表现了中国古代人民起早贪黑劳动,傍晚收工,期待丰收的情景,表现了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形象。唐代诗人沈李写道:“锄草时是正午,汗水滴落泥土。谁知道中餐是硬的?”“慈农”把爱惜粮食和辛勤劳动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一直影响和塑造着中国人勤俭节约的美德。唐代诗人王维写道:“春鸽上屋鸣,杏花村边白。持斧伐远阔,荷锄春脉。….. \”这首《春日田园作》的前四句,表现了古人快乐的劳动情境和探索精神。可见,劳动不仅能磨炼人的意志,还能培养人的互助团结精神。自强不息是古代劳动人民战胜困难的智慧源泉。古代物质资源匮乏,自然条件恶劣。勤劳的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积极探索。到了宋明时期,科技和手工业发达起来。宋朝时,发明了天文仪器等各种精密仪器。明朝时期,郑和七下西洋代表了那个时代世界科技和造船的先进水平。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在各个领域:栩栩如生的兵马俑,雄伟的长城,巧夺天工的都江堰,纵贯南北的大运河;素纱禅服,榫卯结构,记忆中的鼓,等等,都是凝结了劳动者辛勤劳动和智慧的伟大成果。兢兢业业、乐在其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这些瑰宝成为历史的烙印,成为华夏子孙精神的核心。
伟大的梦想不是等待或喊出来的,而是拼出来的。指出,“幸福来自奋斗”,我们应该“卷起袖子加油干”。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富足,一些人的劳动观念被弱化或扭曲,如等待脱贫的寄生思维、投机致富的病态心理、“吃老本”和享乐主义的观念,等等。特别是,一些青少年将劳动与疲劳和痛苦联系在一起,并将其视为休闲和享受的对立面。我们不能忽视这些社会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劳动教育,树立最光荣、最幸福的劳动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靠的是人民的艰苦奋斗。一切有益于社会建设的诚实自觉的劳动都是高尚光荣的。国家、社会和各行各业的企业需要提供更有利的劳动保障和更好的工作条件,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其他法律法规,让每个劳动者都能有尊严地工作,维护劳动尊严,实现劳动价值,更好地营造平等劳动、努力工作、勤奋工作、努力致富的积极社会氛围,鼓励人们不断创造新的内生动力。只要保护好中华劳动伦理的深刻内涵,弘扬工匠精神和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劳动美德,一代又一代劳动者就一定能够创造伟大的历史,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
(作者:夏明月,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