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佛继招生歧视亚裔后,再次占领教育“广场”。据《纽约时报》报道,一代又一代的美国考生认为,只要符合哈佛大学官网的公开录取要求,就能被录取:成绩优异、背景多样、校外实践经验丰富。
(来源:腾讯新闻)
但令这些雄心勃勃的申请者失望的是,这些规则并不平等。
哈佛大学的招生系统也为“另一批人”开辟了VIP绿色通道。即使没有优异的成绩,凭借“优秀”的家庭关系,严谨的哈佛大学也会“开门”。
美国的大学入学申请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想进名校,除了学习成绩优秀,还要参加SAT或者ACT考试。
这两种考试也被称为“美国高考”。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数学、语法、阅读测试并取得高分,可作为申请名校的参考条件。
(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根据哈佛大学招生办主任威廉·菲茨西蒙斯的统计,2018年,约有2.6万名美国“本土人”申请哈佛,其中约3500人SAT数学满分,2700人语法满分,近8000人三科全A。
这是学霸之间的比赛!但是哈佛大学并不满足于此,
为了保证优中选优,促进美国文化多样性,学生的质量是世界上最好的。
哈佛大学还将成立一个40人的招生面试小组,从学业、课外、体育、性格、全面性五个方面对申请者进行考察。
然而,根据《纽约时报》最近的报道,正是因为这次审计,一些主观判断和“潜规则”影响了最终结果。
比如对于申请者来说,和SAT一样重要的,还有他们的家庭背景,经济条件,以及父母是否毕业于哈佛大学等要求,这些都被纳入了哈佛的筛选体系。
(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也就是说,一个SAT满分的人,即使在大学预科的课程中成绩无可挑剔,也不一定能得到哈佛大学递来的橄榄枝。
相反,那些给学校捐钱的人,权贵的子女,学校教职员工的子女,被录取的可能性很大。
这些额外的背景在SAT考试中至少值300分!
世界一流大学就是这样传递“平等”和“多元”的教育理念的吗?!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是误会吗?先来看看哈佛招生办的暗语吧!
“小打小闹”
这个是针对哈佛捐赠人的亲属,教职员工的子女,哈佛校友(继承群体)的子女,学校招收的运动员,少数民族。
这些“小奖励”都是靠“父母长辈”的荫庇,让下一代得到加分。
孩子智商高是因为父母优秀,家庭血统纯正吗?如果没理解错的话,这不就是变相遗传吗?
然而,这个“小奖励”在前段时间引起了亚裔美国人的不快,因为亚裔美国人在美国没有被当作少数族裔来享受特权。
相反,占比很大的“黑人兄弟”一直是热门选项。
“院长关注名单”
也可以叫“关系户清单”。上榜的人基本和学术能力无关,都是靠家族捐赠进入榜单的。
比如捐钱给哈佛建图书馆,即使是对学校有贡献的人,他们的孩子也会优先考虑。
(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在40人的招生审查委员会中,他们最终会考虑那些在等待名单中处于“合格”和“不合格”之间的申请者,然后“院长关注名单”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Z列表\”
这个录取代码一直不愿意被哈佛大学披露和辩护。这份名单上的申请者几乎都不符合哈佛录取的硬性条件,但除非他们主动放弃,否则都会被学校录取。
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的关系“够硬”!
但唯一不同的是,这份名单上的所有申请者都要推迟一年入学,申请一年的间隔年。
传言奥巴马的女儿玛丽亚·奥巴马就是这样进入哈佛的,2017年12月15日哈佛出版日也没有看到她的名字。
这个消息是5月1日才公布的,然后玛丽亚·奥巴马选择了gap year一年,推迟录取,这和“Z-list”的录取方式一模一样。
奥巴马和他的大女儿。
但是哈佛大学本身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如果因为100万美元的捐赠或者因为是权贵子弟而被录取,那就是例外。
那些少数民族将失去至少一半的录取机会。
于是就有了哈佛大学的官方统一名称“发展性录取”。
官方的态度是:如果他们有钱,可以更好地帮助学校的发展和建设。为什么不呢?
也就是说,只要你肯花钱,只要你的孩子脑子够用,你就可以“插”进哈佛大学。
比如一个新泽西的房地产商人,他既不是哈佛校友,也不具备“传承”的要求,儿子高中成绩平平。
但为了在哈佛读书,父亲为学校支付了250万美元的“捐赠”费,最后儿子还是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房地产经纪人查尔斯·库什纳和他的儿子贾里德·库什纳)
看了哈佛大学的“隐性”淘汰,边肖认为我们从小被灌输的“知识改变命运”似乎是个伪命题——
如果因为“缘分”得不到知识怎么办?
清华大学曾对大一新生做过问卷调查,
包括:
你父母是做什么的?
你上大学前去了哪里?
你最喜欢的电影是什么?你最喜欢的小说是什么?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与全国家庭的社会地位相比,考上清华大学的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高,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家庭占少数。
(来源:搜狐新闻)
也就是说,你的家庭决定了你能接触到多少教育资源,决定了你的学习环境,决定了你上什么样的小学、初中、高中,也决定了你的眼界和见识。
我能来清华不仅仅是因为你的努力,更是因为你有以上的东西。
无奈的现实总是刺破我们对象牙塔的幻想。对于那些生来就没有办法跨越这种“文化壁垒”的人来说,生活可能体验的是当下,没有诗和远方。
(来源:哈佛大学官网)
而每一个想改变命运的人,都想抓住“知识”这根稻草,避免陷入困境,逐渐失去追逐的意志和勇气。
象牙塔不是某些人的遮阳伞,而应该是“正义”的良心。
无论是明下暗箱操作,还是优先录取的潜规则,
请想想那些明知自己要被淘汰,却依然别无选择的“应聘者”。
正如哈佛大学本科学院院长所说:
我很清楚历史总有一天会公平对待我们今天的所作所为,我想这也是我们一次又一次扪心自问的原因。
我们怎样才能做得更好?怎样才能变得更好?我们遗漏了什么?是什么让我们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