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光明网、新京报、教育评论对队
地方高校作为国内高校的主力军,承担着绝大多数高校学生的培养任务,在推动高教发展上起到重要作用,但由于缺乏背靠“大树”和“身份”的限制,在“双一流”建设中,地方高校仍属于缺位状态。但随着首轮双一流的结束,许多地方高校都开始谋划冲刺下一轮“双一流”建设。近期,媒体密集报道了多所地方高校校长的“双一流”建设建议。笔者现将整理如下,供各位读者参考。
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双一流”要打破身份固化、建立滚动淘汰机制
“首轮遴选时,所有的‘ 211 ’和‘ 985 ’高校都自动进入了‘双一流’行列,这对其他的高校是不公平的。”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认为,应当优化"双一流"建设工程的入门条件,这样有利于更多的高校参与竞争。
他建议,优化新一轮“双一流”入选标准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要以学科水平为基础制定新一轮“双一流”入选标准,入选学科要在教育部学位中心学科评估中达到 A 类等级,对于数量较少的学科要达到国内前三名,同时也要兼顾世界一流。还要综合考虑学校整体实力,入选学科要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等人才培养质量要求。
在考核体系上,他认为,要制定明确统一的考核标准,还要打破身份固化、建立滚动淘汰机制,对建设学科和学校成效不明显、达不到新一轮入选标准的予以强制退出。
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双一流”将加剧高校发展失衡,地方高校需获支持
“近年来,我国不同地区或不同类型高校之间的年度经费、生均经费方面的差距不时成为舆论热点,也成为高校师生和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提出,“目前‘好大学’在很大程度上被标签化为‘双一流’建设高校,而以部属高校为主体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其他高校之间的发展失衡问题越来越突出。”
为此,他建议,要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必须加强高校之间的良性竞争机制建设,重点是加快从身份等级机制到开放竞争机制的转变。
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支持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
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指出,“首批‘双一流’名单入选的几乎都是原211、985高校,这部分高校数量还是偏少。”
因此,他认为,应该给地方高校一个通道,充分考虑地方高水平大学办学历史、服务面向、学科属性等,加大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制定以国家级平台国字号人才等指标为主要内容的遴选标准体系,在条件具备的省遴选1到2所具有鲜明行业背景和较强实力的地方高水平大学,开展省部共建一流学科。
同时,袁亮还建议应该支持条件具备的高校异地办学。“支持异地办学,不是完全放开,而是对那些条件具备的学校有序开放。”他表示,很多划转地方管理的原部委院校,大多位于原行业发展聚集的三四线城市,与省域中心城市及发达省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直接导致引才和留人面临巨大困难。
他认为,这些高校可以在中心城市设立分校区,将一流学科和部分专业放在分校区,相对来说招生和人才引进上会更有优势。
河南大学校长宋纯鹏:支持非教育部直属“双一流”高校发展
5月23日,河南大学校长宋纯鹏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建议释放更多政策空间,支持非教育部直属“双一流”高校发展。
他认为,由于长期受办学经费拨款体制、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制约和影响,与直属高校相比,地方‘双一流’高校仍然面临着办学经费不足、高层次人才聚集和涵养能力偏弱、人才培养结构不能适应双一流建设目标实现等发展困境。
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在全国师范院校开展教师教育“双一流”建设
5月23日,河南师范大学“一把手”赵国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建议:在全国师范院校中开展教师教育“双一流”建设。
他认为,“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结构还不够完善,师范院校办学经费不足,师范专业吸引力不强,师范生培养质量不高。”
因此,他建议,统筹布局“双一流”建设。在没有“双一流”师范大学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遴选建设1所一流师范大学、10个一流师范专业进行重点支持。
同时,还要给予“双一流”师范院校适度的政策倾斜,并在办学经费方面力争使所有一流师范大学和一流师范专业都达到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生均拨款水平。
西安工程大学校长高岭:支持西部地区高校加快“双一流”建设
“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制约,高校普遍缺乏标志性的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人才数量与东部发达地区高校差距明显,高层次人才队伍的总规模与学校发展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加之东部地区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难度不断增强的同时,人才流失明显。”西安工程大学校长高岭表示,陕西高等教育学生总人数168万人,其中64%的毕业生面向西部就业,但当前西部高校和东部高校在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研究生招生计划与导师总量、报考人数差距较大,研究生规模总量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相匹配。
他建议,应强化“双一流”顶层设计,注重系统布局,加大对西部特色高校的支持力度,在办学经费、特色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学位授权资格及招生计划等方面给予重点关注和支持,以便促进这些高校更好地向行业产业需求转型发展,更好地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