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聊聊关于吴茱萸配细辛的功效与作用,吴茱萸细辛的作用的文章,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吴茱萸配细辛的功效与作用,吴茱萸细辛的作用,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1、吴茱萸味辛苦,性热。
2、有温胃散寒、疏肝燥脾、暖肾治疝的作用。
3、常用于治疗:1.胃痛吐酸:胃寒疼痛,吞酸,呕吐,胸满等症,可用吴茱萸温胃散寒、降逆止呕。
4、常配合生姜、半夏、高良姜、藿香、砂仁等同用。
5、如肝气郁而化热,肝热犯胃而吐酸、胃痛者,因本品有疏肝作用,可配黄连(黄连用量要大于吴萸五倍)同用。
6、2.脾肾虚泄:脾肾虚寒引起的泄泻,主要表现为天将黎明时,腹中响鸣、疼痛,立即上厕泻肚,或伴有腰痠腿冷、腹部喜暖等。
7、本品辛温入肾,能散下腹部寒气,常配合补骨脂、五味子、肉豆蔻等同用。
8、以这四味药为主,再适当配合一些应证药物即可,确有效果。
9、3.疝痛:因肝肾寒气而致的疝气疼痛、睾丸坠痛等,可以本品配乌药、青皮、川楝子、桔核、小茴香、肉桂、荔枝核等同用。
10、4.痛经:子宫寒冷而致月经衍期,血少而黑,经行腹痛,可以本品配川芎、当归、红花、桃仁、香附、小茴香、牛膝、熟地、肉桂等同用。
11、据近代研究,本品有收缩子宫的作用。
12、半夏止胃气不和、中焦有湿的呕吐。
13、吴茱萸止脾胃虚寒、厥气上逆的呕吐。
14、川椒偏治肾火衰微、肾经冷气上逆。
15、吴茱萸偏治浊阴不降、肝经厥气上逆,并能引热下行(可用于虚火上炎的口舌生疮)。
16、山茱萸滋厥阴(肝经)的阴液,温肝补肾而收虚汗,止遗精。
17、吴茱萸开厥阴的气郁,温肝暖脾而下逆气,止寒呕。
18、用量一般0.9~6克;特殊重症可用9克。
19、凡燥热之证皆忌用。
20、 细辛气味辛温,有发散风寒的作用,可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痛、恶寒、发热、全身骨节疼痛。
21、常与荆芥、防风、羌活、苏叶等配伍应用。
22、本品有升浮之性,故又可用于头面部诸风百疾。
23、细辛的主要特点是有窜透开滞的效能。
24、“辛”味能“开通”,可用它开胸中滞气,通肺窍,疏通关节,而治疗咳逆上气,寒痰喘嗽,眼风流泪,鼻塞不闻香臭,风寒痹痛等证。
25、因能辛通肺气,故亦有“利水道”的作用。
26、细辛可入心、肾、肺、肝四经,故与桂枝、薤白、当归、丹参同用可治胸痹心痛;与独活、桑寄生、川断、乌药、当归同用,可治腰、膝、腹部疼痛;与干姜、五味子、半夏、麻黄、杏仁同用可治寒饮犯肺的咳喘;与当归、赤芍、川芎、红花、白芷、瓜蒌同用,可治妇人乳结疼胀,经血不行;与草决明、石决明、羊肝、木贼草、夏枯草同用,可治目痛,目痒,流泪等。
27、蚕沙也能通凝滞,但偏用于祛风湿滞于肌肉而致的肌肉疼痛。
28、细辛主要是搜风湿寒邪滞于肝肾而致的筋骨疼痛。
29、对经久不愈的疼痛,在应证汤药中加入本品,常常取得好效果。
30、独活善搜肾经气分伏风,细辛善搜肝肾血分风寒。
31、细辛的常用量是1~3克,一般不超过3.2克。
32、前人有“细辛不过钱(3.125克)”的说法,但这是指单服细辛而言。
33、在与其他药物配伍应用时,可视具体情况而定,临床上也有在处方中用1.5克、6克、甚至9克的。
34、但须仔细分析,根据病情需要而定,不可贸然地使用大量。
35、外用适量。
36、作为外用时,两药捣碎,如有鲜品两味捣烂直接外敷即可,如果没有鲜品选用干品的话,现在外面有市售的药膏贴片可以选用,只要将上药末加入即可贴敷。
37、吴茱萸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38、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痛经,经行腹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外治口疮;高血压。
39、细辛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的功效。
40、吴茱萸降逆下气,细辛温肺祛痰。
相信通过吴茱萸细辛的作用这篇文章能帮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时候,也欢迎感兴趣小伙伴们一起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