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聊聊关于艾青北方的赏析的文章,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艾青北方的赏析,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1、对侵略战争的控诉 解读欣赏《北方》时,提到了艾青写的自由体诗,在抒发情感和开创艺术境界等方面,都体现了高度的控制和朴素自然的特点,他的诗从整体形态到段落、节奏、气氛,以及分行,都不是随意制作的。
2、一首诗就是一个生命,从形到神,一次生成,并且最完美地达到了这个艺术生命的审美意象的要求。
3、我自己写诗尽力地想做到这一点,但是很难达到这个近乎天然的境界。
4、读《乞丐》这首短诗,我深深感知,这首诗达到了这个境界。
5、它是整块岩石雕的,准确地说,是用岩石般的不可动摇和不可更改的语言创作而成的。
6、艾青的许多诗都有这种完美的生命感,如《他起来了》、《生命》、《吹号者》等等。
7、 这首诗每读一次,总让我痛苦地回忆起战争的灾难,它是对万恶的侵略战争的有力的控诉。
8、1938年春天,我从战火连天的家乡逃出,正流落在陇海线上,我看到过艾青见到的这些饥寒交迫从战区来的乞丐。
9、我当时也有过近似乞讨的经历。
10、因此,我理解那些乞丐的苦难和绝望的心情。
11、他们“呐喊着痛苦”,他们凝视着你吃“任何食物”,他们伸出“乌黑的手”……这都是由于饥饿,都是由于战争。
12、感谢诗人为我们留下了这幅战争的真实的图像,使我们永远憎恨和反对不义的战争。
13、我国已故著名画家蒋兆和画过一幅长卷《流民图》,也是记录这次战争的罪恶行迹的,画的都是被战争驱赶和戕害的流浪者的悲苦的形象,与艾青的《乞丐》的情境异常相似。
14、比利时诗人凡尔哈仑写过一首诗《穷人们》,刻画了穷人如“棕色的陋室的屋顶”的可怜的背部,如“家畜的眼睛”,如”枯黄落叶的手”,这些细微的部分,最能显示出穷人内心的苦痛,因此,多少年过去,它们仍深深地镂刻在读者的心上。
15、记得还有一位外国著名诗人韩波写过《捉虱子的人》,都是令人难以忘怀的痛苦的诗篇。
16、艾青的《乞丐》可与世界上这类不朽的诗篇相媲美。
17、 前面说这首诗给人的感受是一次完成的艺术生命。
18、一次完成的诗,往往要在诗人心中孕育很久。
19、艾青回忆写这首诗时说,乞丐伸出的永不缩回的手的细微动作,他是观察了很久之后才捕捉到这个体现痛苦的动作的,说明《乞丐》这首诗孕育的时间是很长的。
20、这首诗全部是用切实的语言和细微准确的动作表现的,没有夸张和虚构,这些朴实的语言都是绝对不能改动一个字的。
21、正是这些生命的语言,才诞生了一个活的悲痛的正在乞讨的乞丐。
22、 中国有另一位诗人也写过一首题名“乞丐”的诗:“蔷薇路上/走来乞丐一个。
23、/口里唱着山歌/手里握着花朵。
24、/明朝不得食/便死在蔷薇花下。
25、”这首诗里这个乞丐,从内心到细微的动作,绝不是真正的饥寒交迫的乞丐,而是一个虚假的“美”化了的乞丐,实际上歪曲了乞丐这个痛苦的意象。
26、或许这位诗人写的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乞丐”,所谓的“花丐”:求爱的名士,但这与乞丐这个真实的名称有何相干?艾青的《乞丐》才是真实的谁都祈望人间早一天绝迹的乞丐。
27、 艾青的《乞丐》发表后不久,有论者却说这首诗写得过于悲伤和忧郁,而且进一步说这种悲伤和忧郁是根源于诗人主观的情绪,以及受了意象派和象征派的阴影的毒害。
28、这就令人奇怪了,难道写乞丐的悲伤和忧郁还有写过头的问题吗?艾青的《乞丐》中所写的悲伤和灾难不论从思想意义还是从审美角度上看,它都是对侵略战争的有力的控诉,如果诗人没有感同身受地理解了那种属于乞丐的痛苦和悲愤,是绝写不出这首诗的。
29、 当我们读到下面三行诗,我们能不清醒地深思吗? “饥饿是可怕的/它使年老的失去仁慈/年幼的学会憎恨”。
30、乞丐憎恨的是什么?他憎恨的当然是侵略战争和万恶的民族敌人。
31、这里绝对找不到一点象征派的阴影,它是一个真实的被战争的血泪塑造成的乞丐,它也是中国新诗历史上一个不朽的乞丐形象。
相信通过艾青北方的赏析这篇文章能帮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时候,也欢迎感兴趣小伙伴们一起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