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7年,这样一则社会新闻刊登在《法国司法公报》上。
一个年轻的女家庭教师,费尔特,和她的女主人有一腿,在爬上梯子后,她害怕事情暴露,冲动地杀死了她的女主人。
法国伟大作家司汤达根据这则新闻写了小说《红与黑》。
这位洞察人心的大师,用一个底层的年轻人揭开了法国社会的伤疤。
著名历史学家梅里美这样评价司汤达:
“你的罪过是把人们心灵的创伤暴露在世人面前,让人不忍直视。”
初读《红与黑》时,我看到了连跌宕起伏的悲剧人生。
现在重读,我发现连的悲剧不能全部归咎于社会不公。
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保持初心才能找到正确的出路。
心想去哪里,线就去哪里。
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法国。主人公朱利安是一个木匠的儿子。
他的父亲和两个哥哥都是不识字的粗人,靠出卖体力获得温饱。
可是连身体太弱,干不了什么重活,全家人都认为他是个废物,很不喜欢他。
他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弱者,但他决心成为一个大师,让所有人都仰望他。
朱利安热爱学习,整天抱着书,他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父亲认为读书无用,认为这是连偷懒的借口。
因为不能挣钱养家,连经常被父亲的棍子打。
他的兄弟们也排挤他,经常捉弄他,取笑他,以缓解身体疲劳。
即使他的父亲和哥哥经常把他打得晕头转向,连也没有放弃学习。他从书中获得了精神安慰,也从书中汲取了向上的精神力量。
在当时的法国,年轻人晋升的渠道只有军队和教会。
于是朱利安加入了教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主教,获得至高无上的声誉。
为了取悦牧师,朱利安背下了拉丁文版的《圣经》和《新约全书》,这让他一下子在城里名声大噪。
命运最终眷顾了这个可怜的年轻人,给了他一个绝佳的机会。
德雷纳市长想为他的儿子请一名家庭教师,他选择了朱利安,他的工资是每年300法郎。
这个工资是我父亲和哥哥即使努力也赚不到的数字。朱利安终于迈出了成为正派人的第一步。
他不用做繁重的体力劳动,因此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成为人人羡慕的对象。
朱利安终于有一次抬起了头。他摆脱了“累赘”的标签,用读书来攻击自己的生活。
纪伯伦曾在散文诗集《沙与沫》中说:
一个人的意义不在于他的成就,而在于他寻求的成就。
此时的连是一个奋发向上的年轻偶像。
通过坚持自己的理想,不断读书,他从一个被人嘲笑的弱者变成了时代的强者。
正是这种逆境中坚持梦想的精神,给他带来了人生的转机。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坚持梦想,不断努力,总有一天会不期而遇。
初心容易得,却总是难守。
当我第一次进入市长的房子,连珍惜他的声誉比什么都重要。
他每天努力工作,言行谨慎,希望能保住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
但是,环境是最好的染缸。在见识了市长家的奢华生活后,连内心的欲望膨胀了。
他并不满足于自己现在的社会地位,他期待着赢得权势阶层的青睐,从而升天,成为上流社会的一员。
朱利安把目标定在了市长的妻子身上,她在进入这座房子的第一天就疯狂地爱上了他。
朱利安带着强烈的目的接近这个能改变他命运的女人。
在花园散步时,于连偷偷吻了德·雷纳夫人的手,然后在当晚闯入她的卧室,跪在她面前,说着令人作呕的。
德·雷纳夫人摔倒了。她忘记了自己的身份,赴汤蹈火掉进了爱情的陷阱。
皇帝来到这座小城,于连在德·雷纳夫人的安排下成为了仪仗队的一员,还参加了宗教仪式。
这让朱利安成了当地名人,正式进入上流社会。
不久,市长收到一封举报信,于连与德·雷纳夫人的关系被曝光。
担心自己的名誉受损,于连果断离开了德·雷纳夫人,前往巴黎神学院深造。
在巴黎,凭借他出色的头脑,朱利安的事业也蒸蒸日上。
他从办事员做起,被提拔帮助侯爵管理庄园,甚至被派往伦敦从事外交工作,并获得了荣誉勋章。
连本来可以凭借自己的学识取得很大的成就,但他无法满足这样的成名速度。
这一次,他的目标是侯爵的女儿,马特尔小姐。
即使知道马特尔小姐性格孤傲,自尊自爱,看不上平民出身的他。
他马上跟着他的一个朋友学了一套欲擒故纵的泡妞手段,很快就让马特尔小姐对他死心塌地。
马特尔小姐未婚先孕,因此侯爵不得不同意他们的婚事。
就这样,作为侯爵的女婿,朱利安得到了庄园和贵族的头衔,侯爵安排他参军,成为中尉。
朱利安实现了他的人生目标,从一个穷小子变成了贵族。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
人生真正的不幸只有两种:被良心责备和疾病。只要没有这两样不好的东西,就是幸福。
在我看来,一个人最大的不幸就是失去了自己的良心而不自知。
一个立志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年轻人,如今却成了一个利己主义者。
看似风光体面,实则如履薄冰。
在一个充满诱惑的物欲社会,野心的肆意膨胀是人生悲剧的开始。
如梦初醒。
朱利安在人生巅峰只停留了片刻,便陷入了泥潭。
马奎斯收到了德·雷纳夫人的一封信,信中揭露了朱利安与这位已婚妇女通奸的事实。
这封信让朱利安声名狼藉,很有可能失去刚刚得到的荣华富贵。
朱利安恼羞成怒,觉得自己的人生被这个女人毁了。
他立即买了一把手枪,找到德·雷纳夫人,当众向她开了两枪。
德·雷纳夫人当场中弹倒地,朱利安因开枪杀人入狱。
在监狱里失去自由的日子,让朱利安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几经沉浮,朱利安终于想起了自己当初的理想。
作为一个穷小子,朱利安不想像父亲和哥哥一样靠出卖体力谋生。他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但他被上流社会对金钱的痴迷所迷失,他开始不择手段地夺取职位,一心想进入上流社会。
被迫入狱让他意识到自己与贵族的差距,重拾尊严。
德·雷纳夫人没有死。她的枪伤痊愈后,她很快去监狱探望了于连,还出钱让监狱史保护于连免受骨肉之痛。
马特尔小姐和她的朋友们正在为连奔走,希望法官能轻判。
即使在法庭上,他也决心去死。他宁愿有尊严地死去,也不愿带着尊严活着。
朱利安拒绝赦免,以近乎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22岁的生命。
朱利安曾说:“我宁死一千次,也不愿仕途成功。”
他原本是一个聪明的社会精英,渴望成功,却生不逢时,无法跨越阶级壁垒,最终成为一个渴望成功却误入歧途的年轻人。
有人说,故事中的于连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渣男,最后的结局是自作自受。
也有人说,朱利安的一生是个悲剧。他一生都在与不公平的命运抗争,却无法跳出时代的局限。
野心不是罪,奋斗的意义不应该被抹去。
人生是一片大海,山川河流。
但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
有才华有理想,也要独立不甘。
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曾说:“虚荣心几乎不是一种恶行,但所有的恶行都只是满足虚荣心的一种手段。”
攀龙附凤,到头来只会害了自己。
人生有无数的岔路口,只有面对初心和欲望之间的选择,才能不忘自己的主动心走得更远。
小说《红与黑》的原名是《于连》,后来改成了《红与黑》。
梦想是红色,现实是黑色,两种颜色谱写了一首心灵的哲理诗。
心是红色的,欲望是黑色的。两种颜色描述了一个少年的内心挣扎。
史铁生曾说:“初心可以让我们保持纯洁;即使我们陷在泥里也能让我们变白。我来的时候,我是红色的。当我回来的时候,我仍然记得我的初心。”
当我们为自己的人生奋斗,在坎坷的道路上前进的时候,请记住:
太贪婪的生活是一场灾难,不要忘记你的主动心态,这样才能实现你的最终目标。
作者|清逸,时不时的学习,不说了。
图片|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