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原创,侵权必究。
新东方的“双重痛苦”:6万员工被辞退,近200亿学费被退。
新东方的突然转型,我其实觉得有点失望。
创办新东方教育集团的于,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西文系,是当时名副其实的“高分学者”。他因病休学一年,1985年毕业留校任教于北大外语系。
6年后的1991年,于毅然从北大辞职,进入民办教育领域。1993年11月16日,他以校长的身份创办了北京新东方学校,从最初的几十名学生开始教学培训,到现在打造“综合教育集团”。
到2000年,新东方学校已经占据了北京约80%和全国50%的海外教育培训市场,每年培训的学员达到20万人。截至2014年5月,新东方已在全国50个城市设立了56所学校、31家书店和703个学习中心。……但当“双减”的春风吹响时,即使是新东方这样极具代表性、光鲜亮丽的“资本主义教育”,也搁浅在了现实的沙滩上。
对于来说,2021年4月,他以44亿美元的身价在2021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排名第655位。然而,双减之后,不仅他的个人财富缩水,新东方的教育培训发展前景也突然显得黯淡。
“新东方市值下降90%,营业收入减少80%,6万员工被辞退,学费返还、N+1员工辞退、教学点租金返还等现金支出近200亿。”
更糟糕的是,“新东方决定全面停止K9的地面和线上培训”。
连经营了29年的新东方教育集团都抵挡不住“双减政策”实施后教育培训市场的寒风,更何况那些聚集在中小学门口的中小教育培训机构?
但是,我还是想说,“双减政策”对校外补习班的打击整治没有任何坏处。
01 教培机构之罪。
其实,余并不聪明,但他却异常聪明。
在创办新东方的20多年里,许小平、罗永浩、李笑来等人才辈出。更何况这些从新东方辞职创业的老师,无论是从事投资、手机还是数字货币,似乎都走在了各自领域的前沿。人们不得不佩服于的远见卓识和人才选拔。
更何况,在新东方创立20多年的时候,余选择的不是携款潜逃,而是以近200亿元的代价回馈金钱、租金和捐款,体现了一个优秀企业家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当然,教育培训机构开设校外补习班,在资本和利益的驱动下招生,扩大营收,加剧焦虑,是不对的。然而,在政策的影响下,许多企业家、员工和学生家长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也许这就是教育改革不可避免的痛苦。
对于学生家长来说,孩子补课与否并不会影响正常生活的延续。
只是在以前,大多数孩子和家长都在疯狂地追求和炒作辅导班的神奇功效。看起来,如果一个孩子只是在学校的课堂上听课,然后在父母和家庭的指导和监督下做作业,这样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是有缺陷的。
但实际上,在校外占主导地位的教育培训机构,往往利用巨大的、海量的营销资源,唤醒和刺激学生和家长的焦虑,利用强势的业绩比较、投资比较、就业比较,诱导家长相信:
花钱是必要的,正当的,有效的。
但是很多被钱蒙蔽的教育培训机构忘记了一件事,那就是不管家长愿不愿意花钱,学习听课考试的负担最终还是要由孩子来承担。
02 家庭教育之错。
显然,中小学生,年龄小,心智不成熟,没有能力,没有话语权,根本就无法对家长的迫害,老师的监管,补习班的营销提出足够强烈的质疑和抗议。
有的孩子“感觉自己像24小时的学习机器”;
有的孩子每天放学后在不同的补习班之间“恶补”,就像横店的一场团体演出;
有的孩子被父母送到“高考工厂”和名牌中学,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学习。
所以,当新东方这样的头部教培企业也面临着生存困境的时候,虽然这对于及其教培行业的员工和从业者来说是彻头彻尾的悲剧,但在我看来,“双减”实际上解放了孩子们的时间和思想。
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一些家长不假思索地把自己小时候未能实现的梦想托付给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远远超越其他孩子,成绩和学业都出人头地,最好能像中国教授尹那样,12岁考上中科大,17岁赴美留学,31岁成为哈佛教授的“天才少年”。
但像殷、、曹渊这样的青年著名科学家,绝对不仅仅是超前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成果”,更是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辅相成的前提下,个人天赋、努力和时代机遇的结果。
否则,为什么同样天赋异禀、开明的“东方神童”魏永康,4岁自学完初中课程,13岁进入湘潭大学,17岁毕业后成为中科院研究生,却因为家庭教育和自理能力的缺失?
“万般皆下品,读书高”。
这么有名的一句话从魏永康的妈妈嘴里说出来,真是可惜。与、尹、、曹原的人生经历相比,我相信许多学生家长的内心会充满起伏。
我相信在过去“以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模式中,很多家长把督促孩子学习作为自己的职责,把鼓励孩子背书、刷题、考试作为最重要的事情。但是,如果你仔细研究魏永康的一生,你会发现:
其实在中小学,一时的学习成绩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
03 俞敏洪的体面。
在“双减政策”下,新东方教育培训事业的“倒闭”对孩子是好事。
从表面上看,减少了备考和升学补课的时间,也减少了家长在义务教育之外的资金投入,让很多家长和孩子有了更多的交谈、交流和增进感情的机会。
换句话说,教育培训机构赚钱少,学生家长花钱少,孩子的童年和青少年有时间放松和思考。才可能让我们的孩子有一个正常的,轻松的,轻松的学生生活。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天才。天才是用来欣赏的,不是用来比较的。”
“每天更加努力,比别人多努力一个小时。”
“再卑微的人,只要有梦想,都可以活得有尊严。”
进入教育培训行业29年,如今的于不仅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更是一位善于鼓励中小学生学习、年轻人学业进步的“人生导师”。这当然很好。但作为新东方的掌舵者,作为大力鼓励和督促中小学生去补习班的“始作俑者”,于的励志语录如果放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中,就会变味。
是的,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家长和老师督促孩子多读书,肯学习。一定不能出大差错。可惜中考和高考淘汰率太高。很多孩子学习很努力,为了自己和父母都考不上理想的大学。
早起晚睡,工作辛苦,压力大,是中小学生的真实写照。
然而,即使是魏永康这样的“东方神童”,年少成名,家喻户晓,令人难忘,但由于情感性格、生活自理能力、家庭教育等原因,也无法避免走上一条与曾经的理想大相径庭的人生道路。大部分资质一般,努力不足的孩子,即使上了补习班,谁能保证他们的学业、事业、生活不会因为休息严重不足、情绪和性格异常而走向思想的极端?
那个“感觉像学习机”消失在河边的高二女生不能叫醒我们吗?
一个身心健康的正常孩子,是离不开读书、学习、考试的,但在他幼稚的头脑里,不可能只在乎背书、做题、成绩。孩子需要自由空的空间和呼吸,需要快乐的玩耍和嬉闹,需要轻松的学习和放松,需要父母和家庭的情感、支持和陪伴,更需要我们的教育事业来展现一个。
不急不慌,不扰不争,给孩子一个充实、充实、快乐的童年。
于是,于和新东方“壮士断腕”,在节目的最后“学费退还、员工辞退N+1、教学点租金退还等近200亿现金支出”的产生,既体现了于作为一个教育家和企业家的责任感,也总结了他前半生在教育培训行业的开拓性工作。
“这半年来,多亏了大家的努力,新东方总算挺过来了,保存了一点实力。”
总之,虽然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教育培训行业的日子并不怎么好过,但好在余在教育培训行业坚守了“退学费”的底线,也保住了自己作为商人的尊严。
这还是值得我们称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