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聊聊关于豌豆象昆虫记,豌豆象的文章,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豌豆象昆虫记,豌豆象,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1、豌豆象,是昆虫名,分布在中国大部分省区,尤以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等省为重。
2、危害豌豆、扁豆等;幼虫蛀害豆英,取食豆粒,影响产量,并且受害豆英气味难闻,不能食用。
3、目录形态特征生物学特征及发生消长规律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控制方法展开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成虫 体椭圆形,长4—5.5mm。
4、表皮黑色,仅触角基部4—5节,上唇、前足及中足胫节及跗节红褐色。
5、头密布小刻点,被淡褐色毛;复眼“U”字形i凹陷狭而深。
6、前胸背板横宽,密布刻点,杂生褐色、淡褐色与苍白色毛,后缘中央有三角形的白毛斑;侧缘中央稍前有一侧齿,齿尖后指向,侧缘在齿后方部分凹入且外斜。
7、小盾片近方形,后缘中央凹入,着生苍白色毛。
8、鞘翅布刻点;两侧缘近平行,长约为肩宽的1言倍,肩胛突出;每鞘翅基半部有2—3个小白毛斑,端半部常有1条白色斜毛带,两翅的斜毛带构成“八”字形。
9、臀板被深褐色毛,近端部两侧各有1卵圆形黑斑。
10、雌虫中足胫节末端有1个小而尖的刺,雄虫无。
11、后足腿节腹面的端前齿大而尖。
12、 来自世界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豌豆象标本,其触角、足及毛被的颜色变异颇大。
13、例如,中亚的标本,臀板上的黑斑不明显,且雄虫触角全为黄色,雌虫触角基部5节及末节、前足和中足胫节黄色;前亚和南亚的标本,有的个体背面全部着生淡灰色毛,无明显的暗色毛斑和横带。
14、 卵 椭圆形,淡黄色,长约0.8mm。
15、在较细的一端着生2根约0.5mm长的细丝。
16、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4—5mm,宽2—2.5mm。
17、白色,身体呈菜豆形向腹方弯曲。
18、头圆形,额区有刚毛3根;唇基每侧有1根刚毛;上唇卵圆形横宽,基部骨化,前缘着生多数小刺,近前缘有长刚毛3根,基部有刚毛2根;上内唇前缘有多数小刺,并着生4根缘刚毛,中部又有4根短粗的刚毛。
19、触角2节,仅端节骨化,触角端刚毛超越触角端乳突顶端;上颚三角形;下颚茎节前部和中部着生刚毛,下颚须圆锥形,1节,顶端着生1组次生乳状突;后颏略呈“C”形,膜质,与前颏分界不明显,着生1。
20、对前侧刚毛及1对中刚毛;前颏具1个长的盾形骨片,前方呈双叶状,后方宽圆,近前方凹入处每侧有1根刚毛,唇舌中部有1对刚毛。
21、前、中、后胸上的环纹数分别为2、2、3。
22、足3节组成。
23、腹部第1—8节每节有环纹2条,第9一10节每节有环纹1条。
24、气门环形。
25、 蛹 椭圆形,体长约5.5—6mm,淡黄色。
26、前胸背板及鞘翅光滑无皱。
27、编辑本段生物学特征及发生消长规律 1年1代。
28、各地发生期,由北向南逐步递早。
29、豌豆始花,成虫始出;豌豆盛花,成虫亦盛;豌豆成熟,成虫绝迹。
30、该虫主要以成虫在豆粒内、仓库、壁缝、包装物及野外屋檐、木柱、篱笆、树皮下等处越冬,但大部分在豆粒内。
31、也发现少数个体以幼虫或蛹越冬。
32、卵期晋南6-7天,陕西省8-9天,山东省鱼台7-10天,江西省南昌5-8天(最长达18天)。
33、幼虫期20-34天,陕西省35-42天,湖北省罗田35-60天,南昌32-50天。
34、共历4龄。
35、蛹期晋南6-14天,鱼台9-15天,罗田8-14天,南昌一般为8-9天。
36、成虫出蛰后活25-40日,寿命(包括越冬期)达9-11个月。
37、产卵期8-10天。
38、 成虫产卵于豆荚上,以花冠脱落后7日的幼荚为多,偶尔着卵于花萼上;着卵部位以植株中部为主,下部次之,上部较少。
39、卵单产,有时2粒上下重叠。
40、幼虫及蛹在豆粒内,每粒1头。
41、成虫在花苞、嫩荚上,早晚栖息于花蕊中或嫩叶上。
42、关于雌虫的繁殖力,不同作者报道的雌虫产卵量差别甚大,从不到100粒到平均400多粒。
43、编辑本段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 现除澳大利亚外,已遍及世界各地。
44、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开始危害,1957年河北省调查,除张家口外,全省都有发生。
45、1965年传入新疆塔城和伊犁地区,检疫人员虽及时发现,但无人抓,造成迅速蔓延。
46、1958年秋大量调进救灾种子时,蚕豆象和豌豆象从湖南、湖北等地传到广西中部和南部,导致桂林地区成为这两个物种严重发生区。
47、90年代以来甘肃中部地区发生严重。
48、主要通过被害种子的调运进行传播。
49、危害豌豆、菜豆、野豌豆、决明、金雀儿、山黧豆等植物。
相信通过豌豆象这篇文章能帮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时候,也欢迎感兴趣小伙伴们一起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