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起航新征程。
在这场疫情严重的生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铸就了生命至上、众志成城、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2020年初以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特别是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的疫情,造成了人民群众的极大恐慌,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百年不遇的世界巨变与世纪疫情交织在一起,影响超乎想象。中华民族再次面临严峻考验。中国团结带领各族人民抗击疫情,创造了人类与疾病斗争史上的又一英雄壮举,铸就了伟大的抗疫精神。
抗疫精神的形成背景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是近百年来全球最严重的传染病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党总揽全局,果断决策,以非常举措应对非常之事。党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第一时间实行集中统一领导。常委、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决策,牵头组织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明确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坚决打赢防控人战、全面战、阻断战的总目标,周密部署武汉、湖北保卫战。经过艰苦努力,中国付出了巨大代价和牺牲,有效扭转了疫情,取得了武汉、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取得了疫情防控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伟大的斗争孕育伟大的精神。2020年2月23日,在新冠肺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部署会上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了许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而是越挫越勇,在磨难中不断成长,在磨难中不断崛起。”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遭遇了无数种灾难和苦难,却始终以战无不胜、迎难而上的英雄气概战胜了它们。同时也凝聚成了深厚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家国情怀,沉淀成了永恒的民族精神。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领导广大人民发扬奋斗精神,积极应对洪涝、干旱、地震、急性传染病等各种重大灾害,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防疫精神是延续几千年的伟大民族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凝结和升华。
防疫精神的基本内涵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这场与严重疫情的生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铸就了生命至上、众志成城、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生命至上,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人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疫情爆发以来,党明确要求把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党采取的一切防控措施,首先要考虑尽最大努力防止更多的人被感染,尽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行动》白皮书指出,截至2020年5月31日,全国各级财政累计拨款1624亿元用于疫情防控,重症患者人均治疗费用超过15万元,部分重症患者治疗费用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全部由国家承担;从刚出生30多小时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全力以赴。不放弃一个病人,不放弃任何希望,保护人的健康,拯救人的生命,尊重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这是生命至上的伟大精神。
全国的团结体现了中国人民同甘共苦的团结。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中国14亿多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肩并肩、心连心,汇聚全国之力,打赢了湖北、武汉保卫战。面对肆虐的疫情,白毅赶赴湖北,346支国家医疗队、4万多名医护人员毅然奔赴一线。全国近10%的重症医护人员聚集在武汉,很多人在家人团聚的除夕踏上了征程。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日夜奋战,仅用10天左右时间,就建成了火山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大规模重建16所收容医院,迅速开放600多个集中隔离点,19个省对湖北省除武汉外的16个市州、县级市进行对口支援。最好的人员、最急需的资源、最先进的设备都赶来帮忙,医疗资源和物资的供应在最短的时间内从短缺到动态平衡得到了突飞猛进的促进。米、面、粮、油、果、菜等生活必需品从祖国四面八方源源不断地运抵武汉,帮助江城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共同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谱写了新时代的人民史诗。
舍生忘死,体现了中国人民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压倒的顽强意志。面对未知的病毒,充电是义不容辞的选择。“抗击疫情,医生就是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冲上去?”年过八旬的钟南山挤上高铁的餐车,连夜赶往武汉。“我必须跑得更快,让更多的病人从病毒中恢复过来。”张,这位“人民英雄”,即使在忍受着渐冻人的痛苦和妻子被感染的情况下,仍然战斗在抗击病毒的第一线。全国百万医务工作者在抗击疫情,给病毒肆虐的漫漫长夜带来了光明,生死救援的场面惊天动地。他们中的一些同志甚至以身殉职,用生命完成了最后的坚持。武昌医院原院长刘志明,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自己却错过了治疗;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医生彭主动牺牲在一线,永远无法兑现对妻子的婚礼承诺。谢赫江北医院的医生夏思思在抢救岗位上牺牲了,留下了年幼的孩子。各条战线上的抗疫战士,面对危险无所畏惧,视死如归,面对困难豁然开朗,关键时刻奋起直追,用生命去完成使命,用心去爱众生。
尊重科学体现了中国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国坚持科学精神和态度,遵循科学规律贯穿于决策、患者救治、技术研究和社会治理的全过程。无论是抢建避难所医院,还是通过多种技术路线研发疫苗;无论是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大数据溯源和健康码识别,还是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有序推进复工复产,都是对科学精神的尊重和弘扬,为战胜疫情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尊重伟大的科学精神,延续了中华民族“求新与日俱增”的精神禀赋,展现了尊重客观规律、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境界。正是秉持尊重科学的伟大精神,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中国才能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斗争中取得重大战略成就。
命运和共同命运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同心协力、热爱和平的道义责任。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全球危机,中国秉持“命运共同体”理念,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集中、最广泛的紧急人道主义行动,为全球疫情防控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中国以开放、透明和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履行国际义务。它立即向世界卫生组织和有关国家和地区通报了疫情,发布了新冠肺炎基因序列等信息,第一时间公布了诊疗方案和防控计划,并毫无保留地与各方分享了防治经验。中国与许多国家的专家共同开展疫情防控技术研究,向许多国家派出医疗专家组,提供抗疫援助和捐赠医疗物资,并认真履行新冠肺炎关于疫苗是全球公共产品的承诺,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的重大责任和巨大抱负。
抗疫精神的时代价值
一个民族只有在精神上站起来、站稳脚跟,才能在历史的大潮中站稳脚跟。伟大的抗疫精神与中华民族长期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是一脉相承的,是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伟大的抗疫精神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是中国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铸就的伟大抗疫精神,在中国100年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历史、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上刻下了新的精神坐标,在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树立了新的精神标杆。伟大的抗疫精神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不求安逸的必成功,不求避难的必进入。走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道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十分艰巨繁重。前进的道路上有各种可以预见和不可预见的风险和挑战,需要我们大力弘扬生命至上、众志成城、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共命运的抗疫精神,激发全民族团结奋进的力量。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践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我们要把中国14亿多人民团结在党的旗帜下,同心同德,同舟共济。要发扬舍生忘死、勇于奉献、压倒一切困难的大无畏精神,沉着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风险挑战;要始终尊重科学、求真务实、探索创新,在新征程上稳健走好每一步;我们要秉持“天下一国”理念,以天下为己任,彰显大国责任,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进步而奋斗,为世界大同而努力。
从苦难辉煌中走过来的中国人民,在新的伟大征程上大力弘扬抗疫精神,齐心协力,锐意进取,就一定能够铸造新的时代丰碑,开创新的历史事业,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作者单位为教育部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本文为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重点项目“中国革命精神谱系研究”[21ADJ011])成果。
《中国教育报》2021年12月16日第6版。
作者: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