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

课题研究

“教师是研究者”。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我通过参加课题研究评审、课题结题等活动,发现并整理了中小学教师课题申报撰写开题报告中的十个常见问题:一是选题陈旧,选题小;二是核心概念界定不清;三是混淆了研究内容和

“教师是研究者”。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我通过参加课题研究评审、课题结题等活动,发现并整理了中小学教师课题申报撰写开题报告中的十个常见问题:一是选题陈旧,选题小;二是核心概念界定不清;三是混淆了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第四,研究缺乏规范性;第五,轻文献综述,陈述而不评论;六是研究路径不清晰;第七,堆砌材料,缺乏观点和证据;第八,研究方法选择不当;九是缺乏理论支撑;第十,过程数据不完整。

有了对这些问题的深刻理解,我在做课题研究的时候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大大提高了成功申请课题和成功结题的概率。根据多年的研究经验,我认为一线教师要想选题准确、研究深入、研究出成果,首先必须牢固树立“六个意识”。

首先是问题意识。研究源于问题。问题是主体,困惑是主体。研究就是发现问题,提炼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选题阶段,要在问题意识下框定研究领域;在撰写宣言的阶段,要逐步把重点放在研究问题上;在写作阶段,要深入和分解核心问题。

二是学术理论意识。理论研究是一种范式研究。从项目申请到项目结题报告的撰写,都要避免口语化,避免流水账的书面表达。

三是边疆意识。要有敏锐的嗅觉,善于捕捉教育热点和时代潮流。不跟风,不跟风。需要寻求课题的价值感,打开论证的思路,确定研究的重点。

第四是规范意识。项目研究需要秉持科学精神和严谨态度,需要树立规范意识,需要进行规范培训,需要按照项目的规范开展研究。我们需要注意研究的科学性、逻辑性、专业性和组织性。

第五是方法意识。研究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研究对象和主题的确定,研究方法是为研究服务的。要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找到自己的研究方法。选择一个主要方法,贯穿整个研究,不同类型的方法相辅相成。

第六是积累的意识。课题研究是一个长期的实践、思考、阅读、研究、写作的过程。要讲究方法,善于利用积累的材料。瞄准并专注于某个目标,坚持长期的积累、探索和思考,积累到一定程度,课题研究就水到渠成了。

在项目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我认为项目成功的关键是选题。教师在选题之初必须坚持“小”、“实”、“新”。“小”就是切口小,指的是研究内容和范围。比如我曾经做过一个项目叫“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就是把大的合作学习理论嵌入到具体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开放性小,操作简单。“实”是指有实际推广价值,能辐射,可复制,实效性强。“新”的意思是创新独特,哪怕是老话题,也能“旧瓶装新酒”。在“小”、“实”、“新”上更强,然后才是系统性、理论性、前沿性。

近年来,我大体完成了教材与方法、研究性学习实践、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特色课程、学业评价、教育法学、国外教育、深度教学等多个课题的研究。其中一个题目源于我自己教学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比如我长期从事中学英语教学。如何处理语言教学与文化的关系,如何有效开发和利用英语课程资源,是一直困扰我教学的课题。第二,源于我对某个问题的长期思考。比如新课改需要课堂变革的跟进,所以这几年我把重点放在了深入的教学研究和课堂改进上。三是来自于自己擅长的领域。比如我有英语和日语的“双外语”优势,比较教育研究相对得心应手;本人参与学校特色课程建设10多年,比较容易主持和承担特色课程的研究。

当然,在课题的研究中还有很多具体的环节需要注意。比如题目要体现研究问题、核心概念、分析思路或研究方法。题目不要太长,核心概念不要太多,表达要准确;在尽可能保持研究特色的前提下,题目尽量简单,短至20个字,以此类推。

但一线教师做好课题研究,最重要的是开展课题研究的初衷:不要为了课题研究而研究,要把所研究的课题提炼、浓缩成成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出版、公开发表,使成果被引用、被应用,达到转化为“生产力”的目的。

(作者是广东省珠海市中山大学附属中学常务副校长)

《中国教育报》2022年5月5日第4版。

作者:罗朝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jladysyren.com/a-165183.html
1
上一篇烟台实验中学
下一篇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化学趣味科普小知识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6 2726 959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20632399@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