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大卫·普拉策(Did Platzer)和安妮·阿雷森(Anne Aresen)在最新一期的《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上发表文章,讨论了美国文化结构人类学博士在就业市场上的困境。在分析了这些困境之后,两位学者给出了一些解决这一矛盾的建议。
最新一期的文化人类学
我们谈到了人类学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困难。那么年轻的人类学家应该如何准备求职呢?就就业市场的趋势而言,年轻的人类学家最好给自己贴上斜杠青年的标签。他们的简历必须非常出色,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技能、优势和潜力,以及在多个行业实现价值的可能性,才能获得非学历雇主的青睐。而且,在面对非学术的就业市场时,他们不能专攻某个行业,而必须研究不同行业的需求和特点,或者说他们必须战略性地这样做——如果一次求职失败,他们必须迅速调整自己的技能,以适应下一个可能完全不同的行业。
那么,如果求职者的能力不再局限于学术界,为什么不能放弃学术机构终身职位的目标呢?正如许多参与我们研究的受访者所说,答案不言而喻:对于真正的人类学家来说,终身职位是最合适的职业选择。
很少有人类学家为了丰厚的薪水或者奢华的生活而选择这个专业。他们选择这门学科,大多是出于热情,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变世界,甚至是出于使命感。不难理解,作为学术人类学家,他们的价值是通过终身制实现的。这可能会引起我们的共鸣。不惜任何代价期望得到这样的职位,哪怕常年过着不稳定的生活,其实也是一种道德追求。同时,偏离这条道路的人类学家会被认为缺乏热情、责任感和专业能力。当前的困境不完全是因为现代资本主义大学制度下劳动力市场的短缺,也是因为人类学领域独特的价值主张。
求职困境:学术工作难找,非学术工作被质疑。
受访者指出,职位描述往往模糊、公开,因此会收到很多申请,随后的招聘过程感觉不透明甚至神秘,这使得许多人花费数百小时不断改进不足1000字的申请信,有些人甚至会向顾问寻求帮助,因为有些顾问声称很了解规则。一名博士生推测,整个过程基于一种“明星制”,因为每个学院都在寻找自己的“明星”。这个过程也被另一位博士生描述为不透明的“行为协议”,学院对候选人的“适合性”标准模糊不清,尤其是每个人都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长大。
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时间纬度的考虑,就像走得很快的钟。在读研的四年学习期间,一位客座教授在充满“新鲜血液”的就业市场上自称“老博士”。她说她需要一部“异常精彩的第一部专著”来脱颖而出。另一位正在攻读第二个博士后学位的学者说,“异常精彩的第一部专著”简直是寻找终身职位的圣杯。然而,她并没有很快将自己的研究发表成专著,因为她的同事建议她创作一部理论上富有创造性和吸引力的人种学巨著,作为她的第一部专著。这样,她的学术生涯几乎可以完全依赖于这部专著,但她的导师却给了她相反的建议。
许多人指出,即使被忽略,就业市场仍然是不稳定和不可避免的。但博士和研究生表示会得到安慰:只要坚持,足够优秀,最终会得到应有的职位。当然,这种说法其实只是把压力给了学生自己。许多人因为一无所获而不再寻求终身职位,许多已经开始或正在考虑非学术工作的人也是这样认为的。其他人试图消除随之而来的自责。“这不是我个人的问题。它是由那些结构性因素造成的。无论我们的导师如何亲自鼓励和支持我们,他们都忽略了真正的问题。”一位博士生说,她厌倦了给予她大力支持的导师委员会。另一名博士生,现在非常高兴被学术界以外的机构聘用,她说,她一点也不生导师的气,但她想对他们大喊:“醒醒吧!”另一名博士生说,他承认自己愿意受导师的煽动,也愿意接受自己获得终身教职的期望。他说,“我感觉我就在那些被保护的精英中。”
R1一所大学的博士生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在他看来,“我们已经被灌输了我们能做到的观念。”他感叹,终身从教为先的文化氛围正在悄然弥漫整个学院。另一个博士生,也是名牌大学的培养项目出来的,是他同学中唯一一个在学术界之外找到工作的。他提到,他从未和任何人讨论过如何找工作,也没有任何老师邀请他谈论这个话题。每当他想谈论这个话题时,他的导师们都显得不自在。这个信号让他觉得在非学术领域工作有点不光彩——虽然事实上他的同学除了临时职位。另一位受访者告诉他的导师,他们在求职中的集体“失败”表明他们在学术能力上缺乏想象力和原创力。“想一想,为什么有些人找不到工作?看看他们的学习就知道了。”
总而言之,我们发现教师和研究生的就业观存在差异。博士生们说,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这个问题甚至没有受到一点关注;老师们说,他们向前来学习的学生清楚地解释了他们将来在找工作时会遇到困难,并警告他们必须努力克服这一切。我们认为,虽然这些内容确实在学院中有所交流,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在培养和就业中存在“认知失调”和“意识缺失”。当学生和老师专注于追求终身职位时,每个人都必须参与。
这种学科价值观与就业形势的矛盾,不仅让人类学博士生在求职上陷入困境,也是所有人类学家都会遇到的问题。或者说,可以说这是整个人类学圈都会面临的问题,甚至是危机。在这个重要关头,我们不仅希望关注受访者的生存状态及其生活方式形成的原因,还考虑到人类学是在大学体系中培养未来的实践者,大学本身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下有着特殊的表达方式,学术机构也应该进行自我反思和结构调整。根据受访者的回答,我们还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纲领性建议,以改善职位短缺的现状。虽然这些可能不是最终的解决方案,但可以作为促进交流合作和实施有效措施的参考。
建议:在本科教育上做一些创新和妥协。
学术界的危机反映了大学和整个社会经济的普遍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的经费减少,私有化加剧,学费上涨,助学贷款猛增。对人文社科的支持远不如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高等教育越来越像是社会用于再生产的工具,尤其是用于经济和社会特权的再生产。
这种趋势必然导致:一方面,学生成为高等教育的消费者;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对学生的价值要求更高。对本科教育的评价越来越以就业结果为导向:即一个学位的价值主要取决于它所对应的工作以及这份工作的收入。我们想强调的是,这个评价标准并不是管理者所提倡的,它也反映了学生、家长、媒体(比如一些恶名昭彰的新闻和排名)和公众更普遍的意见和诉求。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一个高薪职位不仅需要某些学科的学位,还需要重点大学重点学科的学位。
在这样的意识环境下,与社会就业不那么容易匹配的人类学将很难招到学生,学生也就不愿意去人类学系上课或者学习结构人类学。这样一来,大学行政部门就会视人类学系为累赘,削减其学科经费,这也使得人类学系无法雇佣更多的教职员工,从而无法为博士生提供师资力量。虽然我们都同意我们面临的情况是结构性的,令人沮丧,但那些教职员工不是这个恶性循环的被动受害者。所以,虽然我们不建议迎合当今大学盛行的功利主义价值观,但我们确实希望教职员工能在课堂上多接触学生,吸引他们。如果学生因为我们的课程太晦涩或者因为内容模糊而不愿意在系里上课,那么我们就应该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更有创意。
本科生的教学需求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矛盾的是,那些前沿的人类学系往往看不起应用工作,而应用人类学恰恰是很多本科生需要的课程。这个提议的难点在于,正如Kathy Dison在2017年所说,创新教学也应该忠于学科本身。
在大学建立人类学新的教学路径和合作关系也很重要。一位接受采访的教师在另一个更实用的项目中尝试并取得了成功,她称之为“跨学科培训”。另一个建设性的模式是弗吉尼亚大学理查德·汉德勒(Richard Handler)的跨学科全球研究,它包括四个部门:环境、可持续发展、安全和司法。其实人类学课程在其他系也挺受欢迎的。
我们还需要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可以在学术界之外应用的技能。对于研究生课程,要增加一些可以在本科教学课堂上使用的技能,比如数字媒体、互动学习等。,这有利于他们获得终身职位。与其排斥或取消研究生项目,不如尝试丰富本科教育课程。重新设计研究生和本科生的课程,会给他们更好的支持。
建议二:重新探索大学的地位,问自己问题。
尽管大学的私有化和工具化趋势给学科带来了不良影响,但在当前形势下,人类学家仍需首先审视自己,与相关从业者共同探索,积极寻求有效的变革之道。正因如此,我们提倡对这一课题进行集体的、严肃的跨学科研究,关注就业情况,比如哪些人在学术界内部或外部获得了工作,并应用这些数据讨论人类学家在学术界和整个社会的就业机会。美国人类学协会(AAA)从这个角度发起了两项措施:一个关注人类学非终身教职的工作团队,以及一个新的教育、研究和专业发展部门,专注于扩展AAA的工作,以便他们可以支持那些不稳定的工作或为每个人找到替代工作。
我们不想通过收集的数据再现应用与学术或实践与理论之间的裂痕。事实上,我们主张审视这种二分法,即重新认识实践和理论。这个倡议需要那些“自以为是”的人类学课程来支持和理解研究生的一系列专业追求,那些非学术的做法绝不应该继续被污名化。同时,这一举措也意味着学术教员的职位要重新讨论。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不仅在象牙塔外,在校园里也是如此。那些稳定的学术师资力量是如何影响市场走向和不断扩大的社会经济差距的?
此外,还要公开讨论是否减少或取消研究生课程,把学院的精力和资源转移到本科教学上来。很多时候,这种建议被谴责为新自由主义高等教育,但它远远不足以满足我们面临的需求。
建议:联合助教力量,停止使用毕业生劳动力。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博士生加入助教队伍,我们认为临时工作已经成为每个人都应该处理的问题。为此,我们需要团结起来,鼓励相关组织和宣传,呼吁有合同期限的大学教职员工与终身教职员工进行持续而强烈的讨论。终身教授也应该给管理者施加压力,改善助教的条件。终身教授也必须审视他们在过多培养博士生的同时为他们提供助教职位的角色。
同时,教职员工在利用研究生的时候要意识到,他们必须放弃已经获得的利益,也就是获得一些低薪的研究助理,因为这将导致那些训练有素、非常聪明的人拿着不匹配的薪水,去为一些技术要求高的岗位工作。我们需要共同努力来阻止这种使用。
建议四:反思学科的走向和转向。
毋庸置疑,终身制资源的减少和缺乏,让大家陷入焦虑和激烈的竞争中,耗尽了自己的努力。此时此刻,我们也想提醒大家注意这种环境对学科方向的影响,这是很令人担忧的:每两年就会出现一次“学科转向”。
由于终身职位就业市场狭窄,整个学术界呈现出一种死结。也表现了大家为了迎合代表学科潮流的重点理论家、民族志、热点研究,盲目引用或相信理论的消极心理。显然,公众不会对此感兴趣。在这种冲突下,本科生自然很难对人类学感兴趣。我们并不主张放弃严肃的理论对话,而是认为,学生理论基础的培养不应该仅仅以这种方式推进,不应该局限于学科方向。
建议:增加方法论课程。
有受访者建议改变研究生的培养课程,以缩短学生与终身教职的距离。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受多重因素影响,与大学的生态、历史、性格都有关系。我们很高兴地看到,许多大学已经开始了一些课程改革。为了提前响应或了解学生的需求,一些学院已经开始提供人种学方法课程和学位,以帮助学生发展非学术职业的技能。另一些人试图在一门课程中训练多种方法,以使学生为不同的职业做好准备,并使他们能够参与更多的公共应用领域。还有人极力鼓励学生进行上述跨学科的训练,因为学生在这些课程中可以获得更多的学术证明。
事实上,无论采用哪种形式,学生都需要接受理论和学科史以外的训练,尤其是参与观察过程的具体方法。一些老派观点认为,这种方法必须教授到一定程度,才能在实地付诸实践,否则就像是直接进入了火线,尽管如今在学院之外已经出现了许多实地调查或民族志研究。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进行采访,记录观察,并将收集的数据综合成调查结果,但与此同时,他们在实地所见所闻的那些措辞上的精彩转折和动人的民族志描述,是学院里的理论和方法所无法教授的。在为非政府组织、公共健康倡导者或公司雇主工作时,实地调查需要明确的材料来证明和推断调查结果。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样、更灵活的技能,有必要开展这些研究训练,让他们即使不涉及先进理论,也能活跃在学术圈之外。
建议:开展职业咨询。
虽然许多教授抗议说他们从来没有被训练成职业顾问,但他们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学会扮演这个角色。如果终身教授成为职业顾问,他们可以更好地建立咨询网络,并提供实习的可能性,这样学生就不会被追究责任。虽然我们从来不认为这是全体教职员工应该做的,但是就业问题所反映出来的无奈态度是没有理由的。
建议7:收集就业数据。
人类学研究生课程需要收集更多的就业数据,分享给AAA这样的机构。虽然我们可以对当前的就业数据进行一些测量和推断,但我们也应该建立一个更丰富、更准确的数据库,因为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了解当前的情况,并迫使我们采取行动。
建议:重新审视和修复申请和奖学金之间的差距。
这个其实很简单。人类学在很多方面还是看不上应用人类学。应用人类学的从业者很少参加AAAs这样的年会,研究型大学的学生也不会和他们进行研究生层次的交流。但是,邀请应用人类学家参加座谈会,与学生互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不去污名化应用人类学的工作(虽然很多人类学的博士生还在做),还可以发展一些网络,帮助学生找到第一份工作。
同样,学生需要在研究生阶段获得一些公共领域的应用工作经验。很多时候博士生毕业后就开始找非学术类的工作,一系列博士后、助理岗位后才尝试。这时候他们可能已经40岁了,无论在哪个领域都很难找到这个年龄的第一份工作。学生完全没有必要这么晚才学习社会工作。他们在学校需要一些类似的工作经验。仅仅因为这可能会分散他们对真正学术道路的注意力,我们不能阻止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实习或接受一些外包工作。
展望未来:人类学家的目标
虽然人类学博士的就业困境没有通用的解决方案,但如上所述,这个问题不仅与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有关,还与学术机构、就业市场和社会经济的趋势有关。所以,研究生课程即使有一些前瞻性或者创新性的改变,也可能只能到此为止。正如韦伯在一个世纪前明智地指出的那样,市场精神并不完全符合学术精神,或者说它被用作抹去那些学者对知识热情的工具。这种热情可能是一种呼唤,也可能是对市场化铁笼的反抗。它在我们整个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中潜移默化地蔓延。这种热情需要在人类学的研究和教学过程中培养和保持。就像很多博士生说的,他们很少抱怨自己的人类学训练,知识的刺激,努力掌握的理论,田野材料的分析——这些都让他们喜欢,他们不希望这些内容在未来的人类学中被淘汰或减少。
问题是如何让这些想成为人类学家的学生的训练也能让他们达到导师的位置。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而且非常困难。如何培养学生,让他们既能获得有保障的工作和生活,又能保持自己能影响人类学的潜力和梦想?作为人类学家,我们有能力做到这一切。