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手稿,长22厘米,宽13厘米,分两卷。它是用北京琉璃厂的老式“米青亭”宣纸装订的。第一册100页,第二册65页,共3000字左右。作者写楷书,书法相当娴熟。日记始于光绪三十一年十二月六日(1906年一月六日),止于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十日(1906年九月二十七日)。
日记作者是在奥匈帝国学习军事的留学生。他的军事学院在多瑙河畔的古城克莱姆。从日记观察,作者的课业负担足够重,选修了舟桥搭建、铁船驾驶、枪械射击、爆破、地图绘制、兵棋推演等课程。他从早忙到晚。军校的考试注重实际需要,难度很大。比如7月17日的日记:早上五点半起床,做完画图考完“再考桥”。没有船,没有船也没有材料。现场会取原木,尝试搭建70米以上的骑栏。”(注:蓝雨青是法语mètre的音译,意为长度单位米。)如果赶上露营游的综合考试就更难了。比如9月3日,有一次桥梁测试:“凌晨5点15分建桥完毕,各队5点半过桥,8点左右在溪流中洗漱、记日记。在树下睡午觉,12点醒来,没吃东西走了几里路,脚起泡,坐在树下。“但是他的努力没有白费。通过考试后,奥地利皇帝亲自批准了他的学术晋升申请。
虽然作者的学习压力很大,但业余生活丰富多彩。除了翻译军事著作、阅读中外报刊杂志,我还经常和教官、同学一起吃饭、喝咖啡、看戏、看马戏、打网球、跳舞、郊游。克雷姆斯离维也纳很近,坐火车也很方便,为笔者加强与中国大使馆的联系提供了便利。日记里有很多作者往返的记录。作者与导师和同学的关系非常融洽。导师经常邀请他到家里做客,听他讲中国,欣赏他带来的“中国东西”。有时候我们也会聊一些国家大事。比如2月11日,作者在忙碌了一天后,“傍晚又去营中赴约,吃了点心后,聊起庚子之事”。因为营长的哥哥在奥匈帝国海军服役,“他亲身参与了北京战争”,知道很多。当地的妇女也很热情。在舞会上,“大部分女性用扇子索要汉字”(1月11日日记)。退役中尉米哈伊洛夫斯基的女儿主动为作者画像。从日记记录的时间来看,画的可能不止一张。
日记还描述了作者经历的许多重要场景。比如清末五大臣访问奥匈帝国时,笔者参加了招待会。5月8日的日记中记载,“审查政务院部长段(方)和戴(洪慈)将于明天到达奥地利”。作者连夜到达维也纳,第二天早早起床。“从七点到西站,部长十二点就到了。你走的时候再见。十点半去吃午饭……六点吃晚饭,然后逛公园”(五月九日日记)。5月15日,段、戴离开奥地利,作者也参加了送行。这些细节可以作为戴宏慈《九使命日记》的补充。再比如9月5日下午,笔者在维也纳见到奥地利皇帝。作者描述说:“他是2点10分到的,但他是个脸色苍白的老人,走路很吃力,声音很低。大嘴:再见。从车站门口到车厢底部铺上红地毯。车李爽英,驾驶六个轮子。独皇帝无臣子。”这些详细的记载在一般的史书上很难见到。
日记里有很多日常生活记录,比如眼镜不合适,自行车质量不好,读起来也很有意思。
最后说说日记的主人。日记中没有署名,但从作者与两江总督周馥的关系等内容综合考虑,似乎作者是当年周馥派往奥匈帝国的十名军事留学生之一,当时在卢氏学校担任翻译和教师的刘维秀。
来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