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你知道吗?龙虾和小龙虾其实不是同一个物种,它们甚至不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
另外,即使是在国内爆红的小龙虾,其实也面临着这种“傻傻分不清”的尴尬问题。
这个问题的罪魁祸首在于,中国曾经有过一个和小龙虾非常相似的虾种,两者的相似度甚至可以达到90%。
小龙虾:入侵物种的耻辱,来到国内甚至还被错认
小龙虾的中文学名是克氏原螯虾,是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虾。它们坚硬的外壳和对环境极强的适应能力,再加上一双有力的钳子,让小龙虾几乎成了生态“杀手”。
这主要是因为小龙虾长得特别快。正常情况下,它们可以在六个月内达到性成熟,然后就可以了。
同时,一只雌性小龙虾一次可以产200-700个卵。如果她有足够的体型和食物,甚至可以达到1500个卵,这意味着小龙虾种群增长非常快。
但是,把这样一个快速成长的小龙虾群体放到任何一个生态中,都是毁灭性的打击。需要注意的是,小龙虾几乎什么都吃,浮游生物、动物尸体、小鱼小虾,甚至水葫芦都是它们的食物。
这使得小龙虾生活在一个对其他生物来说简直就是地狱的地方。不仅没有吃的,还有到处挥舞钳子的恶霸。
所以,虽然小龙虾起源于美国,但美国人讨厌小龙虾。
后来日本人发现了小龙虾的新用途——喂养牛蛙。
当时一些日本人认为吃牛蛙可以强身健体,于是在岛国刮起了一股“牛蛙风”,几乎将野生牛蛙一网打尽,强制人工养殖。
因此,这种繁殖能力极强的小龙虾成为了牛蛙的理想饲料。
到了20世纪30年代,这些小龙虾随着日本养殖业来到中国,然后在中国站稳了脚跟,成为新一代入侵物种。
而在中国麻辣和蒜味两种烹饪体系下,小龙虾不仅没有造成大范围的入侵和破坏,反而一度供不应求被国人食用,简直是入侵物种的耻辱。
但小龙虾被定义为入侵物种,这让中国老一辈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这个东西…不是中国本土的……”
原来中国有一种小龙虾品种,和小龙虾很像。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它叫“大头小龙虾”,有两个钳子,但它和克氏原螯虾(小龙虾)不是一个物种。
因为严格来说,蛐蛐属于鳞翅目,而小龙虾属于小龙虾科,两者都属于不同科属的不同物种。
如果要用肉眼分辨,小龙虾的外壳是棕红色,而蝼蛄是绿松石色;同时,小龙虾的外壳有明显的钉刺,而蝼蛄外表光滑,没有明显的钉刺。
另外,相比小龙虾,蛴螬稍微“干净”一点,也就是说蛴螬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只有在清澈无污染的河流小溪中才能见到。
但是小龙虾比较随意。哪怕是泥泞泥泞,连底都看不到。小龙虾依然可以自由生活,生存能力完全可以和鲶鱼相比。
但是,高端的环保要求也带来了极致的品味。蛴螬的味道鲜香,只要用清水煮熟就能成为一道美味佳肴。
另一方面,小龙虾难度更大,严重的土腥味让小龙虾基本与炖、蒸等烹饪方式脱节。
而且我觉得你没尝过炖小龙虾,因为它绝对会是餐桌上的“意外”,让吃的人作呕。
因此,蝼蛄在民间也被称为“淡水龙虾”,是为数不多的可以与龙虾肉相媲美的淡水河。
但这也造成了一个混乱:“淡水龙虾”,小龙虾和龙虾傻傻分不清。
龙虾之争:“淡水龙虾”不是龙虾,龙虾不是小龙虾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一件事:到底什么是“龙虾”?
我们平时在餐厅提到的“龙虾”,其实是由两个品种组成的,分别是“波士顿龙虾”和“澳洲龙虾”,用服务员的话说就是:
“您好,贵宾,请问您要博龙(波士顿龙虾)还是澳龙(澳大利亚龙虾)?”
不过这两个东西虽然统称为“龙虾”,但波士顿龙虾其实和龙虾的名字有关,不是龙虾。
波士顿龙虾属于花生科,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一对巨大的钳子,看着就让人觉得霸气十足,仿佛虾兵中的将军。
有趣的是,巨大威武的波士顿龙虾和小巧玲珑的小龙虾其实是有亲缘关系的。它们都是小龙虾,但波士顿龙虾生活在海里,而小龙虾生活在淡水中。
所以,不管是波士顿龙虾还是小龙虾,他们其实都是在盗用“龙虾”这个名字。如果动物界有命名权,他们已经在被告席上了。
因为真正的龙虾是我们所说的“澳洲龙虾”,这只属于龙虾家族。它们最明显的特征是触须又粗又长,远远看去就像《虾米》里的“吕布”。
可惜澳洲龙虾没有一双威武的虾钳。他们连“钳子”都没有,只剩下粗壮的脑袋。
但还是改变不了澳洲龙虾是高贵虾种的事实,尤其是那惹眼的红色,简直就是尊严的象征。
因为,即使是油炸小龙虾也没有澳洲龙虾红,这就使得澳洲龙虾在虾类中独树一帜。
这就使得奥龙的价格比博龙高了一个档次。它是高端宴会上的一道亮丽菜肴,也是一些商务人士宴会的“面子象征”。
我们前面提到的蝼蛄,因为它属于蝼蛄科,不是龙虾的一种。它只是借用了龙虾的名字,让它有了“淡水龙虾”的美誉。
由此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淡水龙虾”不是龙虾,龙虾也不是小龙虾。简单来说,除了都是虾,其他特征其实都不一样,不属于同一物种。
当然,不管是不是龙虾,只要能上桌好吃,都是真正的“好虾”。
参考资料:
《小龙虾的起源》——九州醉网
蝼蛄和小龙虾的区别-工业百科全书
《小龙虾和小龙虾的区别》——小龙虾和拉拉小龙虾有区别吗?-
作者:亚琛审阅了小杨的校对稿;编辑:李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