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聊聊关于颜氏家训教子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教子篇的文章,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颜氏家训教子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教子篇,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1、原文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
2、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3、书之玉版,藏诸金匮。
4、生子咳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
5、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
6、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7、 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
8、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
9、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10、”是也。
11、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12、”诚哉斯语。
13、 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于呵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
14、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于骨肉乎?诚不得已也! 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
15、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
16、 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
17、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
18、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
19、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
20、”吾时俯而不答。
21、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22、 ====================================================================================== 译文 上智的人不用教育就能成才,下愚的人即使教育再多也不起作用,只有绝大多数普通人要教育,不教就不知。
23、古时候的圣王,有“胎教”的做法,怀孕三个月的时候,出去住到别的好房子里,眼睛不能斜视,耳朵不能乱听,听音乐吃美味,都要按照礼义加以节制,还得把这些写到玉版上,藏进金柜里。
24、到胎儿出生还在幼儿时,担任“师”和“保”的人,就要讲解孝、仁、礼、义,来引导学习。
25、普通老百姓家纵使不能如此,也应在婴儿识人脸色、懂得喜怒时,就加以教导训海,叫做就得做,叫不做就得不做,等到长大几岁,就可省免鞭打惩罚。
26、只要父母既威严又慈爱,子女自然敬畏谨慎而有孝行了。
27、 我见到世上那种对孩子不讲教育而只有慈爱的,常常不以为然。
28、要吃什么,要干什么,任意放纵孩子,不加管制,该训诫时反而夸奖,该训斥责骂时反而欢笑,到孩子懂事时,就认为这些道理本来就是这样。
29、到骄傲怠慢已经成为习惯时,才开始去加以制止,那就纵使鞭打得再狠毒也树立不起威严,愤怒得再厉害也只会增加怨恨,直到长大成人,最终成为品德败坏的人。
30、孔子说:“从小养成的就像天性,习惯了的也就成为自然。
31、”是很有道理的。
32、俗谚说:“教媳妇要在初来时,教儿女要在婴孩时。
33、”这话确实有道理。
34、 普通人不能教育好子女,也并非想要使子女陷入罪恶的境地,只是不愿意使他因受责骂训斥而神色沮丧,不忍心使他因挨打而肌肤痛苦。
35、这该用生病来作比喻,难道能不用汤药、针艾来救治就能好吗?还该想一想那些经常认真督促训诫子女的人,难道愿意对亲骨肉刻薄凌虐吗?实在是不得已啊! 父子之间要讲严肃,而不可以轻忽;骨肉之间要有爱,但不可以简慢。
36、简慢了就慈孝都做不好,轻忽了怠慢就会产生。
37、 人们爱孩子,很少能做到平等对待,从古到今,这种弊病一直都很多。
38、其实聪明俊秀的固然引人喜爱,顽皮愚笨的也应该加以怜悯。
39、那种有偏爱的家长,即使是想对他好,却反而会给他招祸殃。
40、 北齐有个士大夫,曾对我说:“我有个儿子,已有十七岁,很会写奏札,教他讲鲜卑语、弹奏琵琶,差不多都学会了,凭这些来服侍三公九卿,一定会被宠爱的,这也是紧要的事情。
41、”我当时低头没有回答。
42、奇怪啊,这个人用这样的方式来教育儿子!如果用这种办法当梯子,做到卿相,我也不愿让你们去干的。
相信通过颜氏家训教子篇这篇文章能帮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时候,也欢迎感兴趣小伙伴们一起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