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王石
陈明建
宋志平
主题:面向未来的教育与创新
时间:2022年5月10日
地点:直播
嘉宾:王石农村发展基金会创始人
陈明建投资者
宋志平上市公司协会会长
主持人:阎飞,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主办单位:中信出版集团
以色列“三元和谐”的学习与创新
主持人:教育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如何推动教育向前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创新。我们经常会问,教育到底是什么?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今天出席的三位客人中的第一位是王石先生,大家都很熟悉他。他创立了农村发展基金会,也是猛犸象基金会的联合创始人和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的联合。除了创业,王石先生还非常热衷于登山、游学等户外运动,并通过游学的亲身实践,不断践行学习和深度学习的重要理念。
第二位嘉宾是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宋志平先生。他不仅是一位非常杰出的企业家,也是一位企业改革家和思想家,深耕企业40年。他曾经带领两家公司进入世界500强。
第三位嘉宾是《创新,从提问开始》的作者陈明健先生。他是清华大学毕业的资深投资人。之前,我深入走访了斯坦福大学和希伯来大学。在以色列希伯来大学访问期间,我完成了创新,从提出问题开始,通过与不同的企业家、学者和投资者交流。
首先请陈老师给大家简单分享一下写这本书的动机以及在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游学期间的一些经历。
陈明建:这本书是王石提议的。
2018年下半年,王石赴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做访问学者。那年12月,我也第一次去了。一方面,我拜访了王石总统;另一方面,我联系了学校,看能不能有机会去希伯来大学参观。在飞机上,我还见到了希伯来大学国际学院的院长,聊起了整个过程,更加坚定了我的决心。
2019年3月去了希伯来大学,课题是“早期犹太教育与后期犹太创新的关系”。王石董事长觉得自己很跨界,很落伍:“你是搞投资和生物医药的。现在你在学早教。为什么?”我说:“自从我来到以色列,大家最关心的就是以色列的教育。犹太孩子怎么能学得这么好?”总说我是打着研究和教育的幌子在寻找创新的种子,也是对的。所以我在希伯来大学一年半的时间里做了两件事:一方面为中国企业找到了一些创新模式,另一方面对以色列国家独特的学习模式做了研究。
这一年半以来,由于它沉浸在犹太社会中,不同于出差去那里做简单的访问。我采访了大学校长、中学校长、小学校长、幼儿园校长,走进校园接触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甚至幼儿园学生,看他们的生活;我与将军、首相发言人和国会议员交谈;参加他们的安息日晚餐、逾越节和普珥日。这样你就会对他们的价值观和技能有一些体验,而恰恰是这两个东西交织在一起带来了创新。
通常认为学习带来创新。在犹太社会,还有一个维度是犹太人的价值观。他们对学习有一种学习价值——一种非功利的学习价值。再加上比如抽象思维,比如提问式教学,比如小组递增式学习场景,这三种学习技巧和非功利的学习价值观的结合,带来了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社会的特征和特点。这是我在这一年半的参观学习中得到的一点经验。
我们的创新模式是从学习到创新的双重模式。在以色列的社会中,更多的价值观和学习一起带来了创新,学习和创新就是这样一种“三维和谐”的关系。这是这本书的核心思想。
犹太安息日的启示
主持人:王石先生,您当时为什么想去以色列?
王石:还在学习。“秀才不出门知天下事”已经过时了。因为文化不同,所以去那里沉浸其中很重要。
在我们以往的印象中,犹太人的代表形象是夏洛克,一个商人,非常在意金钱。我想说的是,我在以色列感受到了相反的东西——安息日。这一天,以色列人不工作。是开放式休息日,他们当然接触不到钱。我清楚地记得,当我去参加一个安息日的活动时,他们热情地接待了我,并明确表示,“我们让你来,不仅是为了让你感受犹太文化,也是为了让你做一些公益。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捐点钱做公益”。他们的货币叫谢克尔,我们每个人准备200谢克尔,大概100人民币。吃完后,我们把钱滚了一圈,递了过去。没想到拉比(相当于神父)一看,“今天不收钱,可以拿钱”。
陈明建:然后我又发了。
王石:更有意思的是,明健在安息日认识了一个从伦敦工作了很久回来的以色列大律师。他立刻非常激动地掏出自己的名片递了过去。律师犹豫了一下,接过名片,然后说:“今天不能给你我的名片”。这就是他们这一天的生活方式。
再讲一个发生在这一天的故事吧。我觉得明健的书名很好——创新,从提问开始。我记得很清楚,去一个希伯来大学教授家做客。他们家有两个孩子。小女孩年龄大一点,大概小学四五年级,另一个孩子刚开学。显而易见,两个孩子在讨论问题时和他们当教授的父亲非常平等。小女孩十一二岁,脸吵得通红,但她爸爸绝对不会以她爸爸的名义说这是不对的。她不厌其烦地耐心回答她的问题。
我们总是研究犹太人是怎么做生意的,犹太人是怎么创新的,而明健更多的是研究他们的教育方式。于是他把更多的场景拉到童年,从逛各个幼儿园开始。其实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经验是很深刻的,虽然我没有参与这本书的创作。
主持人:谢谢王石与我们分享发生在安息日的有趣故事。事实上,我们今天在这里的所有人都与以色列有许多联系,特别是以色列的希伯来大学。我知道宋总统去了以色列一周。这一周他对以色列的印象如何?
宋志平:2019年,我去了以色列,包括希伯来大学,魏茨曼科学学院,特拉维夫大学和海法的以色列理工学院。
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希伯来大学,第一站就安排我去爱因斯坦博物馆。我想象爱因斯坦博物馆一定是一个非常宏伟的大理石装饰的地方。结果他带着我绕了一个楼,去了一个地方谈。我看了看说:“这是博物馆吗?”85岁的希伯来大学校长是这里的馆长,他是一位老物理学家。他的书架上摆满了爱因斯坦捐赠的书籍,还有爱因斯坦的诺贝尔奖奖章,关键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手稿。老校长拿出手稿,翻开一页。那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公式,说:“宋先生,你摸摸看。”我说:“这个可以摸吗?这不是文物吗?”
所以那一次去以色列,我被以色列的学习和创新深深感染了。我在回来的飞机上写了一篇文章,叫《为什么要去以色列?这是很多人的疑问,包括我女儿。以色列到底有什么神秘的?明健在本书中系统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以色列的创新来自于它的学习,以色列的学习来自于它的教育,来自于它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我觉得这是一个根本性的东西。
“买卖”中的日本智慧
主持人:今天讨论的话题是这本书《创新,从提问开始》。它实际上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的是创新,第二部分讲的是如何做一个好的提问者,提出一个好的问题。我特别赞同陈明建老师说的,不仅仅是从学习到创新,背后有一种学习和价值观共同推动创新。宋志平也明确表示,当我们提到创新时,我们永远不要忘记其背后的一整套深度学习和协同创新的整体聚合效应。
说到学习和创新,不仅是国家、学校老师的事,也是每个家长的事。所以第一个问题,我特别想问三位资深老师,他们作为父亲的教育观是怎样的?
陈明建:在这本书里,我谈到了父亲在犹太家庭学习环境中的作用。父亲根本不是裁判,在犹太社会没有裁判的权威。“如果你是领导,你会听你的。如果你是家长,就听你的。”这不存在。我们去过那么多家庭,参加过那么多家庭安息日晚宴,你可以把它当成一个学习聚会。聚会的成分是20%,还有一些仪式。每个人都穿最漂亮的衣服。在开始之前,他们应该唱歌,点蜡烛,去犹太教堂,回来后赞美他们的妻子。然后,一开始,剩下的80%是学习和讨论。
犹太人的安息日晚餐非常有趣。他们把律法分成52部分,一年52周,每周讨论一次。在新年的第一周讨论创世纪。今天全世界的犹太人都在讨论这一章,是同频共振。父亲在这张桌子上扮演什么角色?父亲扮演主持人的角色,构建话题,组织孩子讨论话题。我们去了海法理工大学的一个教授家。他有五个孩子。他的任务是让老大说话,老二说话,最小的五岁小孩也说话。
在家庭学习党环境中,父亲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他绝对没有权力说你是对是错。如今,中国的父亲也在转型。可能王总裁和宋总经理年轻的时候,你爸说话算数,父权制的权威很强。但是今天,他可能要和他的孩子商量。我从以色列回来之后,包括在以色列期间,我也打算在我们家组织一次学习聚会。比如就一个问题“你怎么看川普当选?”有时候是抽象的话题,比如“为什么好人运气不好?”有时候是很现实的话题。
主持人:作为一名父亲,王石先生的教育观是怎样的?
王石:我很久以前就当了父亲。我觉得下一代成为社会上的普通人不容易。现在大家都参与进来了。那时候没有那么大的压力,更多的人是期待女人成功,孩子成功。包括你提到冬奥会冠军顾艾玲,我觉得大家的标准都有点太高了。这是一个非常非常特殊的案例。如果把这个特例作为教育的目标,我觉得成功的概率很小。应该让更多的孩子按照自己的存在方式在社会上存在,有很多选择。
这本书讲创新,我刚讲了安息日。其实就是你怎么休息的。我们一直说“休息了才能更好的工作”,其实不然。休息就是什么都不做的时候可以自由思考,真正的自由思考。课间讨论也可以,但不要谈生意,什么都可以讨论。其实我觉得肯定有这样的放空。而中国人讲的是“买卖”,商品是轮换的,不买就卖。不说犹太人,就连日本人也跟我们不一样。日本人有三个字,叫做“买卖”和“歇一歇”。买卖,不好的时候不做。这是“休”的一个意思。另一个“休息”就是“休息”的意思。再好的生意,也要休息一下,才能起到调节作用。宋总是提到文化的相似性。我觉得日本很多商业行为,包括我特别推崇的稻盛和夫,可能跟犹太人更像。
中国为什么不提问?
宋志平:事实上,我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父亲。一方面,正如王石刚才所说,给孩子们爱,希望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同时鼓励并要求他们努力学习。我有一个女儿,现在40岁了。她生了一对双胞胎,两个小男孩现在都10岁了。以前教育女儿,现在教育小孙子,鼓励我们要认真对待学习,因为童年是学习的好时光。
以前我们忙于工作,没有和孩子足够的交流,尤其是像以色列安息日家庭讨论这样的启发式教育。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有优点,他会努力学习,缺点是不太会提问。所以我们的孩子,是研究生,要写论文,不太可能选题。我们的孩子选题能力不足。往往老师能针对问题写出好论文,却不知道问题是什么。我觉得这跟我们的基础教育和我们的教育方式有关系。
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其实会让我们很多家长改变教育孩子的方法。我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是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只是督促他们学习,而是让他们学会提问。我认为这本书对我很有帮助。不仅影响年轻父母,也影响爷爷奶奶如何提高我们孩子的教育。
主持人:在这里,我也想问问三位学长,他们对学校教育的期望是什么?我们现在把它从家里推到学校。
陈明建:我的书用了一个分析工具,就是学科学。学问很古老,几千年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引入,出现了一门被称为“学习科学”的交叉学科——如何学习是最高效的。两大学习方法之一就是“专业”。专业性很好,但是专业在学习班里好像不是很吃香,就是灌输,直线,单向的做法。做题的时候要知其然,知其然。后一种叫“建构主义”,就是构建学习环境,让学习者进入深度学习状态。然后包括提问,小组辩论等等。通过研究发现,这种方法与纯粹的职业化灌输方法相比,会带来很大的学习效果差异。
今天,中国可以产生如此多的世界500强企业。我觉得不应该说中国过去的学习模式,也就是职业化的学习模式失败了。如果没有这么多专业培养的人力资源,我们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制造业强国地位。在中国,生产线一挥手,可能就出10万部手机。这个东西在以色列没有。以色列生产线有100人。一人摆摆手,99人提问。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向左,而不是向右?他组织不了这么大规模的制造。但是今天,应该说我们的人口红利已经到了边缘水平,制造业的优势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过去的“知而知之”,做题,背诵,背诵,新时代可能要加一个创新。是创新的红利,这种红利可能不仅仅从专业素养中获得,也可能从知识、知识、问题中获得,可能还得结合创新等新思维的培养。这种培养和养成可能需要学习建构主义的这种学习方式。那么今天,如何逐步为我们在校学生构建学习情境和状态,可能也面临着学习方式的改变。
中国和以色列的教育各有利弊。
宋志平:谈到教育的方式,我在以色列与《企业家精神的国度》的作者索尔·辛格(Sol Singh)进行了交谈,我问:为什么创新在以色列如此之好,而在新加坡却不够?他说,“看看我们以色列人。10个人有12种意见。我们可以创新,但是很难搞大规模的产业。”我说是因为你们国家小。他也不完全说出来,因为我们以色列个人教练很好,但是集体行动不好。中国的这种集体主义教育,恰恰可以成就一个大产业。
中国的教育缺乏鼓励提问的氛围,尤其是老师在学校站在那里,孩子不能随便提问,这也让他无法提问。就算你让他提问,大家都看着我,我也看着你。久而久之,就没有这种提问的思维方式了。爱因斯坦说:“其实我没有什么特长,只是比别人多了一点好奇心。”如果他很好奇,他会问问题。如果他提出问题,应该鼓励他。
刚才我们谈到了中国式教育的优点,如集体主义教育,努力学习,纪律等。,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压抑了孩子的好奇心,压抑了孩子的质疑和创造力。所以《创新:从提问开始》,我觉得这个标题特别好。陈明建去了以色列一年半,琢磨出了以色列创新的密码。其实就是提醒我们的家长老师,要鼓励孩子提问,不要打断他,不要批评他,不要惩罚他。老师和家长应该更加大度,让孩子自由成长。
陈明建:我给你讲一个我自己的故事。我上高中的时候,喜欢问问题。问一个,老师回答了我;第二个老师又回答了我。但是我问第三个问题的时候,老师说:“不要再问了。全班都认为你学习很好。你问了所有的问题,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学生们该怎么办?”我带着问题去了以色列,问小学校长们:“如果你们的同学一直问问题,耽误了你们的教学进度怎么办?大纲写不完怎么办?”校长毫不犹豫地对我说:“我们一定会让学生问完问题,哪怕教学大纲延迟。”
我觉得,分两部分来说,这种提问式的教学确实给了爱因斯坦这样的天才成长的空间空,但是确实延缓了整体的平均进度。这也是为什么在全世界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评价中,以色列排名非常靠后的原因。在经合组织的46个国家中,它排在第34位。它的整体平均水平不一定好,但不妨碍它产生出大家和顶尖人才。而中国,中国可能在数学的全球平均排名中名列前茅,但是名列前茅的,比如获得诺贝尔奖的,可能是少数。所以它有自己的优势。我们的应知应会的教育照顾了绝大多数人,所以整个社会整体平均水平高;以色列为个人天才留下了足够的空间。这是两种不同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