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问读MBA有用吗?首先,它必须有用。为什么?具体有哪些方面?
我从三个方面来回答一下。用不了多久,最多3分钟你就能看个一目了然。这是中国。我们还是要立足于你脚下的土地和混凝土,谈谈美国的MBA理念和习惯,谈谈美国的国情。不如看游记,外国的一秒都不要带。
【历史告诉我们什么?】
1995年,人才市场上,中专学历就够了。你可能不知道,全国各地都有一个标志性的时刻,那就是96年的中考。从那一年开始,全国重点高中的分数开始超过最好的中学的分数。也就是1996年以前,最优秀的学生初中毕业后进入中专。这种变化是国家教育政策引导的,实际上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那么,1995年的市场是什么样的?之前市场每年需要几百万的中专生,几百万的大学生,但是大学生供给不足。所以实际上1996年的高中扩招导致了1999年的高等教育扩招,然后2003年和2004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直接接近300万。
这个增加到什么程度?其实2000年的时候,大学毕业生只有几十万,不到一百万,但是三四年后,已经接近三百万了。四年四倍增长,比一线城市疯狂涨价还快。导致大学生就业太多。可以看到,所谓的“今年是大学生找工作最难的一年”也是从2005年开始的。整个过程被亚洲金融危机的需要所主导,即所谓的扩大内需。
2005年以后,大学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增长速度超过了社会对他们的需求,所以每年都是最难就业的季节。实际上,2005年是毕业生就业最困难的一年。至于到2017年的795万大学生,甚至未来几年超过1000万?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会有各种辅助政策帮助大学生就业。所以,不用担心,最后还是能找到工作的。
但是,如上表所示,这条历史曲线告诉了我们什么?
我们来看时间轴。1996-1998年高中的迅速扩大自然会导致学院和大学的数量在1999-2001年增加近两倍。他们是2003-2005年毕业的,已经开始了本科生最难熬的就业季。这里有一个关键点。2005年你本科毕业的时候,市值和五年前的专科生差不多,和十年前的中专生差不多,因为和你竞争的同类人(本科生)太多了。这个时候,如果你有硕士学位,自然会在就业市场上占据高位。于是,2005年,开启了更抢手大师的时代。
大家看到硕士这么吃香,赶紧去读吧。所以研究生竞争激烈是三年后的2008年。不幸的是,一场更大的金融危机不期而至,这次不仅仅是亚洲,而是全世界。所以2008年到2009年,我硕士毕业,但是因为就业机会的萎缩,著名的硕士和MBA走到了前台。这时候对于在职人员来说,害怕失业,为了增加自己在职场加薪跳槽的筹码,所以在2008-2010年一窝蜂的报考在职硕士,包括这种MBA。
三年后,这些人2011-2013年毕业,拿到了MBA。他们确实加薪升职了,换工作也很容易。从2013年开始,没有MBA一直在观望的人开始担心了。从30岁,到40岁,到50岁,都开始报考在职硕士,尤其是MBA。国家政策也是成人之美,这边大学开始发双证。
比如这个名校的MBA,每年可以接受1000名申请者,大致可以让大部分拿到证书。现在时代变了,报名的人太多了,达到一万人。但是文凭数量不可能这么多,每年最多2000个。这样一来,在职MBA的毕业率自然是由高到低,比如本来是80%,后来能有20%就不错了。
对于报名MBA的人来说,十年前,你是稳操胜券拿到证书的。到比如说2020年,你能拿到证书顺利毕业的概率是20%。有很多方法可以降低这个毕业率。从时间限制、基础审查、论文选题、盲检阶段、专利和期刊要求、论文的期末审查要求等方面。,从各个角度把毕业率控制在10%都不是问题。这里提醒一下还没报名的,你先评估一下自己能不能毕业。
【当下情况如何?】
所以,在2017年的此刻,问读MBA有没有用,已经是一个比较弱智的问题了。MBA是时代的需要,就像05年的本科,00年的专科,95年的中专。这就像一个男孩的房子。你没有房子。试着结婚。你还在问“买房有用吗?”你傻吗?在我们的工作场所,这个“房子”代表什么?它代表的是主流社会乐观的学历要求:1995年中专≈2000年大专≈2005年本科≈2010年MBA≈2015年名校MBA,再进一步,也许≈2020年博士≈2025年“庙师”。未来谁也不知道。我只是提醒你时间紧迫。
在这里,大家都懂!?
人活在世上,要把握主流,你就得与时俱进。
别人都用塞班手机的时候,买个BP机;
别人用智能手机,你舍不得抛弃小灵通,直到电信公司告诉你小灵通已经停服。
别人都买了苹果和Ipad,你还在犹豫丢了塞班手机换个智能手机?……
为什么你总是迟到一年?一个时代不是慢节拍,而是错过的时代,一个你应该有的时代。
你要善于提前捕捉机会。当你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在做的时候,你就来不及了。这就是潮流的力量。
2017年才申请名校MBA,那么2020年能毕业吗?
【2021如何?】
以上学历的历史演变,我们用表格论证,说明市场上主流的、有竞争力的学历人群,实际上从2017年开始已经进入博士时代。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知识的裂变,某个主体学历的周期会越来越短,未来是最难预测的,但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学习。
先把博士之后的学术要求定义为“庙堂学者”。那么,如果过几年博士不流行了,自然会有更高的学历要求比如庙堂学者。当你站在2017年的档口,还在犹豫要不要读名校MBA的时候,你已经来不及了,至少你已经被职场上的竞争对手赶超了。
当然,每一个主流学术学位的流行期间,总有一个特殊的光环人群。这个光环人群就是脱颖而出,超越众多竞争对手的人群,也就是那些已经拥有戒指,而你还在为之奋斗的人。
如下图,如果说95年的中专文凭已经让位于大学毕业生,那么本科很快就会接过这个市场的光环;如果说本科已经持续了几年的竞争优势,那么除了我没有别人了,硕士在2002年有了无与伦比的优势;然后到了2009年,趁着金融危机,MBA进来了,成了市场的首选。然后,大家都比我优越,海龟硕士,名校MBA,后面都跃跃欲试;2017年,博士还处于光环期,但很快就会让位于其他证书和硬资产。
可见你现在考虑MBA为时已晚,但有总比没有好!
此外,MBA等高等教育的好处还体现在晋升、加薪、跳槽等职业发展上。除此之外,还有户口,相亲,面子,精明等等好处。
以上三个图表告诉你,无论是学历还是各方面,早行动比晚行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